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第28個世界讀書日,近期,滬上高校陸續公佈閲讀數據。在今天(4月21日)舉行的復旦大學第十一屆讀書節開幕式上,一組數據引起關注。作為復旦大學2022年度閲讀達人,歷史學系2020級本科生唐寅一年借閲圖書800餘冊,而初代GPT一年的閲讀量則達到7000餘冊。
就閲讀數量而言,人類已無法超越機器。而在技術快速迭變、人工智能迅速發展的當下,我們應該如何閲讀?閲讀之於我們,意義何在?
一位復旦大學學者的觀點,代表着學術界的一種態度:越是在機器高度發達的時代,人類越需要通過帶着思考的閲讀和深度學習,豐富精神和心靈。
01
一年閲讀800本書,究竟是怎麼做到的?
先看復旦學霸唐寅的讀書日常。他説,自己平時主要喜歡閲讀中國古代文史方面的書籍,每天近似流水線作業:按圖索驥,標記新書,然後在圖書館系統檢索,保存編號,前往借閲。
即便保持這種強度略高的閲讀狀態,但唐寅仍略帶靦腆地説:“不敢妄談一年精讀800本書,只能説讀過800本。”
和謙卑的人類學霸相比,機器的閲讀,到底到了怎樣的水平?在世界讀書日即將來臨之際,中國計算機學會自然語言處理專委會副主任、復旦大學計算科學技術學院教授黃萱菁也做了分享:機器閲讀,不外乎“博覽羣書、持續學習、去粗存精”。
首先,機器會蒐集大量素材,博覽羣書。其次,它會從大量文本中去粗存精,進行選擇性閲讀。“正因不間斷的學習和閲讀,ChatGPT的學習速度已經可以用日新晝異來形容。”
不過,她也提出,機器學習的質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文本質量。比如,有團隊發現,基於論壇學習的機器在表達能力方面明顯弱於閲讀經典著作的機器。黃萱菁説,這也從側面驗證了,多讀書、讀好書的重要性。
02
“閲讀有為了生產和為了增加涵養之分。當下,不少學生正陷入為了生產而閲讀的陷阱。”復旦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陸一在調研多所國內“雙一流”高校時,發現不少學生身上有一個通病,即自認為閲讀甚廣,但通讀其撰寫的文章,卻發現僅有陳舊觀點的堆砌,並無自我的創新論證和思考。
“為了節省時間,學生們通過關鍵詞搜索,蒐集了大量文獻,看似做了很多閲讀,但沒有深度思考——這種為了生產的閲讀,對個人心智成長而言並無太大意義。”她坦言,照道理,應該是機器學習人類而非是人類模仿機器。如果學生們按照現在的這種方式閲讀、學習,顯然無法超越機器。
事實上,隨着通用人工智能的發展,機器正在變得愈發聰明。
黃萱菁介紹,已有AI在高考答題中答出了500多分。她笑稱,“雖然暫時還沒有復旦學生的得分高,但從技術角度,超越大部分學生已不成問題。”
那麼,和機器相比,人類的優勢將體現在哪裏?黃萱菁直言:“其實chatGPT最擅長的就是一本正經地胡説八道。”從目前來看,機器所缺乏的甄別信息、理性分析和判斷的能力,將是人類的“制勝法寶”。顯然,這些關鍵的能力,都可以通過閲讀進行培養。
“機器千篇一律,具有很強的工具性。但人的價值並非如此。”陸一也補充道,情感共鳴、同理心甚至是所謂的性格缺點,反而是區分人與機器的關鍵。“在機器高度發達的時代,我們尤其需要從非工具性角度來認識人類自己。這也是大學積極開展人文教育和通識教育的重要原因。”
03
復旦大學圖書館館長陳引馳也有一則發現:隨着AI的快速發展,常有文科生陷入被機器取代的焦慮,繼而產生對自身存在價值的追問甚至是否定。
在他看來,化解焦慮,閲讀的良方。
“閲讀飽含豐富的精神給養,充滿偉大的力量。比如,在閲讀中華經典的過程中,我們會發現,今時今日之苦惱與古人所思所想何其相似,從而獲得巨大的內生動力。” 陳引馳特別談到,以《論語》為代表的中華經典很適合在數字化時代進行碎片化閲讀。“你很難想象碎片式讀完康德,但用這個方法讀《論語》並不費勁。”
作者:吳金嬌
編輯:儲舒婷
責任編輯:樊麗萍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