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押送犯人十分辛苦,為什麼碰到女犯人,衙役們都搶着去?

在古時候,為了嚴明法律紀律,統治者制定了許多嚴酷的刑罰,這些刑罰有的痛苦且果斷,有的痛苦且緩慢。總之,只要是受刑就不會好過,除了被處死和其他身體上的刑罰外,還有一種常見的處罰,就是流放。在流放的過程中,衙役要一直守着犯人,安全送達目的地之後才能返回,也有一些身體弱的囚犯,走在半路上就死了。除了犯人受刑痛苦,古代押送犯人的衙役也是十分辛苦的,但為什麼碰到女犯人,衙役們都搶着去?

古代押送犯人十分辛苦,為什麼碰到女犯人,衙役們都搶着去?

在古裝劇中,“流放”一詞對大家並不陌生,比如電視劇《甄嬛傳》中甄嬛的父親在獲罪之後,一家都被流放寧古塔,他們所受的刑罰就是流放,古時候交通工具並不發達,人們去哪兒都得靠走路或者是馬車。但對於囚犯來説,可就沒有馬車這一説,所以只要是被流放的,基本都是走路去的。

而一路押送他們的衙役,可能就是都城的人,執行公務一路跟着去了寧古塔,然後自己又原路返回。在這段路程中,免不得要經過荒山野嶺,誰也料不到會出什麼意外,所以衙役們都頂着巨大壓力,為了保住飯碗卻也不得不去。

古代押送犯人十分辛苦,為什麼碰到女犯人,衙役們都搶着去?

另外,衙役在古時候並不是衙門裏的正式編制,最多也就是個編外人員,所以他們的正當權益是無法得到保障的,只靠着自己掙多少算多少,所以衙役們大都生活得比較艱苦。但這都是一般情況,如果碰到押送的是女犯人,衙役們的態度可就大不同了,他們都搶着想去押送,這是為何?

流放是僅次於死刑的嚴酷刑罰,這種刑罰對人的折磨是長久的,並且對身體心理雙重摺磨。這是因為流放的地點一般都是遙遠且蠻荒的地方,氣候環境惡劣怪獸頻出,當地居民乖戾囂張,人來到這裏,往往不堪忍受過不了多久就死了。

古代押送犯人十分辛苦,為什麼碰到女犯人,衙役們都搶着去?

衙役們在押送犯人的路途中,間接掌握了囚犯的命運,如果沒有人在乎,囚犯就算是死在了半路上也沒人在乎,衙役還能早點結束任務,何樂而不為!所以,只要囚犯還有親屬在,他們都會賄賂衙役,請求他在路途中多加照顧,衙役拿着錢去辦事,心裏就舒坦多了,所以也沒什麼怨言。

尤其是女犯人,犯人的家屬擔心囚犯在路途中被侵犯或者被殺害,一般會對衙役恩威並施,一邊恐嚇衙役不要對女犯人動歪心思,一邊收買衙役希望他多照顧,這樣一來,女犯人家屬給了賄賂錢兩就比男犯人要多得多,衙役們為了多賺點,也就更願意押送女犯人。

古代押送犯人十分辛苦,為什麼碰到女犯人,衙役們都搶着去?

我們都知道,過於嚴苛的刑罰會引起百姓的抱怨和不滿,如果多數百姓生活在被壓榨和被懲處中,他們就會奮起反抗,推翻當朝的皇帝統治,上述自己的心聲,所以,刑罰嚴苛與否、執行力度如何,應該要充分考慮更廣大百姓的感受。另外,帝王也要精通法律,琢磨其存在的合理性,蘇軾在《戲子由》中記載:讀書萬卷不讀律,致君堯舜知無術。也就説明了君主通曉國家法律的重要性。

古代押送犯人十分辛苦,為什麼碰到女犯人,衙役們都搶着去?

流放這一刑罰就涉及到囚犯的安全無保障、衙役人員從中受犯人家屬的賄賂,會造成不良的社會風氣。可見,任何一項規章制度光是制定出來了還不夠,還要嚴格考究其執行效果,不然做得再多都只是徒勞。梅堯臣在《長歌行》中記載:“富貴拘法律,貧賤畏笞榜。生既若此苦,死當一切平。” 法律執行情況也是國家法制的重要參考標準,所以必須要重視法律在社會的運用,我們公民個人更要注意遵守法律,時刻用法律約束自己,用法律來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這樣,法制才有其存在的必要。

參考文獻

《戲子由》

《長歌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94 字。

轉載請註明: 古代押送犯人十分辛苦,為什麼碰到女犯人,衙役們都搶着去?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