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勝利油田河口採油廠:控水降粘一體化,鹼灘變桑田

由 聞人海瑤 發佈於 經典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邵芳 通訊員 王陽

“十井九淹”是河口採油廠埕東油田西區的開發現狀。強底水侵入讓油井變“水”井,加之原油粘度大,導致“水快油慢”,進一步加劇了油田注水開發難度。

“往往一口新井投產沒多久,含水便上升到很高的程度,單井效益越來越低。”埕東西區開發技術人員表示,為降低油藏含水上升速度,河口廠先後嘗試了微生物降粘技術、化學吞吐降粘以及水平井堵水等措施,但效果不理想。如今,河口廠通過開展“注油溶性降粘劑+二氧化碳+氮氣”複合工藝試驗研究,自主創新控水降粘一體化工藝,讓埕東西區看到了豐收的希望。

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河口廠在總結前期冷熱採、堵水等工藝技術經驗的基礎上,選擇向地層注入氮氣,在油水間建立一個氣體隔層,將邊底水儘可能壓在油層下面,實現地層中油水界面的重新分佈。同時,注入二氧化碳,利用其易溶於油的特性,配合化學降粘劑,進一步提高原油的流動性。

“二氧化碳注入油藏後,原本粘稠的原油就如同發酵的麪糰,蓬鬆而富有張力,不僅粘度更低,而且原油流動性更強,進而提高採收速度。”河口廠工藝技術人員説,埕71-側平6井實施控水降粘一體化工藝後,實現日增油7.8噸,含水下降78.68%。此後,河口廠在太平油田沾18-平25井應用該技術後,日增油4.9噸,含水下降56%,進一步驗證了工藝成效。

新工藝基於傳統冷採技術,增加了氮氣、二氧化碳等複合氣體。“儘管成本增加了10%,但卻解決了傳統技術無法解決的邊底水稠油開發難問題。”工藝技術人員稱,最早實施控水降粘一體化工藝的埕側平69井,已累計穩產5個月,累計增油近300噸,投入產出比達1:2.7。

為了讓工藝技術更加成熟,河口廠持續深化技術研究,採用物理模擬和數模結合方法,研究降粘劑和氣體複合增效機理。在增效機理指導下,技術人員優化降粘劑和氣體用量和段塞組合方式,為控水降粘一體化技術提供降粘劑和氣體組合的優化設計方法。

截至目前,河口廠共實施控水降粘一體化工藝20井次,開井13口,平均單井日增油3噸,含水下降36%,階段增油達2076噸。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