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民辦高中新生被強行劃入職高,難解中職“招生難”

由 嶽洪秀 發佈於 經典

中考考場外。 圖片來自新京報網

“超八成考生都能上大學,升高中則要被淘汰近一半。上大學變得容易,上高中還有點難。”據《三聯生活週刊》報道,湖南省懷化市20多所民辦高中的上千名學生,剛開學即面臨清退風險。這些學生因中考不理想,但又不願意去讀中職,一些民辦高中承諾可以辦學籍,沒想到今年招生指標忽然收緊。

據介紹,地方教育局嚴抓招生指標,是為落實中考生在普通高中和職業院校上按1:1分流的政策。其實,這也並不是一個新政策,從1983年最早提出普職比大體相當,至今已快40年。在國務院頒佈的多個相關文件中,也普遍要求保持中等職業學校和普通高中招生規模“大體相當”。

把“大體相當”的柔性要求簡化為“1:1分流”的“一刀切”模式,這背後是部分地方教育部門工作的簡單化傾向;當然,這並不是根本問題所在,無論是把“大體相當”理解為1:1還是5:6、4:3或是多少,其中的核心問題是:為什麼中職院校“吃不飽”,普通高中“裝不下”?

許多考生寧願讀“天價民辦高中”,不願讀“免費還發錢”的中職

中考階段的普職分流,近年來屢屢成為關切。

很多中考分數只能進當地中職的學生及其家長,由於不願意進中職,而質疑普職分流比例,以及當地公辦普高太少。與此同時,為了滿足考生讀普高的意願,各地都出現過一些招生亂象,如民辦高中違規招收線下學生,公辦高中招收高價的擇校生、借讀生。

有的地方教育部門對此嚴格治理,就出現違規招收的學生剛開學即被清退的問題,而有的地方對此睜隻眼閉隻眼,則導致這些學生可能到高三時才發現沒有高中學籍而無法順利參加高考,這類問題媒體多有報道。

這些問題的產生,都指向一個根源:中考的普職“分流”變為了“分層”,職業教育在考生和家長看來低人一等。解決考生不願意上中職與國家要求普職招生規模“大體相當”的矛盾,嚴格執行中考招生規定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必須提高職業教育的地位和質量,真正把職業教育辦為和普通教育平等的類型教育。

根據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2010年,全國中等職業教育(包括普通中等專業學校、職業高中、技工學校和成人中等專業學校)招生人數佔高中階段教育招生總數的50.94%,在校生佔高中階段教育在校生總數的47.78%;而2019年,全國中等職業教育招生人數佔高中階段教育招生總數的41.70%;中等職業教育在校生佔高中階段教育在校生總數的39.46%。

創意圖片。圖片來自新京報網

也就説,10年間,我國高中階段的職普比已經從1:1左右降低為了4:6。這還是國家要求各地嚴格執行中考政策的原因,如果不嚴格執行中考政策,職普比還可能走低。其結果是,人才培養結構將與社會需求進一步脱節。

為實現上級部門佈置的招生任務,我國部分地方的初中要求低分考生不參加中考,還有的地方教育部門禁止初中生復讀,這些都引發輿論爭議。由於一些地方的公辦普高錄取率不到50%,而整體高考錄取率已經達到90%,有很多考生家長就感慨,上普高比上大學還難。

我國對發展中職教育不可謂不重視,不但實行免學費政策,還設立中職國家助學金,但考生、家長寧願讀高學費的民辦普高,也不願意上免費且可獲得助學金的中職,是需要教育部門、中職學校直面的。

推進“職普”平等,需要打通雙向融合和上升渠道

當然,這其中有部分學生和家長的盲目性以及對高考的過分迷信,而沒有考慮到自身情況。有數據表明,相當一部分的孩子其實並不適合應試的高壓,一味套入高考模式,反倒不適宜孩子的成長。

但學生和家長的“迷思”還是要在整體環境中去“求解”。總體看來,我國的教育管理和評價體系,就把職業教育作為低層次的教育,一名學生進入職業教育體系後,他的學歷身份就比普通教育低人一等。

在其他一些國家,一名學生進入職業學校後,可以申請轉學到普通學校,他之前的經歷並不會被過分關注;但在我國,社會上有普遍的“第一學歷歧視”。這一“第一學歷歧視”已經從高等教育階段,發展到高中教育階段。而為避免這種歧視出現在自己身上,考生、家長就會想方設法上普高。

要消除這一問題,從根本上,必須把職業教育辦成和普通教育平等的教育,形成“淡化學歷崇尚技能”的社會氛圍。2019年,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要求下大力氣抓好職業教育,用5到10年時間,大幅提升職業教育現代化水平,推動辦學模式由參照普通教育向產教深度融合的類型教育轉變。

所謂類型教育,就是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是平等的類型,職業教育也有中職、高職、本科、碩士和博士教育,而非低層次,職業教育是和普通教育可以平等雙向流通的。

從一些國外的經驗看,高中教育有兩種模式。一是分流模式,如德國、新加坡,選擇職業教育大多屬於學生的自主選擇;二是融合模式,如加拿大,在高中期間並不分流,而是把所有高中辦為綜合高中,高中學校既給學生提供學術性課程,又提供技職課程,在高中畢業後再由學生選擇進普通院校還是職業院校。

考慮到我國已經放寬了中職畢業生進高職的比例限制,假以時日,就像大多數普高生能上大學一樣,幾乎所有的中職畢業生也將深入高職求學。接下來,還要進一步打通平行和上升渠道,讓技能成為獲得學歷認證的金鑰匙。

另外,我國有條件的地區,還可以探索普職融合模式,不必在中考階段就分流。2017年,教育部等四部門印發的《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攻堅計劃(2017-2020年)》就提出,要探索發展綜合高中,完善課程實施、學籍管理、考試招生等方面支持政策,實行普職融通,為學生提供更多選擇機會。

□ 熊丙奇(教育學者)

編輯 孟然 校對 趙琳

來源: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