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春節馬上就要到了,除夕夜過後,家長就要給孩子發壓歲錢了。之後的過年7天假期,走親訪友,孩子也會陸陸續續地收到壓歲錢。
家長的親朋好友多一些,那麼孩子的壓歲錢就會多一些,如果家長的親朋好友比較少,孩子的壓歲錢也會相對來説比較少一點。那麼問題來了,收到的這些壓歲錢,家長應當如何處理呢?這筆錢最終應該歸於誰?
【家長常見的幾種做法】
哄騙孩子交由家長保管
這是很多家長經常採用的一種方式,理由是孩子收到了壓歲錢,同時家長也給出了很多壓歲錢,給來給去,實際上大部分壓歲錢是家長掏的。
過年往往又是要花錢的時候,有的家庭沒那麼多錢,家長會把孩子收來的壓歲錢,又在當作壓歲錢給回別人。這時與其讓孩子把壓歲錢浪費掉,不如收回來貼補家用。
幫孩子存一筆教育基金
這個方法還是把錢從孩子的手上拿到自己手裏,但是並不是對孩子進行哄騙,而是藉助孩子的名義存一筆用於孩子將來上學的費用。
很多家長自己都很難做到儲蓄,但是藉由孩子的名義,存一筆教育基金相對來説就會比較有動力,夫妻之間往往也可以做到相互監督,不會隨便挪用,畢竟這是孩子將來的上學費用。
用這種方案通常孩子會比較理解,也願意把錢上交。
把錢交由孩子自己處分
一部分家長希望從小培養孩子處理金錢的能力,所以會把壓歲錢交由孩子自己處理。這種方法有一定風險,有些孩子會把錢全部花光用光浪費掉,這需要家長多花些精力先培育孩子的儲蓄意識。
【我的成長經歷讓我推崇第三種】
我是屬於財商和存錢能力都相對來説比較好的那種。大學4年,依靠着兼職存到了40萬,回去給我的母親在老家買了一套經濟適用房。
大學畢業之後,第1年收入37萬,我選擇住在城中村,每月房租230。吃飯儘量安排和自己接待的客人一起吃,或者吃工作餐。
所以,在我結婚之前,我每個月的個人開支加上房租水電只有800塊,財富積累得非常的快。
我的這種存錢能力以及財商,主要源自於小時候對於自己的壓歲錢以及零花錢的處分經驗。
一開始我的父親給我壓歲錢也是以哄騙拿走為主,畢竟家裏比較窮,但是我很快地發現交由父母保管的那筆錢,被他們拿去買菜了。所以,有一次我很生氣,覺得他們騙人。
父親覺得好像騙人也不太對,於是就改了方法,還是把錢交給我處理。但是,他這麼決定是在觀察了一段時間才做出的。
● 零花錢的自由處分
我小時候的零花錢很少,每個星期可以拿到5毛錢的固定零花錢,考試如果拿了100分,我可以再獲得5毛錢的獎勵。父母離婚以後,我每個星期可以從媽媽那邊拿到10塊錢。
由於在一開始我爸就告訴我,我可以積少成多,把零錢積累到10塊的時候,跟他去換整錢,10塊積累足夠多的時候跟他換100塊錢。
因此,他沒有告訴我需要去儲蓄,但是我覺得把零錢換成整錢很有意思,特別有成就感,於是不知不覺地就養成了這種儲蓄的習慣。我爸發現我拿到的零花錢幾乎都沒有怎麼花,而是大部分都存下來了,所以這給他足夠的勇氣讓我自己處分壓歲錢。
● 壓歲錢的儲蓄
當時親戚朋友給的壓歲錢主要是50,或者是100塊,有一兩個親戚比較摳門一點,可能給個20塊錢。
這些錢我可能會拿少數的幾塊錢出去買點煙花爆竹,玩一玩,剩下的錢就全部存在我的抽屜之中了。
我有一個專門的抽屜,用來存放我的“財產”。有一本書專門夾我換好的百元大鈔,還有一個錢包用來裝我得到的10塊錢,剩下的零錢散放在抽屜之中。
在我13歲的時候,我第1次動用這筆錢,做了一次比較大的支出,為了學英語方便,我買了一台索尼Walkman。當時花了600塊,可以算得上是我整個童年花的最大的一筆開支。
之後我存到的這些錢大多數用來買書了,各種英文資料、學習參考書,等等。其中的《牛津英漢雙解高階詞典》和《高中英語1.5萬考點》對我幫助特別大,是我最成功的“投資”之一。
【將來我可能會怎麼做?】
如果審視周圍同齡人的消費觀念,我的消費觀念相對來説比較保守,有儲蓄的習慣,也有投資的習慣,一般不會在穿衣打扮上面花太多的錢。所以,錢來的比較快,儲蓄的也比較快。這當然是我的父母借用零花錢和壓歲錢教育我起到的作用。
但是,我個人覺得在處理金錢的財商教育方面,他們做得還是不太夠的。受限於時代和學識,他們沒有辦法做到那麼徹底。
這讓我在畢業之後有一大段時間理財知識比較缺乏,手上拿的資金實際上跑輸了通貨膨脹。我在很長一段時間,並不知道我可以通過多元化的手段去進行投資,獲得跑贏通脹的收益。
如果換做是今天,我很有可能會告訴孩子有哪一些手段可以進行投資。甚至,給孩子開設一些模擬賬户,讓他像玩遊戲那樣去操縱賬户。
讓孩子知道合理的存錢,有效地投資,精明的花錢,這是我的財商教育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