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清朝一敷就能止血的“金創藥”,為何消失了?看看原材料就明白了

由 公羊淑軍 發佈於 經典

《薛仁貴徵遼事略》:“宣仁貴上帳,帝用金瘡藥塗之,仁貴誓死以報國。”

在我國五千多年的歷史上,古代時期的戰爭頻繁,而戰爭中最為常見的便是傷亡。當將士出征在外,受傷時又是怎樣處理呢?在一些影視劇中,士兵會把傷口清洗乾淨之後敷上一些藥。而在這些藥裏面,最為常見的便是金瘡藥,一如史料中所提到的“薛仁貴用金瘡藥塗之”。

而士兵們用了這種金瘡藥之後,很快就能夠讓傷口痊癒了。可以説,這種藥的藥效是非常神奇的,甚至一度受到了古代人的追捧,那麼為什麼在現代這種藥沒有了呢?從它的原材料就可以看出一二了。

一、金瘡藥的由來,神乎其神

實際上,金瘡藥在歷史上是由來已久的,且在清朝時期廣為流傳,備受人們的追捧。

眾所周知,清朝是滿族人,他們與漢族人的生活習性有着很大的不同。首先,在髮型上就有所不同,漢族人秉承着“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傳統思想,故而在清朝以前人們通常是將頭髮挽起,也就是我們所説的數發。

而滿族人則是將頭髮剃掉大半,其餘的則是編成一股辮子,這與他們常年生活在關外,過着遊牧生活是有着極大關係的。

而清朝入關之後,為了加強自己的統治,與漢族融合,便下令強制命令漢族男子也必須剃頭,編成辮子,若是不剃頭便是犯了罪要關起來的。

因此,在全國各地就掀起了一股剃頭的熱潮。正所謂有需求就有供給,剃頭的大量需求也就造就了一批剃頭匠。

但在當時,給人剃頭的手藝精的沒幾個,加上剃刀過於鋒利,所以剃頭匠刮傷客人頭皮的事情是常有的事情。

剃頭匠李成便是這樣一個人,他手藝不好常常剃破客人的頭,不説讓客人責罵,生意也是越來越不好,於是他想出了一個辦法,那就是準備一種藥給客人。正巧有一次,他從老家的親戚口中聽説有一種止血的特效藥——刀尖藥。

事實上,這種止血的特效藥是由“龍骨”製成的。龍骨是這樣定義的:形似獸骨,粗大不一,表面呈灰白色或黃白色;有的較光滑,有的則具紋理與裂隙,有的佈滿棕色條紋和斑點。關節處膨大且斷面有許多蜂窩狀小孔,無臭無味。

在聽説了這種特效藥之後,李成自然是十分心動,於是他順着線索到老家找到了這些所謂的“龍骨”,將其磨成粉末放在他的剃鬚鎬裏。從此以後,他一旦刮掉客人的頭皮,他就拿出這些粉末將其往流血的地方一撒,很快就能止住血,他再也很少受到客人的責罵。

而這一“刀尖藥”也在剃頭業中流行了起來,加之其止血的迅速,後來逐漸發展成了軍中的常備藥——金瘡藥。

那麼近現代以來為何就沒有了這一神奇的金瘡藥呢?實際上它的配方已經能夠説明一切。

二、神奇的金瘡藥為何沒有了

據記載,金創藥的配方為:“雄土鱉四錢,膽南星五錢,血竭五錢,螃蟹骨三錢,當歸三錢,淨乳香一兩,口防風五錢,沒藥八錢,馬錢子九個,龍骨三錢,南紅花五錢,川羌活三錢,白芷五錢,升麻五錢,菖蒲三錢,川芎四錢。”

可見,金瘡藥的配方雖然比較複雜,但其中大多數的藥物都是比較容易得到的,在山上就都能夠找到。不過也有兩樣藥是比較少見的,其一是“雄土鱉”,其二則是“龍骨”。事實上,土鱉雖然比較難得,不過也還算足夠,相比之下,龍骨就要難上許多了。

前面已經提到了在中醫裏面關於龍骨的定義。作為古代遺留下來的各種動物骨骼化石,龍骨化石的形成需要複雜而漫長的過程,時間的推移和複雜的氣候條件都是缺一不可的條件。

眾所周知,發展到現代,氣候和地質條件都發生了變化,如今的環境不再像古代那般容易形成化石。因此,所謂的龍骨化石自然也就面臨絕跡的原因,沒有了龍骨為原料的金瘡藥自然也就不是金瘡藥了,故而金瘡藥才會失傳。

事實上,龍骨的缺失並不僅僅是因為自然條件的限制,早在清朝末期,龍骨還大量存在的時候,人們就無法再用龍骨製成金瘡藥了,這與龍骨身上所隱藏的秘密是密切相關的。

三、龍骨背後隱藏的秘密

清朝末期的時候,有一位叫王懿榮的官員,他在光緒六年的時候考中進士,曾做過國子監祭酒。

光緒十五年,即1889年的時候,王懿榮身體不適,於是他便決定去買藥來治。值得一提的是,他本身精通醫術,且文學功底深厚。於是當他看到藥材中龍骨這味藥的時候,他就發現了龍骨上面的不凡。

原來在許多龍骨上面都有刻畫過的痕跡,在尋常百姓看來,或許這就是隨便亂刻的。但王懿榮卻一眼看出了這其中的不同,他認為這一定是一種有規律的符號。於是,他便通過自己的關係大量地購買了藥鋪中的龍骨,並進行了大量的研究。

事實為確實如他所想的那般,這些龍骨上面的圖案確實是古人的一種文字,且通過詢問一些前輩後,他肯定了龍骨上面所刻畫的便是商代的文字。

學過歷史的都知道,在很早以前的時候,古人還沒有發明紙張,但是他們又要記錄一些東西,於是他們便將自己的文字都寫在了動物的骨頭上,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説的“甲骨文”

因此,李成在家鄉所以找到的“龍骨”其實就是商代遺址出土的甲骨文碎片。

王懿榮的這個發現可謂是讓中外學術界震動了,對於漢族的意義更是尤為重要,證明了漢字的歷史是源於公元前1700多年的殷商時代。

至此,王毅榮成為了甲骨文研究的奠基人。

可令人悲痛的是,當國內的古董商知道這些龍骨的起源之後,開始在國內購買大量的龍骨,轉賣給外國人,導致了大量商代的甲骨文流出。再到後來,列強侵略中國,我國的許多文物大量流失,其中就包括了這些甲骨文碎片。

據統計,中國保存的甲骨文有12萬片,甲骨文流失在外國的共有2萬多片。

作為甲骨文的載體的龍骨自然顯得格外的珍貴。共和國成立後,國家為了更好地保護歷史文物,便將民間中金瘡藥的主要材料龍骨都收走了,如此一來金瘡藥就沒有了原料,自然也就“失傳”了。

小結

毋庸置疑,古人有着偉大的智慧。在千百年來,中華民族流傳着無數的發明,這些發明對世界的文化發展也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具有奇效的金瘡藥也是古人智慧的一個產物。如今許多藥的研發也是依託了前人的智慧,可以説古人的智慧是很高深莫測的。

時至今日,金瘡藥已經“失傳”,而這份失傳換來的是歷史文化的保護。甲骨文作為中華民族的瑰寶,其存在是中華五千年曆史文明的見證,是中華兒女的根源,對於我們來説意義非凡,保護是毋庸置疑的,誰也不應該為了一己之利而犧牲這些文物。事實上,在醫學進步的現代社會,金瘡藥已經成為了可有可無的角色,便讓它與歷史一起逝去吧。

參考資料:《薛仁貴徵遼事略》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