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以前沒棉被,那麼古人在冬天是如何禦寒的

人們時常會好奇於我們的祖先是如何生活的。在古代,沒有許多現在習以為常的日用品,如果把一個現代人放到古代,他一定會覺得生活艱難:在夏天,沒有風扇、空調,避暑就只有找棵大樹;冬天,一直到宋朝才出現棉被,那麼古人在冬天是如何禦寒的呢?

宋朝以前沒棉被,那麼古人在冬天是如何禦寒的
提到原始人,人們的第一印象常常是茹毛飲血、赤身裸體,有的種羣則用獸皮遮蓋身體。獸皮是人類最早的禦寒裝備。除了貼身衣物,還有外部熱源。中國人很早就開始使用火,它不但可以為人們烤熟食物,還能帶來熱量,在寒冷的冬天,一團篝火是最好的幸福感來源。一直到今天,還有許多農村地區採用烤火的方式取暖。
根據考古發現,早在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期,就出現了紡輪和腰機,此後經過西周、漢代和唐代的逐漸改良,紡織技術已經趨於完善。不過那時棉花還只是一種觀賞性植物,古人只是用織好的麻布做成衣服和被子,並根據家庭條件在被子裏填充蘆葦或動物的毛。
在古代,富人和貧民的禦寒方式簡直可以説是天壤之別。拿上文所述的皮毛取暖為例,古代的富人用的都是狐裘、貂皮這樣直到今天都非常流行的禦寒品,而窮人自然不可能用得起這些稀有皮毛,於是只能用狗皮、羊皮等較為便宜的種類。

宋朝以前沒棉被,那麼古人在冬天是如何禦寒的
白居易曾寫道:“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不但十分有意境,還寫到了當時人們採用的一種“小火爐”。隨着古代交通工具和道路的日趨發達,人們在冬天有了更多的出行需求,這種情況下,光是用笨重的火爐來取暖,不足以滿足古人的需求,手爐和腳爐應運而生。
它們顧名思義,是專門用來烘手和烘腳的爐子。關於手爐的起源,有兩種説法:一種説,它被春秋時的楚國人發明,因為楚地陰冷潮濕,楚人就把用來除濕的香草放進小爐隨身攜帶,這就是手爐的雛形;另一種説法是,它被地方官發明,並獻給了南巡的隋煬帝,苦於南方天氣濕冷的隋煬帝得到小火爐非常高興,便賜名“手爐”。
手爐體積小,重量輕,非常便攜,在很長時間裏得到了大眾的喜愛,不過到了近現代,它的實用價值漸漸減少,它更多的是被當作一種工藝品,用作收藏和觀賞。而腳爐則與手爐相對,是放在足部的取暖設備。不過到了近代,它和手爐一樣,退出了歷史舞台,也成為了收藏品。

宋朝以前沒棉被,那麼古人在冬天是如何禦寒的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875 字。

轉載請註明: 宋朝以前沒棉被,那麼古人在冬天是如何禦寒的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