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史上的春秋戰國時代,一部春秋戰國史,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説是一部國家間的戰爭史。
幾乎所有的諸侯國和王國都反覆地捲入了戰爭。如果和西方戰爭史比較,和西方“中世紀”的“黑暗時代”幾乎差不多。
據記載,在我國周朝時代,僅僅西周初期,周王國就以血親為紐帶,大規模“封制國家”,將全國分成了“兼制天下”的“七十一國”,此外,東周亦有管、蔡、霍、魯、衞、曹、陳、劉、北燕等65個國家,加起來已有136個國家,已超出了現在全球國家的2/3。
據研究,在我國春秋戰國史上長達200多年的時光裏,在這136個國家之間,共爆發了上千次國家間的戰爭,其中,有《中國古代戰爭辭典》等文獻確切記載的,就有762次國家間的戰爭。
那麼,這些戰爭,又是因何原因爆發的呢?
在先秦文獻中,軍事行動有“戰”、“伐”、“侵”、“入”、“取”等不同區分。春秋戰國時代“國與國”之間的戰爭,主要表現為部落、城邦國家、帝國、諸侯國、藩屬國或超主權國家等多種組織形式。
春秋爭霸時代,其戰爭類型和目的,不是為了維護周王朝的統治,就是諸國之間為了權力、利益而戰。
這一時期,和歐洲戰爭史上的戰爭目的差不多。
不過,在我國先秦時期,國家體系可以分為兩個類型:“諸夏國家”和“夷狄國家”。
所謂的諸夏國家,主要是指華夏族建立的國家,而夷狄國家則是指夷、狄、蠻、戎等周邊的少數民族建立的國家或部落政權。
一般認為,鑑於文化、語言和習俗上的相似性,“諸夏國家”一般不會發生戰爭,而有着不同文化的國家之間,往往會發生戰爭。
而春秋戰國時代的戰爭,其發生的目的和類型卻而恰恰相反。
據分析,東方中國春秋戰國時代的戰爭,有着文化、習俗和語言相似的“諸夏國家”之間的戰爭數量最多,共有483次,超過了春秋戰國時期國家間戰爭的一半;而文化、習俗、語言不同的“夷狄國家”之間的戰爭,卻只有281次,約佔全部國家間戰爭的35.6%。
由此可見,不同文化、習俗及語言國家之間容易發生衝突及戰爭的結論並不成立。
除了春秋爭霸戰之外,中國數千年曆史上,僅只有為數不多的13次戰爭,而每一次,幾乎都是反侵略之戰。
這些對外戰爭中,西漢時代有3次,分別是與匈奴的“漠北大會戰”“陳湯滅匈奴之戰”和漢武大帝的“對越戰爭”;其次是東漢的對匈奴的“燕然山戰役”“金微山之戰”和“馬援平定南方的交趾之戰”;隨後是唐朝時的“唐太宗反擊突厥”,與阿拉伯的“小勃律戰役”和“李槊退吐蕃的陝州戰役”;此後是大明王朝的“朱元璋征討蒙古”“萬曆抗倭援朝”,以及清朝的“雅克薩之戰”和“左宗棠收復新疆之戰”。
這些戰爭,幾乎都是屬於“抗侵略戰勝”,真正的霸凌之戰或奴役之戰可謂少之又少。
其他的,就是上至陳勝吳廣,下至太平天國的“農民戰爭”。
據大概統計,從大秦王朝開始到大清王朝,農民戰爭大大小小就發生了130次之多。
不過,這些戰爭,幾乎都是反暴政、求平等的戰爭。
如陳勝吳廣提出的“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黃巢起義提出的“沖天”“均平”口號,北宋王小波、李順起義提出的“均貧富”訴求,明末李自成起義提出“均田免糧”“割富濟貧”“平買平賣”等理想,太平天國提出的“等貴賤、均貧富”口號。
不過,這些戰爭,都無不翻譯了為了過上美好生活,中國人民的不畏強權的戰鬥情懷和反抗精神。
那麼,這些戰爭的目的又是啥?
據考證,春秋戰國時代的諸侯互相征伐,其目的無不是為了奪取更多的財產、土地和人口的利益之爭,造成極大的社會破壞、社會動盪和人類的巨大傷亡。
由此有學者認為,春秋戰國時代與西方“中世紀”“黑暗時代”極其相似。但不可否認的是,正是那個時代出現的“百家爭鳴”,同樣奠定了中華文化的根基。
而對這些戰爭的認知,針對發生在那個特殊時代長達數百年的“爭霸戰爭”,“百家爭鳴”在對這些戰爭的定義上,卻都認為“春秋無正義之戰”。
比如,孔子就認為:“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
孟子也曾揮臂疾呼:“春秋無義戰”,不但譴責爭霸戰爭,且認為“戰爭,都是罪惡的”。
在儒家理論體系中,“仁”不僅是核心理念,更是作為政治倫理和國家關係的最高境界。
“仁”原指人人相親愛,儒家將其提煉昇華,賦予其豐富內涵,期望把人與人的關係、國與國的關係調整到中庸和諧的良好境界。
這一定義和思想對後世影響深遠,導致我國史上歷代君王都對戰爭慎之又慎。
這就是東方哲學對那些戰爭的定義。
也是東方對戰爭的基本認知。
而在西西方文化中,不但崇尚“叢林法則”,且還認為“修昔底德陷阱”是大國相處的必然。
更為客觀的是,“修昔底德陷阱”事實上僅只對戰爭進行了描述,而對戰爭的危害,並未上升到對錯及道德批判,更沒有提出相應的和平路徑和避免戰爭的可能。
由此,我們可以完全看出,西方“修昔底德陷阱”理論和東方“春秋無正義戰爭”的戰爭哲學,不僅凸顯中西方文化差異,更顯示出東西方對戰爭的基本態度。
同時,也預示東西方在國家間的關係上,也秉持不同的態度,即:西方崇尚實利、變革、武力;中國重視義理、穩定、和諧。
這就是東西方的文化差異,也是認知的差異。
參考書目:
《春秋》《戰國策》《歷史的地理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