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宋孔陳”四大家族留在大陸的公館,今昔對比,無奈唏噓

“蔣宋孔陳”四大家族留在大陸的公館,今昔對比,無奈唏噓

“公館”這個詞,《辭海》上是這樣解釋的:“公館:古代諸侯的宮室和離宮別館。《漢語大詞典》的解釋略有出入:“指官僚富人的住宅。”《辭海》的態度比較中立;《漢語大詞典》傾向鮮明,因為所謂“官僚”“富人”帶貶義久已矣。

“公寓”與“公館”只一字之差,那多少户住到一幢樓的公寓顯然不能與公館相比,從古到今獨門獨户住在大宅子裏的都不是平頭百姓。民國時期,“蔣宋孔陳”四大家族叱吒風雲,他們的公館又是什麼樣呢,今天一起來瞻仰下。

“蔣宋孔陳”四大家族留在大陸的公館,今昔對比,無奈唏噓

美齡宮

美齡宮最早的名稱是“蔣主席小紅山別墅”,後來稱為“南京主席公邸”、“國民政府主席官邸”等等。因為宋美齡三四十年代經常在這裏做禮拜,並不時和蔣委員長在這裏小住,民間稱之為“美齡宮”,倒也簡潔上口。

據説是宋美齡吹了枕邊風,蔣介石於1930年秋正式向總理陵園管理委員會提出“擬借陵園小紅山建築別墅”,供蔣介石和宋美齡謁陵中途小憩之用。小紅山在明孝陵以東,林海蒼茫,環境清幽,是建造別墅的絕佳地點。

“蔣宋孔陳”四大家族留在大陸的公館,今昔對比,無奈唏噓

1930年10月24日,陵園管理委員會召開第24次會議,孫科主持,決議“照辦”。1931年春,小紅山官邸由南京市府工務局局長趙志遊親自設計,技正陳品善主辦。當時預算造價為261410元。

1931年冬,官邸工程全面開工,由新金記康號營造廠承造。 美齡宮後來的造價遠遠超出預算,達到36萬銀洋,多遭非議,以至一度停建,拖到1934年才竣工。建成後的美齡宮佔地120畝,建築面積2000多平方米,四周花木隱映,鳥語花香。

“蔣宋孔陳”四大家族留在大陸的公館,今昔對比,無奈唏噓

官邸坐南朝北,上下左右曲折盤旋,豪華精緻而又莊重典雅,憑窗眺望,皆成畫景。主樓為地下一層地上三層。地下室東部為職員用房,西部為廚房。

地面第一層是接待室、衣帽間、秘書辦公室、卧室、配膳房、廚房、洗衣室、衞生間、服務用房等。

“蔣宋孔陳”四大家族留在大陸的公館,今昔對比,無奈唏噓

二層是會客室和休息室,設有大廳、客廳、大飯廳、配膳房、書房、秘書室等。出大廳是一個開闊的“凸”字形平台,可供露天活動之用,喝茶下棋,親近自然。

三樓為居住部分,有客廳、四間大卧室及小餐廳、廚房等。室內陳設考究,地上鋪有紫紅色地毯,牆上掛着名人字畫。

美齡宮算得上是南京最富麗堂皇的官邸。1992年被南京市列為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7月升格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南京,官邸被列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美齡宮是唯一的。

“蔣宋孔陳”四大家族留在大陸的公館,今昔對比,無奈唏噓

北極閣的“茅草屋”

民國國舅宋子文在南京的公館坐落在北極閣山頂,今天的北極閣1號。

宋公館選址於此當然不是偶然的。北極閣的東北面是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的雞鳴寺,稍遠處是煙波浩淼,湖中五洲相連的玄武湖,隔湖是巍巍的鐘山。登上北極閣,北望湖光山色盡收眼中,南望是南京城的萬家燈火,北極閣上被稱為“茅草屋”的宋公館可謂佔盡了南京城的便宜。

“蔣宋孔陳”四大家族留在大陸的公館,今昔對比,無奈唏噓

在民國眾多公館中,宋子文公館是聞名遐邇的,這不僅是因為其優越的地理形勢,男主人特殊的身份地位,也是因為公館本身獨特的建築藝術。

此處宋子文公館建於1933年,在此之前,宋子文住在中山東路鐵湯池財政部部長官邸。

1933年,宋子文的姐夫孔祥熙接替他任財政部長,他只好將部長官邸讓出,北極閣公館始建於這前後。宋公館選擇基泰工程公司著名的建築設計師楊廷寶設計,陶馥記營造廠施工營造,建築面積720平方米,三層鋼筋混凝土樑柱結構,英國鄉村別墅式,平面呈曲尺型,主樓十字拱門廊。由於公館對着院門的一側在地平面以下,過道直通二樓客廳,看上去只有二層。公館外部有庭院,花架曲徑;外部有專門的盤山路直通山下。

“蔣宋孔陳”四大家族留在大陸的公館,今昔對比,無奈唏噓

“茅草屋”外部簡樸,內部當年稱得上奢華。客廳、卧室、書房、餐廳、浴室、盥洗室、廚房、壁爐、侍衞室等等一應俱全。底層為服務人員住房及廚房等輔助用房。

二樓有客廳、餐廳、侍衞室等。客廳等的頂部採用噴燈工藝,鋼筋混凝土大梁仿木樑紋理,讓人真假難辨,這在當時的公館中是僅有的,稱得上是“高新技術”。朝南一排拱形落地窗,採光通風極好。

三樓是宋子文夫婦及其子女的居室。浴室、盥洗室馬賽克鋪地,浴缸和抽水馬桶均為進口貨,經近70年,至今完好無損。

可以想見,這座“茅草屋”當時是夠“現代”夠豪華也夠“酷”的。

“蔣宋孔陳”四大家族留在大陸的公館,今昔對比,無奈唏噓

孔公館

建於1924年的上海多倫路250號“孔公館”是孔祥熙和宋靄齡的寓所。

孔公館建築立面及內部呈現出伊斯蘭及西班牙建築的風格。伊斯蘭式的券柱形式與阿拉伯文案雕刻,彩色貼面組合的單元式構圖是孔公館建築最顯著的特徵。雕刻裝飾及彩色貼面佐以阿拉伯紋樣,產生精緻華麗的視覺效果,在上海近代建築中獨具一格。

“蔣宋孔陳”四大家族留在大陸的公館,今昔對比,無奈唏噓

陳立夫、陳果夫公館

陳家兩兄弟感情甚篤,一起在南京首都做官,也同住在一個院子的公館裏。兩兄弟的公館並排而立,位於今常府街30號。此處公館建於1934年前後,當時陳果夫任江蘇省政府主席,陳立夫任國民黨組織部副部長、部長。

公館是在當時的常府街仁德印刷廠後面的空處租地建起的花園式庭院住宅,總佔地面積約3085平方米,計有8幢77間,建築面積2000多平方米,庭院面積近1000平方米,四周種植了高大的刺槐和梧桐樹。

院門是一寬3米高4米的鐵花格大門,大門口設門房,與門房並立的是一坡頂、磚木結構的三層樓房,為秘書和警衞人員的居所。進門有水泥路通向兩座主樓。兩座主樓均為坡屋頂、磚木結構,西面的一幢為三層,東面的一幢為兩層,陳立夫因家庭人口較多住三層的一幢,陳果夫家庭人口較少住兩層的一幢。

“蔣宋孔陳”四大家族留在大陸的公館,今昔對比,無奈唏噓

南京淪於日本人之手前,二陳兄弟及其家屬隨國民政府遷往重慶,公館被日本人佔用。抗戰勝利,還都南京,陳氏家族搬回原來的公館居住。1949年陳家遷往台灣後,陳公館先後作為南京空軍高幹招待所、454醫院小兒科特護病房和門診部、454醫院宿舍等。1984年,該公館被列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蔣宋孔陳”四大家族留在大陸的公館,今昔對比,無奈唏噓

如今陳公館只剩下兩座主樓和後面的一排平房,庭院的樹木花草都不見了,空地都被鋪上了水泥。陳果夫的那棟還有人住着,陳立夫的那棟相當破敗,顯然已經閒置,斷了電,裏面堆着一些雜物。

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説,參觀這些公館,想起來的還是這些歷史人物吧,以人的名字命名公館,有內容,好記,這種房子與人、人與房子之間的聯繫恐怕不是任何人所能改變得了的。如今物是人非、人去樓空,未免讓人有些唏噓。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472 字。

轉載請註明: “蔣宋孔陳”四大家族留在大陸的公館,今昔對比,無奈唏噓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