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這十年:“入園難”、“入園貴”是如何消失的

教育部4月26日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學前教育發展成就。

學前教育這十年:“入園難”、“入園貴”是如何消失的

十年前,隨着城鎮化進程不斷加速,學前教育資源嚴重不足、教育質量不高的問題日益嚴峻,加快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破解“入園難”“入園貴”難題,滿足人民羣眾對學前教育的需求愈加迫切。事實上,所謂“入園難”是“入公辦園難”,各地公辦教育資源短缺,“入園貴”是“入優質民辦園貴”。解決“入園難”“入園貴”的治本之策,是堅持學前教育公益普惠的發展方向,加快發展公益普惠性學前教育。十年來,各級黨委政府牢牢把握學前教育公益普惠基本方向,堅持公辦園在園幼兒佔比不低於50%、堅持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不低於85%、堅持大力發展城鎮居住區配套幼兒園,促進了公益普惠學前教育資源的大發展。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介紹,圍繞破解“入園難”,不斷擴大學前教育資源供給,確保“有園上”。十年來,學前教育資源總量迅速增加,2021年全國幼兒園數達到29.5萬所,比2011年增加12.8萬所,增長了76.8%,有力保障了不斷增加的適齡幼兒入園需求。毛入園率持續快速提高,2021年全國幼兒園在園幼兒數達到4805.2萬人,比2011年增加1380.8萬人,全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由2011年的62.3%提高到2021年的88.1%,增長了25.8個百分點,學前教育實現了基本普及。中西部和農村發展最快,全國新增的幼兒園,80%左右集中在中西部,60%左右分佈在農村。十年間毛入園率增長幅度超過30%的13個省份都在中西部,“三區三州”等原深度貧困地區入園率顯著提高,甘肅臨夏州從15.8%增長到95.5%,雲南怒江州從25.6%增長到90.01%,學前教育區域、城鄉差距明顯縮小。

呂玉剛介紹,圍繞破解“入園貴”,着力構建以普惠性資源為主體的辦園體系,實現“上得起”。十年來,資源結構發生格局性變化,2021年全國普惠性幼兒園(包括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達到24.5萬所,佔幼兒園總量的83%,其中公辦園12.8萬所,比2011年增長了149.7%,充分發揮了公辦園兜底線、保基本、平抑收費、引領方向的重要作用。普惠水平大幅提升,2021年全國普惠性幼兒園在園幼兒佔比達到87.8%,比2016年增長20.5個百分點(2016年開始統計普惠性幼兒園在園幼兒佔比),其中12個省份超過90%,有效保障了絕大數幼兒享受普惠性學前教育。學前教育公共服務網絡逐步完善,2021年農村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90.6%,每個鄉鎮基本辦有一所公辦中心園,大村獨立辦園、小村聯合辦園;適應城鎮化進程,不斷擴大城鎮普惠性資源,特別是全面開展了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共治理2萬多所幼兒園,增加普惠性學位416萬個。城鄉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基本建成,基本滿足了老百姓在家門口的入園願望。

來源|教育部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58 字。

轉載請註明: 學前教育這十年:“入園難”、“入園貴”是如何消失的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