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研考,用“兩步法”鎖定第一志願目標院校,助你成功上岸
有位家長,一聊起孩子就掉淚:孩子大學畢業二年了,考了三次研,今年又要考第四次了。
説起孩子上的學,不算差,是一所小有名氣的211大學,當年孩子考研,抱定“人往高處走”的想法,將目標定位在上海的一所985高校,初試成績不算低,可無奈學校複試線太高,連考3年,都沒能進入學校複試,據説,今年孩子還是執意要報“心目中的大學”,但願今年能如願。
10月5日起,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報名正式開始,考生報名的同時還要填報專業方向和院校志願。
這個志願,對考生來説非常關鍵,如果考生不是非志願的目標學校不讀,則就不可輕易填報,千萬不要抱有“該學校上不去、再參加調劑也不遲”的幻想,特別是那些往屆生、二戰、三戰甚至四戰生。
這是因為,碩士研究生招生錄取實行的是“首志願制”,即考生報名時只能選報一個方向的一所院校,錄取時,該院校對首志願學生優先錄取。具體辦法如下:
假若某院校某專業招生計劃是50人,首志願考生100人,上線人數70人,複試按照1:1.2(有的院校是1:1.5)進行,那麼進入複試的有60人,最後錄取50人。這樣,上線考生中就會有20人滑檔。這20人如果今年還想上岸,唯有參加調劑。
但調劑的前提是有調劑名額,這個調劑名額哪裏來?就是其他院校首先志願錄取不滿空餘出來的。
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報名人數就不足,另一種是“上線”人數不足。
比如某院校某專業招生計劃是20人,報名人數才18人,即便所有考生都“上線”,也不會招滿;另一種情況是雖然報名人數較多,比如報了50人,但最後“上線”人數才18人,這樣,也會有2人缺額。這種情況下,院校才會調劑。
換句話説,如果所有院校首志願都招滿額,考生初試分數縱然再高,也無處調劑了。
假若某專業國家線是270分,考生甲考了300分,考生乙考了270分,但由於兩名考生報考不同的院校,考生乙報考的學校段位比較低,雖然剛壓線,但卻上岸;考生甲報考的是985的高段位學校,雖然超線30分,卻可能連複試都進不去,唯有落榜,這種情況,在考研界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
特別是從去年開始,考生報考越來越理智,調劑是一位難求。因此,考生報名時,如果不是執着於“非名校不讀”,則一定根據自己的實力,選好首志願院校,上岸是硬道理,“逆向報考”並不“跌份”。
首先,從大方向上來説,國家將考研劃分成了一區、二區,一區分數線高,二區分數線低,一般情況下,同專業二區比一線要低5分左右。
其次,不同段位學校複試和錄取線不同,段位越低,錄取分數越低,因此,考生可根據自己實際,選擇恰當的院校。儘管近兩年考研難、上岸難,但仍有許多院校的許多“冷門”專業,報名時就不能滿額,如果考生“但求上岸,不求學校”,則可選擇往年報名時就不滿額的院校,只要過了國家線,就算進了保險櫃了。
那麼考生如何去選擇學校呢?有兩步——自測、比較:
第一步,先要用考研“真題”自測、模擬出自己的成績——當然,到正式考試還有2月時間,考生也可以把這段時間的上升空間預加上一定分數。
第二步,到目標院校研招官網上,找出往年的複試線和錄取分數線,然後與自己的模擬成績相比對,最好讓自己的分數高於目標分數線5分以上。
有考生説,我想報考那些招不滿額的院校,如何去查找?這個很簡單,用百度搜一搜,去年你報考的專業,有哪些學校招了調劑生,就説明哪些學校該專業沒有招滿啊!
(作者:李玉柱,本文為 平湖一柱原創作品,歡迎指導,轉載或引用請註明作者和出處,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