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北洋水師待遇如何?一人當兵全家不愁,正一品大學士月俸不及營長

由 納喇傲兒 發佈於 經典


1861年,咸豐皇帝去世後,中國歷史進入了同治時期,在這以後的近20年間,中國沒有經歷大的戰爭,清政府稱這個時期為"同治中興",並希望在這個階段重拾清政府的大國威嚴,鞏固大清帝國的統治。然而,正當一切籌備完善時,戰爭接踵而至。

1885年中法戰爭爆發,中國北洋艦隊在福建海面與法國水師船隊對峙,短短的40分鐘,南洋艦隊就被擊沉。

這件事在朝野中引起轟動,建設機械化水師的想法再次被提起,負責組建北洋水師的就是大名鼎鼎的李鴻章。李鴻章在短短的3年內,就建立起來一隻在當時居世界第七位,亞洲第一位的北洋水師。

北洋水師成立招兵之時,李鴻章擔心"慮左帥在甘,諸將不願西行之情見於北洋"的情況發生,怕沒有人願意當水師。


可是他沒有想到,北洋水師成立不久,報名應考者兩千多人,次年竟超過七千人報名,以實際錄取三百人計,錄取率不足百分之五。

為了能進入北洋水師,他們甚至不惜"內有門馬"請客送禮,李鴻章聽聞這個消息後,又喜又驚。

喜的是北洋水師籌備順利,驚的是不懂怎麼有這麼多人來擠破頭當水師?其實,答案就是北洋水師的薪水高!

水師不同於其他隊伍的地方就在於水師的技術要素較多。在其他隊伍,你可以沒有文化,但這並不影響你上陣殺敵,但在水師首要的就是文化程度。

北洋水師的軍官分為指揮軍官和技術軍官,指揮軍官指的各艦中負責指揮的艦長、大副等人,技術軍官就是各艦的輪機長。


為了確保北洋水師能夠成為驅除外敵的一把利劍,李鴻章規定,不管是負責指揮的艦長還是輪機長,都必須是水師學堂畢業的學生。

只有接受過正規軍事培訓,才有成為軍官的資格,這樣從人員設置上確保了北洋艦隊指揮人員的水平。而北洋水師的士兵也被要求必須會寫自己的名字,懂得艦艇知識,即使是普通士兵,也能聽得懂英語的號令。

指揮運行艦隊所需要的技術不是一般普通百姓能掌握的,因此李鴻章為了網羅各種人才在北洋水師中採用了"高薪制"。

另一方面,李鴻章在招募水師士兵時就有顧慮,擔心習慣了農耕生活的士兵,對於整天生活在軍艦上,和海浪作伴的生活會不適應。


體恤軍情的李鴻章便在《北洋水師章程》中要求對北洋水師的士兵通俗的説就是水師的士兵終年飽受風浪,所以報酬也要高一些,不至於和英國等國家一樣高,但也要特殊照顧。

北洋水師的軍官和士兵的年俸算法不同,軍官的年薪由兩部分組成,"年俸"和"船俸"在年薪組成中四六分。

此外,"行船公費"這筆用於修繕船體、購買油漆、僱傭碼頭工人等的支出對於軍官來説也有很大的操作空間。

在當時,北洋軍艦的主力軍"定遠號""鎮遠號"每月有八百五十兩行船工費,小一些的艦艇如"致遠""濟遠"也有五百五十兩,就連最小的"超勇""揚威"艦都有三百二十兩。

換句話説,北洋水師的軍官除正常收入以外,還有其他收入來源。 儘管清朝的文官薪水高於武官,但是對比北洋水師的薪水,一般文官薪水連水師士兵的薪水都比不過。


清朝的文官薪水在歷朝歷代中算得上倒數,正一品大學士,每個月只有三十兩,七品翰林院一個月連八兩都沒有,更別提一年只有三十餘兩的九品文官了。

而北洋水師連在岸當差的雜役,一年也有四十餘兩白銀,略高於九品文官,更不必説在船上作戰的士兵軍官。

李鴻章利用高薪網羅人才的手段的確提高了北洋水師戰鬥力,但是他沒有想到這樣舒適的環境卻為北洋水師在威海衞戰役全軍覆沒埋下了惡果。

1895年,北洋艦隊提督,也就是北洋艦隊司令、北洋艦隊薪水最高的丁汝昌在面對日軍誘降寧死不屈,最後吞鴉片自殺而亡。

這個當時在列強虎視眈眈下號稱世界第七、亞洲第一的北洋艦隊頓時羣龍無首,最終在威海衞戰役中全軍覆沒。

北洋水師以悲劇收尾是因為北洋艦隊武器落後而捱打嗎?在威海衞戰爭中,北洋軍艦裝備着一流的炮台,有着各類技術人才,不論是數量還是裝備,都比日軍略勝一籌。


至於待遇,北洋艦隊的待遇比當時的綠營還要高上數倍,是清政府最強的武裝力量。

在這場給中國帶來空前嚴重危機的甲午中日戰爭中,這個帶着民族希望的艦隊儘管裝備着來自世界各地一流武器,卻早已外強中乾。

官兵們在豐厚的待遇中放鬆了警惕,最終這支水師艦隊儘管殊死抵抗,但在貪生怕死之徒的背叛下,最終全軍覆沒。

清朝流傳的《勸兵歌》中提到的"打仗不出力,天地必不容"指的就是一名北洋軍吃穿與年餉,與六品官俸相當,再不奮勇爭先,將不容於天地之間。

生活滋潤的北洋水師儘管人人都是百裏挑一的精英,但在舒適的生活中,疲於鍛鍊,反而常常去酒館、妓院酗酒鬧事,丟盡了北洋水師的臉面,也掏空了北洋水師的戰鬥力量,最終傳奇艦隊沉入威海衞,成了大清帝國曆史長河的縮影。


這支用真金白銀堆砌出的軍事力量,並沒有如願以償的成為清廷挺直腰板對抗外敵的左膀右臂。

但它的失敗也打破了當時國民的虛假幻想,給了朝野上下一記響亮的耳光,打醒了一部分有志之士,使他們開始走上救國圖存的道路,掀開了中國歷史新的一頁。

文/史海觀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