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面試”美國大學》一書有感
姚伊闌
作為一個有留學想法的中國本科畢業生,我從編輯老師手上拿到了《“面試”美國大學》(作者先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年版)這本書。這本書對於迷茫中的我來説真是雪中送炭,之前我對於國外大學的瞭解甚少,加上國外大學數量太多,導致我如同無頭蒼蠅,而這本書剛好填補了我對國外大學的空白。
第一眼晃過書的封面,我錯看成了“面試美國大學”,我猜內容大概是講如何去美國的大學面試,興沖沖翻開幾頁讀了一下才知道,內容是作者先老師去親身“面試”美國大學,並對於這24所大學作出一個全方位的評價。然後我又有點小失望,覺得自己也可以查學校官網,查排名,查專業,對比數據等等,而這本書更類似於一種主觀的遊記,相比於具體數據來説,這種“旅遊日記”貌似幫助不了我什麼。直到我讀到一半之後才領悟到先老師的用心,這種實地考察的親身體驗,親眼所見的各種視角,幫助讀者在腦海裏拼湊出更完整的學校形象,這對於正在忙着備考申請留學的學生來説,是何其的寶貴。
“看一個學校,除了看校園、教育理念與體系、資源、專業強項等,更重要的是看人。人是一個學校綜合的反映,不同的人是否呈現某種層面的一致性也非常有意思。招生官介紹會上強調什麼、怎麼回答問題、校園氛圍如何、學生導遊是什麼樣的人、如何介紹校園、與路遇的同學如何互動”--這些寶貴的親身經歷,並不是查網頁就能唾手可得的信息。深刻體會到之前以為這僅僅是一本“旅遊日記”的我,是多麼的膚淺。
由於我是藝術生,本科專業為環境設計,之前我對於全球大學藝術專業瞭解太少,只會看每年網頁上整理出來的排名,比如我只根據排名把目光放在了帕森斯設計學院和羅德島設計學院,看了先老師的描述之後,我對普瑞特學院產生了更濃厚的興趣。還有一個很特別的就是建築管理專業,這個專業不是很常見,職業傾向比較強,這個專業是策劃協調的藝術,注重成功完成項目所需的所有力量。建築管理的原材料通常是一篇空地、一些圖紙和一本項目書。而學生要做的就是創建一個虛擬工廠,與相關部門聯繫,與所需要的工人和設備供應商磋商,相當於一項合作性的工程。原來普瑞特是美國少有的開設該專業的學校。幸好書裏先老師提及這個專業,使我因為這個專業而對學校的選擇有了新的目標,即使先老師這一章帶給我的價值不是決定性的,也是方向性的重大影響。
可惜這本書裏的藝術院校,先老師只寫了三所,讓我意猶未盡,非常想讀更多的先老師關於藝術院校的感悟與思考,每一篇,每一個大學,每一分細膩的觀察,每一個小細節,都帶着對未來的留學學子的關懷與温暖,撫平了我對於選校的焦慮與茫然的心情。
關於書裏還有一點我非常感興趣,就是先老師寫到了他在美國中途轉學情況,而且轉學居然還免了學費。這中間先老師的想法和決定,我很好奇,又很感嘆先老師的優秀。
相信這本書僅僅記載了先老師遊歷80多所大學的冰山一角,期待《“面試”美國大學》的續本能夠出版。
作者簡介:姚伊闌,畢業於武漢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