4天時間,這所高中為何連開16堂公開課?

4天時間,這所高中為何連開16堂公開課?

4天時間,16堂公開課,引得全市數百位同行、專家從各校匯聚而來。有着160年曆史的市八中學,本週以“創新踐行·變化可見”為主題開展了一系列教學研討活動。

圍繞“雙新”背景下的教學設計與課堂實踐、關注學科素養,提高教學實效、“男生班”與男女生混合“平行班”同課異構教學比較研究、智慧創生,發展優長等四大主題,各學科老師登上講台,通過教學研討、學科教學展示、課例分享等多種形式展現了學校在教學方式變革和育人模式創新等方面作出的潛心探索及階段性成果。

瞄準學生優長,開發完善特色課程羣

近年來,市八中學以“男生班”為載體,深入探索男生教育實踐。自2012年3月設立“上海市男子高中基地實驗班”以來,學校逐步開發建設了國防科技特色課程羣和專用教室,以“發展國防科技教育,培養國防科技素養和創新人才”為目標,以“培養科技創新意識,培育國防科技素養,發展創新實踐能力”為重點,建構以“國防科技教育”為特色的科技教育整體框架。

“男生班”的課表上,“1+2+X”國防科技素養的特色課程羣赫然在列。“1”為國防科技教育與必修課程融合實施的素養教育,“2”為品質培育系列和實踐體驗系列的素質提升,“X”為國防科技體驗中心實踐項目的能力培養。

4天時間,這所高中為何連開16堂公開課?

在此次十六堂公開課中,最“奪人眼球”的,莫過於在“夢·啓航”航海模擬仿真體驗室和“微·世界”模型教室裏進行的“智慧創生,發展優長”跨學科課程展示。物理老師陳辰化身“船長”,一邊給學生們講述船舶螺旋槳的發展,一邊通過操作讓學生體驗團隊合作駕駛船舶的樂趣。美術老師張佶晟則帶着學生們“穿越時空”來到古希臘神廟,帶領學生了解中外建築藝術的基本差異,認識不同地域、不同時期、不同民族建築的結構、裝飾、作用等方面的區別。兩堂課上既有跨越學科的豐富理論,也有讓學生們躍躍欲試的動手實踐。

4天時間,這所高中為何連開16堂公開課?

校園古樸的北大樓內,除了原有的“慧·生活”實驗室、“夢·飛翔”直升機航空模擬艙、“微·世界”模型教室、“夢·啓航”航海模擬仿真體驗室、“智·慧眼——雷達原理和模擬仿真”實驗室、新能源實驗室等科技實驗室,今年還新增了機甲大師(機器人對抗實驗室)和虛實交互(數字空間實驗室)供學生參與國防科技教育活動中使用。為此學校特設的跨學科科技教研組,集結了學校10位理科男老師,在完成本身的教學任務後,進一步完善國防教育的特色課程,開發具有創新性、獨特性的課本教材,為學校的總體科技目標助力。

深耕傳統學科,着力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除了針對學生優長設置跨學科特色課程羣,在“雙新”和“雙減”大背景下,市八教師團隊在傳統學科上的一系列探索同樣讓人眼前一亮。

政治組教師李莉調研後發現,高三學生雖具備一定的法治意識,在日常的學生生活中也願意主動學法守法,但是由於社會經歷尚淺等各種主客觀的原因,在實際運用上會存在很多細節問題,在解決糾紛時也容易運用感性思維,而非理性分析。因此李莉以《誠信經營,保護消費者——拒絕零和博弈,擁抱誠信雙贏》為切入點,把教學的重點難點放在培養學生的法治意識和理性精神之上。

4天時間,這所高中為何連開16堂公開課?

心理老師龔卉婷在《披荊斬棘的offer》中設計了4個環節,將同學帶入“王同學”的角色,思考不同特點的角色在求職過程中有哪些優勢。通過沉浸式角色體驗遊戲,幫助“王同學”體驗在成長、求職的過程中面對人生分岔路,作出不同的決策,改變“能力值”。

數學老師張俊傑面對台下所有黃浦區高二數學老師以及遠道而來的外地同行,奉獻了一堂精彩的《變與不變——三稜錐體積求解初探》。為了上好這堂課,特級教師、市八中學黨支部書記穆曉炯和黃浦區高二數學教研員寇恆清與老師們一起研課、磨課,讓“變與不變”的內涵日漸豐滿。

語文老師張璐灩的《再別康橋》讓學生感受到了滿滿的詩意。張璐灩不僅通過詩歌向大家呈現了多元的徐志摩形象,還和學生共同探討了徐志摩在詩中呈現的“夢”的內涵。英語組教師金天、施宇傑和化學組教師譚超和楊趙丹以同課異構的形式讓同行領略瞭如何在“男生班”與男女生混合“平行班”上好相同內容的不同教學策略。

4天時間,這所高中為何連開16堂公開課?

物理組教師張彥婕以單元長作業的形式,引導學生們對教材中的《自由落體運動》進行“自由設計”,並通過小組協作、師生互動,進行實驗驗證;通過小組討論,進行數據的處理和分析,並對實驗的結果進行解釋、交流和反思。物理信息組教師胡亮平,以“編程應用助健康”作為信息課堂的任務驅動,讓“男生班”的學生們通過體驗式教學,積極動手編寫代碼,嘗試完成了各個活動任務。生物組教師呂靜以節令食品“無糖月餅”為話題,引導學生從已有生活經驗和概念入手,通過小組合作交流,依託問題驅動,建構新知識概念。讓學生感悟“生命物質的統一性與多樣性”。

地理組教師陳怡以《地球的歷史》為題,讓學生在事先了解地球的演化過程的基礎上,化身“小老師”,向同伴介紹起地球的歷史並開展互動,不知不覺加深了學生們思維的深度與廣度。歷史組教師姚毅通過構建西漢海昏侯墓發掘現場的情景,讓同學們深入考古現場,以小小考古學家的身份,在小組合作交流的形式下,從一件又一件出土文物中,領略西漢時期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大致風貌,鞏固如何運用文物與文獻互相印證來研究歷史的方法。

4天時間,這所高中為何連開16堂公開課?

“市八中學有着160年曆史。通過這一週的集中展示,希望能讓更多人看到近年來市八師生在教育實踐領域的創新踐行,通過體驗課堂的‘變化’,感受這所百年老校的煥然新生。”市八中學校長周政表示。

公開課後,不少同行和業內專家都為市八教師所展現的課堂智慧積極點贊。“通過這些生動的課堂實踐,我們看到了老師們在學生核心素養培育上所下的苦功,課堂裏,學生們既能動手又能動腦,既有經歷又有體驗,探究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發揮。在‘雙新’背景下,這些積極嘗試無疑是值得肯定和借鑑的。”一位教研員有感而發。

作者:王星

編輯:王星

責任編輯:唐聞佳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圖:市八中學提供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367 字。

轉載請註明: 4天時間,這所高中為何連開16堂公開課?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