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訊(記者 臧小景)“2021年河南省中招考試歷史試卷,總體來説全卷結構簡約,覆蓋面廣,知識分佈合理。試題設計新穎靈活,突出對歷史學科基礎知識、基本能力和歷史核心素養的考查,關注重大的歷史事件、著名人物和人類的文明進步,注重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引導,貼近社會現實生活,多為開放性題目,有助於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展示。”6月25日,河南中招歷史考試科目結束,記者邀請到鄭州外國語中學名師黃松奎對試卷進行點評。
鄭州外國語中學名師黃松奎
具體來説,有以下顯著特點:
一、廣泛使用圖文材料,穩中有變
整張試卷可以説“無材料,不成題”。試卷大量運用新材料,所有題目都是以材料題的形式出現。材料的形式有兩種:一是文字材料的運用,這是最多的一類,也是歷史學習最基本的能力要求。二是大量圖片的運用,提倡圖中學史,包括各類圖片、表格等,比如21題中考查清明上河圖和羅馬大競技場。
今年最大的變化是小短文試題由往年的25題調整為23題,考查楊利偉和王進喜兩位時代人物,體現時代風貌、民族精神。
這些題目考查的重心是對不同類型史料的處理能力,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觀察、閲讀、理解、歸納、概括等基本能力,通過識讀準確判斷出對應的相關知識、概括歸納出相關的特點,使歷史學習更加生動、形象、直觀,符合和貼近初中學生的認知特點,突出了“史論結合、論從史出”的基本理念和歷史的學科特點。
二、突出最基礎的主幹知識,對教材各版塊內容高覆蓋
題目中所涉及的仍然是最常規的重要歷史事件、現象、人物、概念、線索等。如:甲骨文、伯利克里改革、太平天國運動、遵義會議、英國城市化進程、工業革命、經濟全球化等。 但每一個題目設計的角度都非常新穎靈活,大多從某個特定的角度切入,以考查學生實踐能力為主,要求學生能將所學知識進行分析、歸納、比較、綜合,解決實際問題。
三、更加註重對能力以及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考查
選擇題都是材料型選擇題,需要學生通過閲讀材料、理解材料、從材料中提取出有效信息再結合課本知識得出正確答案。而非選擇題問題的設置更加靈活深入,要求學生能夠透徹理解所學知識,並能將所學知識遷移延伸、把握事件之間的相互關係。需要學生準確理解題意,深入理解相關知識並總結歸納形成答案,幾乎找不到現成的可供抄寫的語句。整份試題注重對學生的歷史感知能力和思維能力、材料提煉能力、知識整理能力、語言組織能力的考查。
命題立意:試題設問關注點--歷史學科核心素養,比如22題用1921-1949年數軸上的事件體現黨的制度優勢、政治優勢,體現了時空觀念這一核心素養;再比如23題考查兩位英雄人物所體現的時代精神,25題經濟全球化的材料題,分析中國融入世界的趨勢以及中國貢獻,體現了家國情懷這一核心素養等。
四、關注週年熱點、緊跟時代潮流
近5年來非選擇題第22題一直考查的都是中國近代史中的核心知識:近代化探索,而今年這一題卻考查了1921-1949年之間的黨史,用1921-1949年數軸上的事件體現黨的制度優勢、政治優勢。因為今年是建黨100週年,舉國歡慶,這是今年最大的一個熱點問題。中國古代史試題分值的大幅提高,尤其是23題考查的時代精神,其實這一考查在2020年的選擇題紅旗渠的開鑿(體現艱苦創業精神)已經有所體現,今年再次強化,符合弘揚傳統文化、社會主義文化的時代主題。另外,太平天國、長征等涉及週年熱點的試題也大量出現。
除此之外試卷還注重鄉土歷史的考查,充分挖掘反映河南省區域特色和寶貴精神遺產的命題素材。如第21題考查了清明上河圖中的橋樑,注重對開封地方史的考查,這種命題手法,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現實,關注家鄉等身邊大事,使得整個試卷凸顯出濃厚的時代信息和鄉土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