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僑網11月9日電 據《歐洲時報》英國版報道,適逢大學秋季開學,英國二次疫情來勢洶洶。英國自10月起實施3級疫情警報系統,而後新的封城措施將全面取代3級疫情警報系統,直到12月2日“禁足令”結束為止。封城期間內所有酒吧、健身房及非必要商店都必須關閉。記者深入採訪在英華僑華人與留學生在二次封城下所面臨的衝擊與困境。
二次封城民眾警惕性下降 餐飲服務業將再次成封城“重災區”
英國湖南商貿總會會長熊鵬告訴記者,雖然政府提出了封城政策,但感覺並沒有像上一次封城那麼嚴肅,寬鬆很多。政府提出的封城政策中保持了學校、工作場所的開放,大部分受到封城影響的場所集中在餐飲等服務業。熊鵬説,科學家們其實也做過調查,真正在這些場所感染的可能性比較小。從包括自己在內以及周邊人的反應能夠看出,對於病毒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如第一次封城那麼嚴重。
另一方面,對於餐飲等服務類行業來講,是又一次比較大的衝擊。熊鵬透露,上一次封城,如果政府沒有給出一定補貼的話,很多餐館已經很難再維持和經營下去。二次封城,政府還未出台對於企業的相關補貼政策,熊鵬坦言,如果政府沒有補貼,房東也沒有一定的房租減免的話,餐飲行業的第二波“倒閉潮”又會到來,會有很多餐館停止營業。作為米齊臨餐廳合夥人,他告訴記者,第二次封城來臨後,米齊臨在唐人街的門店很難再維繫下去,有計劃把這個門店關閉,只保留在霍爾本(Holborn)那一家。
除餐飲外,米齊臨生鮮配送平台在第一次英國封城期間應運而生,熊鵬坦白講,對於第二次封城,生鮮配送方面他們期望有一個小高峯,會發展一些新的顧客,並期望原有顧客的訂單量會有一定增長。據此,米齊臨生鮮配送在第一次封城積累的經驗中提前做了準備,在庫存、與供應商溝通、增加司機派送等方面有提前規劃。
但熊鵬也表示,這只是對封城後生意額上的增長預期,實際上從他個人感覺來看,這一次的封城應該不會像第一次那樣,民眾可能還是會願意出門,在做好防護措施的前提下去超市購物。照此一來,生鮮派送這一方面的業務量可能稍有增長,但不會像第一次封城那樣呈爆發性的增長。
認真生活 佛系待在“風暴”處
小文(化名)是今年十月從中國赴英國倫敦的大二學生,她告訴記者,學校在新學期開始時發郵件稱,將會在六週後安排線下實踐課程。考慮到自己的專業屬於實踐性質,需要積累外出拍攝作品的經驗,最終她決定頂着疫情的壓力赴英國。
然而現階段英國疫情的加重加之二次封城的情況着實為她的學習生活造成了一定困難。小文的小組原計劃外出利用街景或者租借工作室進行拍攝,但封城的消息使這些想法全部泡湯。專業老師和教授也只能改變策略,舉出案例,激發學生們用有限的資源和空間,發揮最大的創意去完成自己的作品。
小文覺得,雖然困難問題層出不窮,自己的作品設計需要隨着現實因素一改再改,但這也是一段寶貴的經歷,在如此多不可抗的因素和困難下去盡力完成作品,也是一件讓人充滿成就感的事情。對於疫情,小文感覺,在經歷了第一波疫情封城後,現在已經能夠調整好心態從容應對了,或者可以説相對“佛系”一些了,她不再去每天關注增長的數字,也沒有急着“逃離”的想法。小文的父母也認為,不要被疫情追着跑,在“風暴”處安全過好自己的生活很重要。
雖然可能又要封閉在自己的小宿舍裏,但是學校不關閉,還可以提供一些教學資源,也給小文了一些心理安慰。
目前,小文認為,只能每個人自己多加小心做好防護措施,認真生活,保持良好的心態去挺過這段難熬的時光。
封城讓時間靜止 疫情阻擋不了勇闖未來的心
過完暑假赴英國開啓新學期的小婉(化名),在看到英國新增病例破萬後就萌生了回國的想法,她購買了十一月底的直飛機票。她向記者表示,因為自己的身體較弱很容易感冒,所以在看到疫情加重後就堅定了要回國的想法。她還提到,英國的疫情雖然愈發嚴重,但老師們給予了很大的支持和幫助。由於疫情的原因,學校很多職員都是遠程辦公,自己專業所需的設備器材很難預約借到。專業老師在得知情況後表示,會幫助同學們向學校借設備器材。此外,教授們也會時刻提醒學生注意安全,並且課上也要求學生們佩戴口罩。外國同學和朋友也認為,積極遵守政府的防疫規定非常重要,並批評那些不戴口罩不遵守規則的人。
曉晨是英國威斯敏斯特大學19屆的學生。即將於12月回國的她,當聽到第二次封城消息後,是滿臉的無奈。
“當初選擇沒有一畢業就回國就是想利用有限的時光多感受倫敦的美好。”曉晨有些失望地表示,自己機票定在12月10日,如今封城政策讓她只能在家裏度過。“兩次封城的經歷磨練了我許多。”曉晨説,“我是一個很愛出門採風,和朋友相約旅遊的人。但是現在現實教會我要隨遇而安,迎難而上。”
她決定不再消沉,而是最大程度地利用好在家隔離的時光。“我為自己制定了三個‘每天計劃’:每天學做一道菜;每天打卡健身一小時;每天學習英語一小時。每天都要活得充實,不浪費一分一秒,利用空閒奮起直追。古話説得好,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曉晨説。
現在已經離開校園生活的曉晨沒有學校和朋友相伴,時常感到內心孤獨。“可能這就是留學生的常態吧。”她表示,此次疫情也讓她嗅到了“線上”的機遇。她和同一批剛畢業的同學們會時不時談論未來就業。因為這次疫情來勢洶洶,可能是困境,也可能是機遇。她和周圍的朋友都有意轉型線上相關的工作,比如網絡店鋪、直播、媒體運營等。曉晨認為,年輕人越來越注重“線上”,都看到了“線上”的好處。學媒體出身的她想到利用社交媒體的線上平台獲得資源,探索一條現階段看似更為可行的創業之路。
“疫情阻擋了我們當下的出行,但是阻擋不了我們勇闖未來的心。我們會用行動讓人們看到年輕一代的擔當和勇氣。”曉晨説。(陳斯睿 劉洋 汪宣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