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家的形成和沿革,少則數十年,多則數千年,而中國恰恰是有着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國,在歷代奴隸和封建王朝的演變過程中,融合了中西亞地區許多民族,因此我國除了主體民族漢族之外,還有五十五個少數民族,大家統一融合在中華民族的旗幟之下,為維護國家的團結和發展作出了偉大的貢獻。
而在這五十五個少數民族中,有一支民族非常奇特,他們的外貌金髮碧眼,如果不仔細分辨,還以為是外國人,其實他們一開口,就能夠説一口流利的漢語,這一奇特有趣的民族,就是我們國內的俄羅斯族,人口只有一萬多人。
從俄羅斯族的民族成分上看,他們被稱作俄羅斯族,自然主要由具有俄羅斯人的血統後裔所構成,那麼這些俄羅斯人又是如何來到中國並定居下來,最終成為了我們的一個少數民族呢?
談到俄羅斯人遷居中國的歷史,有這樣幾次較大規模的歷史階段。第一次是在元朝時期。在當時,成吉思汗的子孫後代,除了建立代表正統的元朝之外,在世界其他地區,還建立有金帳汗國、伊爾汗國等政權,因此當元朝定鼎中原之時,為了充實蒙古騎兵的力量,元朝皇帝向當時存在於今天俄羅斯地區的金帳汗國提出要求,讓他們派遣一萬人的羅斯人精兵前來大都。而這些
羅斯人,就是後世俄羅斯人的祖先。這些羅斯人來到中國之後,成為了元朝皇帝的貼身護衞隊之一,並被稱作為色目人。當然,羅斯人的色目人,和唐朝以及元朝時期數量眾多的其他色目人,還是有着一定區別的,不過當時的元朝皇帝也懶得費事,直接以色目人相稱,也給予了他們較高的身份地位。
第二個階段是在清朝時期。清朝建立初年,從順治開始直到康熙年間,不斷侵擾我國黑龍江地區的俄羅斯人,被清軍打敗,其中一部分俄羅斯人被俘虜,然後投降大清,他們雖然人數不多,但在中國受到了良好的照顧,被編入八旗,劃定地域實施防守任務,後遷居到京城之中,至今在北京這裏,還有數百人當年這些俄羅斯人的後裔存在。第三個
階段是從十八世紀中後期開始。在這一歷史時期裏,許多底層的俄羅斯人以及那些傳教士,為了謀生來到新疆生活了下來。到了十月革命時期,又有一部分俄羅斯人為了躲避戰亂,來到了中國。
因此在長達數百年的交流融合中,這些在中國生活的俄羅斯人,逐漸接受了漢文化的薰陶,雖然他們的面貌外觀有點類似俄羅斯人,但他們學漢語,説普通話,只是在特定的內部交流場合,他們還使用俄羅斯語,因此在民族成分劃分時,這一萬多俄羅斯人,被化作為俄羅斯族。
而且為了照顧他們的民族生活習慣,在呼倫貝爾市的額爾古納市,我們還建立了全國惟一的俄羅斯族民族鄉,也即室韋俄羅斯族民族鄉,在民族大雜居、小聚集的政策引導下,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團結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