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經學”?
註解儒家經典的學問。
所以,言及“經學”,首先要明確“經”是什麼。《説文解字》將“經”訓為“織”,段玉裁注為“縱線”,以此引申為穿訂書冊的線,進而指書籍。然而,這裏的“經”當然不是指所有書籍,而是專指儒家經典,明確到這一點尚且不夠,因為,從前的儒者們就因為“經”的包含範圍做了很多論辯,甚至,興起了名曰“經名考”的學問。
先秦時期,學術界是相當熱鬧,門派林立,各有主張。以後出來兩位皇帝,徹底改變這一現狀:先是秦始皇不允許民間藏書,後是漢武帝罷黜百家,由此,經學便興起了。
那麼,為何名曰“古文經學”,而不是其它的稱呼呢?
這又和秦始皇有關了。一統天下後,為了統治的鞏固,他頒佈“書同文”,這絕對是一件利好的事情,有利於國家的統一。為了讓統一的文字迅速普及,秦始皇命人在“大篆”的基礎上簡化,這就有了“篆書”,是秦代通行的標準字體。
不過,官府和民間還流行一種字體,就是“隸書”。漢代,隸書是通行的字體。字體的不同,就將“經典”區分為了“古”和“今”。若是隸書版本,就是“今文經學”,若是古字的,就是“古文經學”,於是,就有了“古文經學”一説。
這麼解釋其實有點繞的,就以秦代為分水嶺,在它之前的都可以歸於“古文經學”。古文經學當然起源於漢代。漢武帝一聲令下,儒學就獨尊了,創造了一個很好的研究儒家經典的氛圍。事實上,從漢武帝開始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一直都是今文經學獨領風騷。
孔子出生於魯國,魯國是繼承周制最純粹的一個國家,而周制強調的就是禮和樂。漢初的統治者扶植儒學,並不是想將禮和樂恢復至原來的高度,而是出於統治的需要,既然秦始皇對天下儒生有諸多限制,那大漢王室就要改了這規矩,漢惠帝就廢了挾書之律。
到了漢景帝時期,孔子的故居發現了一批古文經書,極大鼓勵天下儒生。秦代時期,很多儒生跑到山林,靠着口耳相傳,來傳播經典,自然會產生“誤差”。不少藏於秘府的古文經學又陸續被發現,解釋和研究這些古文經學就成了一種潮流,不過這僅僅在民間。
這時,朝廷裏欽定的還是今文經學,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壟斷着漢廷的官學。今文經學的特點,也許用董仲舒的話更能很好的理解,他説:“《詩》無達詁,《易》無達佔,《春秋》無達辭。”讀《詩經》,每個人都會有着不同的解釋,用《周易》可能會得出不同的預測,至於《春秋》,它的説辭哪能一成不變呢?
今文經學注重現實,更看重經文背後的微言大義。它當然有積極的意義,不過,和注重還原“本意”的古文經學相比較,今文經學似乎少了些實證。時光很快到了西漢末年,這時要提及一個人:劉歆。此人很厲害,可以説是一個全才,對天文曆法、史學、詩等領域都有研究,他對儒學的研究直接推動了古文經學的發展。
劉歆對經學有三個重大貢獻:
一、他發現了一批先秦經書,並竭力向世人推薦這些經書,就是為了不讓其佚失,後來,這批古文經書果然得到了廣泛的傳播。
二、他重視訓詁,並且,還根據古文的字體筆意來註解經書,這就開闢了一個新方法,用文字和歷史解經。
三、他打破了今文經學對儒學的壟斷,自此,開啓了古文經學的發展道路。
此時,今文經學漸漸步入了僵化及繁瑣,開始和讖緯結合了,這時的孔子既是今文經學中受天命的聖王,又是讖緯神學中黑帝之子的神。今文經學開始流於妄誕,西漢末期越發見衰。
古文經學,雖是在民間傳授,不過其傳授是自成體系的。就説《春秋》,傳《左氏春秋》的就有劉歆、鄭玄、服虔、賈逵等人。古文經學中,以《左氏春秋》影響最大,可以説,它和《公羊春秋》(今文經學)形成了格格不入之勢。
劉歆在倡導《左氏春秋》時,相當重視其中的歷史事件,重視對歷史真實性的查證,他不認為通過分析文字就能“微言大義”。
劉歆是古文經學的開山者,而鄭玄就是力壓今文經學的集大成者。
鄭玄既通古文經學,也通今文經學,他的《六藝論》就是對兩漢經學做的總結。他還著有《周禮注》,《周禮》(《周官》)是三禮之一,為古文經學所推崇,他對周禮的註解,影響了後來的禮學。(事實上,王莽復古的做法,也極大推動了古文經學的發展,新朝時期,《左氏春秋》、《毛詩》等都立了博士。)
東漢,古文經學興盛,此後的魏晉時期,經學基本源於古文經學。西晉末年的戰亂對今文經學是毀滅性打擊,直到清末,今文經學才又重新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