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張郃前期扛不住馬超二十回合,為何會在三國後期幾乎無敵

由 寸建宇 發佈於 經典

張郃,字儁乂,三國中比較長壽的大將,大批將軍謀士於公元220年左右逝去,他還又活了11年,於公元231年去世。前期,張郃浪得虛名,和馬超、趙雲、張飛等超一流名將屢戰屢敗,後期,他雄起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擊敗馬謖,奪取街亭要地。這是為什麼呢?依據演義中相關內容,分析如下,得出三個原因。

張頜,在曹魏“五子良將”中排名靠後,僅比徐晃高一位。他前期屢戰屢敗,和超一流大將相比,太弱了。民間有一個關於三國名將的排名如下:
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 黃許孫太兩夏侯,二張徐龐甘周魏,神槍張繡與文顏,雖勇無奈命太悲。三國二十四名將,打末文鴦與姜維。

其中,二張中的老大是張遼,排第13,老二是張郃,排第14,這個排名不一定準確,也在一定程度上顯示了他們的武力大小。馬超排名第5,而張頜排名第14,排名整整高了9位。
公元228年時,排在他前面的13位大佬除了趙雲外,都掛了。“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憋屈了大半輩子的張頜,終於可以揚眉吐氣了,他率領五萬先鋒,一路推進到街亭要地。他本以為軍事要地街亭是由趙雲或者魏延之類的大將駐紮,結果卻是“紙上談兵”的馬謖。張郃雖然打不過馬超、趙雲、張飛等人,表示對上馬謖,毫無壓力。

張頜曾是冀州牧韓馥手下,後袁紹奪取冀州,他歸順袁紹。官渡之戰中,張頜和高攬打了敗戰,不敢回去見袁紹,投降曹操。這樣一個“三姓家奴”,善於投機取巧,多次改換門庭。在馬超為父報仇,率領西涼鐵騎打進長安時,曹操眾將不是其對手,曹營的猛將曹洪和徐晃都被馬超打敗丟失潼關。曹操大軍趕到後,兩軍陣前,于禁出戰,八九回合戰敗而逃。
面對如此兇猛的馬超,張頜知曉十個自己也不是他的對手,因此他象徵性地打了二十回合,也逃跑了。只有傻乎乎的李通拼死作戰,結果戰死。這一戰,曹營眾將皆不是馬超的對手,發生了大潰敗,曹操割須斷袍才成功擺脱馬超。演義中相關描述如下:
曹操背後于禁出迎。兩馬交戰,鬥得八九合,于禁敗走。張郃出迎,戰二十合亦敗走。李通出迎,超奮威交戰,數合之中,一槍刺李通於馬下。

後期,張頜來到街亭,打聽到街亭守將為馬謖,非常蔑視。他看到馬謖不懂兵法,沒有在五道口安營紮寨,而是在山頂上駐紮。他當時就笑了,認為馬謖是一個紙上談兵的貨色。欺軟怕硬的張頜瞬間精神倍漲,在司馬懿的統籌安排下,他勢如破竹,截斷水源,圍困馬謖軍隊。演義中相關描述如下:
懿乃命張郃引一軍,當住王平來路。又令申耽、申儀引兩路兵圍山,先斷了汲水道路,待蜀兵自亂,然後乘勢擊之。

張頜善於學習,善於總結經驗。張郃前期多次戰敗,主要是他的對手太強了,如馬超、趙雲、張飛等人,隨便拉出一個來,都是能秒殺他的存在。這些戰鬥雖然失敗了,卻豐富了他的作戰經驗,提高了自己。
軍隊中沒有“常敗將軍”,沒有勝利,只是時候未到。張郃經過前期敗戰的積累,戰鬥技術不斷提高,直到公元228年,街亭之戰,發生了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功夫不負有心人,張郃總結了數十年的作戰經驗,不是名不副實的馬謖可以相比的。

總結:天才不是一蹴而就的,張郃天賦雖然不如關羽、馬超、張飛等人,卻善於學習,善於提高自己,善於隨機應變。他前期與各位名將都有交鋒,積累了經驗,在街亭之戰成為無敵的存在。正是這種“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造就了張郃這一位名將。我們普通人也是一樣的,在學校、在單位、在社會上,要不斷學習,不斷充實自己,才能取得最後的成功。
你是如何看待張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