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説,經常在網絡上摸魚的朋友們可能或多或少會看過一些所謂的“小學數學題”。
(典型示例)
這些數學題的特點就是,孩子看了答不對,大人看了也懵逼……
但不要以為這種題是隻有國內家長要面臨的麻煩,
事實上在國外,同樣有許多家長被這種問題困擾着……
杰特·耶茨博士(Kit Yates)是英國巴斯大學的數學生物學中心聯合主任,
也是圖書《The Maths of Life and Death(生活中的數學)》的作者。
最近,他在輔導7歲女兒數學功課的時候,遇到了這樣一道,連他都沒法解決的幾何問題:
“判斷對錯。
下圖中存在兩個直角。”
大家也可以先想一想答案,
至於杰特博士在看完這道題之後,苦思冥想了半天,然後把它發到了網上,求助萬能的網友們:
“這是我女兒(7歲)星期一的數學作業。
有人能幫我解答一下嘛?”
事實上,博士倒不是真的不懂,他曾經在某檔節目當中解答過這個問題,
但他真的不確定應該如何把正確答案解釋給一個7歲的女孩兒聽。
“我真的沒看玩笑,我不知道應該怎麼告訴她正確答案。
據我所知,這是我女兒第一次瞭解‘角’的概念。”
那麼,在數學博士都束手無策的情況下,網友們又是如何解答這道題的呢?
“這道題應該選‘錯’(沒有兩個直角)。
因為角是一個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交點,或者是兩條不在同一平面的直線所在平面的角度(空間角度)。
總之形成直角的條件必須有兩條直線,但題裏是一條直線和一條曲線。”
“這真的是一個有趣的問題,無論對還是錯,都是值得肯定的。
但這道題應該選‘對’(有兩個直角)。
因為根據半徑的定義,無論是直徑跟圓相交還是圓跟圓相交,在交點處總有一個無窮小的直角。”
“題裏可沒説這是一個半圓,你這只是假設,兄弟。”
“直線跟圓的切線是垂直的,所以圖裏有兩個直角。不是嗎?”
還有網友在作圖軟件裏畫了一個半圓,放大了無數倍來展示圖裏確實有兩個直角。
網友們似乎各有各的道理。
那先把他們的爭執放在一邊,這道題的正確答案是什麼呢?
“好像有人想太多了。
學校給的答案是:錯,因為它跟正方形的角不一樣。
(答案來自我五年級的兒子,也在學角度)”
“不確定您是否看過這個文檔,但題好像是從這出的。
我不是數學家,但我覺得從你們的答案來看,
這道題在“學習階段的答案”跟“正確的答案”之間似乎是存在差別的。
標準答案:
錯。
孩子們可以通過看書頁的角來説明圖片裏是沒有直角的。”
那這道題的問題似乎是解決了,
但對於這樣的“答案”,網友們表示非常不滿:
“恕我直言,誰TM給7歲的孩子佈置這樣的家庭作業啊??
我是學數學哲學的,要回答這個問題的話,我得寫一篇論文的了!”
“標準答案是‘錯’,但事實上,應該是‘對’。
當然了,如果一個7歲的孩子能説明白為什麼是‘對’,那我現在就給她發一個學士學位。”
除了吐槽之外,
也有不少家長分享了類似的令人無語的問題……
“你們也遇到問題了?我6歲的兒子被這道題卡住了。
我甚至用木工尺量過了,但還是幫不上忙。”
(題目:在空格處填入“多於”或者“少於”)
“我記得我兒子物理考了零分。
問題是:‘為什麼我們要把風力發電機放在海上?’
他的回答是:‘因為平均風速更高’。
但他得了零分,因為標準答案是‘為了減少噪音污染’。
所以‘標準答案’誰也説不準。”
“跟我8歲女兒的作業一樣。
問:‘亞瑟王是英格蘭傳説中的國王,你能説出他一生的兩個真實的故事嗎?’
標準答案:‘如果他是傳説,那就沒有真實。’
我女兒哭了,我老婆讓我滾去睡覺,沒給晚飯……”
好吧,無論這道題是有多讓人為難,至少傑特博士真的找到問題的“正確答案”了……
杰特博士表示,這道題其實挺有意思的,從這道題中可以引出類似“極限”,“切線”,“微積分”等許多有趣的數學概念。
當然了,對7歲的孩子來説這可能有點超前了。
所以博士決定,把這道題當做課堂作業,去考考他的學生們……
這些大學生招誰惹誰了……
ref:
https://www.dailymail.co.uk/femail/article-9299823/Maths-lecturer-leaves-people-baffled-daughters-homework.html
https://twitter.com/Kit_Yates_Maths/status/1364474242088239104
--------------------
江米甜酒Jacqueline:我覺得這種文字遊戲特沒意思。如果是兩張50元買35元的東西,誰會把兩張50都給出去?出題人純有病
AlinaBlack:大學生招誰惹誰了可太真實了。。
toldointer:讀書時候的正確答案其實只是讀書時候的正確答案。比如水就不只有液態氣態固態這三種,但是如果我們回答水有七種形態那是要扣分的
浣乙:哇我覺得半圓那道題目還挺有意思的誒!不過對於7歲的孩子確實是不合適了。
一個月至少化一次妝啊混蛋:所以老師經常強調的一句話是,要猜出題人的意圖,知道出題人想考啥。。
揚歌Eliya:其實這種困惑的出現大多因為學習階段不同,大部分孩子並不會想到那麼多,也無法理解那麼多,是家長強行復雜化。我們本就是從接受一切 - 認識例外 - 融會貫通中得到成長。
來源:英國那些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