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評論員 吳龍貴
公眾聚焦這篇充滿爭議的高考滿分作文,始於“高考作文該怎麼寫”的技術討論,終於對高考公平的期待和擔憂。文無定法,高考作文的寫法不是被苛責的理由,但需謹記:生活可以在樹上,但高考公正必須落地生根。
該來的終究會來。浙江省教育考試院13日發佈浙江高考作文評卷相關情況的通報,停止語文評卷組作文組組長陳建新參加國家教育考試工作(含高考評卷等)。對網民反映的其個人其他相關問題,有關部門正在調查核實。
通告稱,今年語文評卷組高考作文的成績評定過程符合評卷工作規範。但作為語文評卷組作文組組長的陳建新老師在評卷結束後未經允許擅自泄露考生作文答卷及評卷細節,嚴重違反了評卷工作紀律。
今年高考中,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高考滿分作文引發巨大爭議。文中因遍佈“嚆矢”“孜孜矻矻”等晦澀難懂的詞彙,以及多處引用海德格爾、卡爾維諾、麥金泰爾等名家名言,讓網友大呼“看不懂”“不説人話”。據悉,第一名閲卷老師給這篇作文的評分為39分,後面兩位老師給了55分的高分,最後力排眾議給出滿分的,即為這位語文評卷組作文組組長陳建新。
從當初單純的文本之爭,到現在官方認定評卷違紀,此事的走向,比這篇高考滿分作文還要晦澀和詭異。
高考閲卷評分應當有保密性,所有參與閲卷者均不得向外透露閲卷情況,這是最起碼的高考紀律。作為資深教育工作者,陳建新主持浙江高考作文閲卷工作長達20年,可以説犯了一個極其低下的錯誤。而推演整個事件的發展過程,這個低下錯誤或許又並非偶然,其中若隱若現的利益衝動,顯然不應該被忽視。
隨着《生活在樹上》這篇滿分作文的走紅,更多的信息也逐漸浮出水面。網友深扒發現,陳建新老師不僅是大權在握的高考作文閲卷組長,似乎還是個成功的商人。他一面四處開講座,兜售他的高考作文寫作技巧,一面出書賺錢。
市面上,一本陳建新所著的《高考作文實戰實訓》的書,售價高達59元。他去年推薦的浙江省滿分作文《書寫自我的生活》,在謀篇佈局和遣詞造句上,也與《生活在樹上》高度相似。
我們很難説這是巧合。身為高考作文評卷組組長,陳建新具有極大的評判話語權,他的評分標準、閲讀喜好,將直接決定一篇高考作文的得分高低。那麼,有沒有聽過他的講座,有沒有讀過他的書,就顯得格外重要。
換言之,陳建新老師如果與高考出題、閲卷毫無關聯,他開什麼講座、出什麼書,都是他的自由,但如果存在利害關係,就必須接受程序公正的拷問。你不能一面在制度之內,大筆一揮就決定一篇高考作文的命運,一面在制度之外,又利用這樣的身份牟取商業利益。一小部分考生當然可能因此獲利,但更多考生的利益則被無情地犧牲掉了。
高考的重要性,以及它所受到的社會關注度,根本無需多言。高考作文的分值佔比極大,在一分就能改變許多考生命運的前提下,滿分作文,或者説通過某種方式非正常地獲得高分,是難以抵禦的誘惑。也正因為如此,存在某些權力變現的空間。由全民熱議《生活在樹上》,最終勾連起評卷組組長開講座、出書等隱密的角落,的確歪打正着,但也不能説絕對是個意外。如果陽光照耀不到,那麼任何權力都有可能變質。
公眾聚焦這篇充滿爭議的高考滿分作文,始於“高考作文該怎麼寫”的技術討論,終於對高考公平的期待和擔憂。文無定法,高考作文的寫法不是被苛責的理由,但需謹記:生活可以在樹上,但高考公正必須落地生根。
來源:春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