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這個多元社會帶給我們選擇和機會的同時,也給家長們帶來很多焦慮。是什麼造就了傑出的教育?成為許多父母心中最難解的謎題。
在公立與私立學校的博弈、學區房市場的劇烈膨脹,以及低齡化留學的浪潮之中,教育資源的不公平加劇了“內卷”,也讓“雞娃”成為流行新趨勢。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如何緩解焦慮?最重要的是,應該怎樣學會成為一名合格的家長?
帶着這個問題,精英説獨家採訪了英國威斯敏斯特大學傳播學博士李爽。
在社會階層論仍然盛行的全球趨勢下,成功的教育應該提供什麼?當我們談論教育的時候,學校、家長,以及孩子本身,究竟誰是主體?
在《成就孩子:好學校為什麼重要》一書中,或許你能找到答案。
圖片來源自網絡
教育為什麼讓我們焦慮?
對於現在的父母來説,“教育焦慮”是日常生活中繞不開的話題。
從自然界的角度和達爾文的進化理論來看,父母對孩子的擔心和焦慮,也許是殘存的動物本能,這種養育下一代時天生的警覺是維持本類生物繁衍的條件之一。
因此,父母的“本我”不由自主地想要干擾孩子的生活,覺得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和養育者息息相關。而父母在成為社會人,受到教育之後,會盡量地去抑制這種本能。
於是,父母對於何時放手、如何放手的掙扎和糾結自然成為了教育焦慮的一大來源。
圖片來源自網絡
在今天,教育儼然成為一種商品,學生們接受教育的過程可以被視為一種消費行為。
而伴隨着中國經濟的發展和教育投資的進一步增加,海外高校紛紛向國內輸入重要的品牌形象。而雙語教育讓中國的孩子可以用英語學習,接受更西式的教育法,進入全球認可的考試體系,從而更有效地為以後被世界頂尖大學錄取和全球職業生涯鋪平道路。
很多不甘泥足深陷的家長不得已為年幼的孩子選擇了海外留學之路。在英國的小留學生這些年日益增加:“中國留學市場的「碎鈔機」主力軍是中學生,父母大多為70後,有留學經驗的很少”。
然而,大部分家長對於教育體系的運作和整體社會氛圍的瞭解是非常平面化的,因為他們大多沒有時間和經驗來甄別這些信息,很多時候只是焦慮裹挾下的盲目跟風。
圖片來源自網絡
家長作為購買教育產品的人,為孩子選擇了“完整而成功的教育品牌”,但他們並不是最終的使用者,很難分辨其中細微的「消費體驗」。
所以,很多家長在選擇了讓孩子在海外接受素質或者快樂教育之後,先是擔心他們能否適應。在發現學校給足自由成長的空間後,又開始擔心孩子們的學習成績是不是足夠拔尖,能不能去藤校或者羅素集團大學。
他們完全將教育責任推給了教育機構,卻對孩子的校園生活和所接受的教育理念知之甚少,漸漸的,父母與孩子之間互不理解,交流減少,矛盾增多。
直到這時父母們才驚歎乃至悔恨:“為什麼花了這麼多錢培養出來的孩子卻不合理想呢?”
圖片來源自網絡
對於父母們來説,焦慮的本源正在於他們不瞭解、不理解,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達到怎樣的教育目的。
沒有太多的支持和信息來告訴他們如何選擇,似乎彷佛任何一個選擇都會有丟失,也會有一些達不到。他們越不瞭解,就越迷茫,也越容易踏入誤區......
不知道如何做父母
歷史上,英國上流社會曾流行一種育兒觀,家長把孩子送去寄宿學校,不是因為沒有時間照顧孩子,而是認為孩子是家長的“產品”,在“產品”成熟之前,越少接觸家長越好,因此家長要把孩子送進寄宿學校或請私人教師管理。
英國最著名的童書之一《小熊維尼》的作者 A.A. 米爾恩正出身於上流社會。他的兒子克里斯托弗·羅賓剛出生就被交由保姆和家庭教師打理,再大一點送去全男性的寄宿學校,然而順利進入高校讀書,如同流水線上的產品。
圖片來源自網絡
在羅賓小時候,媽媽沉迷倫敦的舞會,又碰巧遇上保姆請假,於是米爾恩只好和兒子一起度過了有限的幾個星期,並在此期間創造了維尼、跳跳虎等經典動畫角色。但於米爾恩而言,他並沒有意識到應該如何做父母。
《小熊維尼》的成功讓小羅賓聲名大噪,後來被送入寄宿學校時,同學們因為維尼的走紅而嫉妒羅賓,變本加厲地霸凌他。
於是在“二戰”中他堅持入伍,躲避家庭,逃避人生。同樣在現實生活中,羅賓和母親長達二三十年不説話,他痛恨父母的漠視和不關心,徹底毀掉了他的童年。
圖片來源自網絡
以當年英國流行的觀念而言,教育不僅僅控制了孩子,更控制了父母的自我意識。本質上,他們並不懂得如何做父母。
而現如今,一部分中國家長正在走上這條老路。
他們把孩子託管給中介機構,從英語補習到考試刷題再到面試訓練,用100萬人民幣將孩子順利送入歷史悠久的寄宿男校學習。
但對於孩子來説,周圍的一切都太陌生,除了考試和上課,校園裏的其他活動都與他無關,他沒有朋友,沒有社交,就像是個隱形人,沉默無言。
圖片來源自網絡
與過於追求自我而放棄對孩子承擔責任的父母相反的是,另一類父母對於教育有着極大的野心和高期許,熱衷於“雞娃”。
這些超級有雄心的家長比學校更像學校,因為他們對他們的下一代有着太高的期望值,並且自己就在高需求、高強度、高標準地管理者孩子的成長和發展。
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紐約上東區,那裏的上層社會常駐民儼然已經把教育競爭的行程提前到了幼兒階段。
盤踞在此的家庭主婦們,她們富有、美貌、聰明、高學歷、頂級職業經歷,但給外人的印象多半是極為“激進”的。
她們心中存在一條統一的邏輯線,名牌私立幼兒園——重點中學——常青藤名校,每個環節都至關重要,必不可少。
圖片來源自網絡
但在這樣的強壓之下,孩子們和家長一起承受着強烈的恐懼、不安和壓力。這種被裹挾着往前走的焦慮感和無力感,讓人幾乎難以分辨,這一切的起源究竟來自於自我的選擇還是社會的強迫......
而不論身處圈內圈外,心態上的不平衡總會誘發教育焦慮。就像有些人定期清理朋友圈一樣,那些引發你額外焦慮的圈子和信息也需要被定期清理。
塑造有個性的孩子
對於家長來説,焦慮之前首先需要搞清楚自己的教育目標。教育是為了進入名校嗎?是為了職業成功嗎?還是關心他們是不是擁有完整的人生和獨立的人格?基於目標考量,你才能為孩子選擇一所理想的好學校。
以英國為例,一所好學校需要具備怎樣的特點呢?
李爽老師表示:首先,它一定不會誤斷一個有個性的孩子;其次,它培養的是一個高責任感和有自我驅動力的人。
英國的小學沒有教材
英國的小學沒有統一的教材,給了教學老師極大的自主權,也激發了他們的創造力。
英國德威公學中的《白雪公主與獵人》《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和辛巴達》,都是由本校的喜劇老師重新創作,根據不同年級的表演能力量身定做的。
學生們既要參與最後的演出,還要親自設計舞台佈景和服裝,有的學生專門自學燈光去後台調控,還有學校的大樂團為演出的年級伴奏,完全是一個系統工程。
圖片來源自網絡
孩子們在這裏感受到的不是照本宣科,而是團隊合作、學會合作,以及建立自信。
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們更渴望學習新東西,也願意與老師互動,對他們而言,每堂課都充滿着不確定性。
以“玩”代學
很多從國內來的家長會抱怨:英國的小學什麼也不教,總是在玩。但是這“玩”不是真正的玩,而是在發揮天性的前提下,打通學科的“玩”。
老師們會將枯燥的概念與日常生活和周邊環境相結合,讓孩子們對每日所見的事物產生好奇心,學會問為什麼,怎麼會這樣,並引導他們瞭解作為人類的我們是如何看待這個世界的。
圖片來源自網絡
英國的私立教育會把專業內容分散到不同科目裏去,促進孩子的創造力。
比如在美術課,給孩子們教莫奈的畫時,不會單單去講這一幅畫,也會提及池塘的概念,植物與寄居動物,池塘的季節變化,光與影的自然狀態。
這些學科的交叉,讓孩子瞭解到,唯有做到學科間的互通有無、融會貫通,才能創作一幅優秀的作品。
圖片來源自網絡
柏拉圖説:“一個人最初受教育的方式決定了他的未來”,這也許就是父母們一直追尋好學校、追尋好教育的意義所在。
比起孩子,
家長更需要挫折教育
在今天的中國,越來越多的孩子接受一個家庭的精細化培養。
從呱呱墜地到長大成人,人生的前18年裏,孩子們都在努力學習如何成為一個完整的人。同樣,為人父母18年光陰中,家長也要學習如何成為孩子合格的指引者和人生嚮導。
在書籍《離開我的生活,但是先帶我和埃裏克斯進城》一書中指出,不要害怕做一位不完美的父母。
孩子怎麼樣都會長大的,而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完美的家長這種樣板,我們之間只能互相支持,不斷學習,努力把我們見到的人類社會先進的基因轉化為模因,讓孩子們繼承下去。
圖片來源自網絡
在時代的更新迭代之下,家長需要做到全知全能嗎?答案是否定的。
李爽博士在書中提到:“作為家長,我不需要懂女兒們玩的划艇或者佩劍,只需要在她們訓練或者比賽時陪着她們喜怒哀樂,適時引導她們正確看待競爭、合作、得失、控制、選擇、堅持等這種大的課題;
我也不需要懂得肖邦、莫扎特,只需要去看她們的音樂會,聽她們抱怨或者誇讚她們的訓練和學習,把話題擴大到藝術與科學、表演與自我、個性與創造、勤奮與收穫,等等;
我不需要陪着她們推薦新書,調整她們的學習態度,幫助她們自我管理。”
作為家長,首要任務就是當孩子們一個個地打開窗口,家長能夠從他們的角度去汲取有關的信息知識時,進一步幫助他們整理,然而交流、爭論、補充和總結。
家長與孩子的關係日益親密,焦慮感也會隨之減少。
圖片來源自網絡
同時作為家長也要學會接受,在人生道路的選擇上勢必會產生一些得到和失去,這些糾結的本質正是一種挫折教育。
在日本版的紀錄片《人生七年》中,導演選擇了13個來自中間階層、普通家庭的孩子,記錄了這些孩子從7歲,14歲,21歲,到28歲的生活。人們看着這些孩子從揹負家庭的期許、滿懷希望到躊躇滿志,再到迷茫、困惑……最終在28歲時與自己和解,成為了和我們一樣的普通人,匯入人流,組成芸芸眾生。
圖片來源自網絡
周國平曾説:“人生有三次成長,一是發現自己不再是世界中心的時候,二是發現再怎麼努力也無能為力的時候,三是接受自己的平凡並去享受平凡的時候。”
事實上,如果你是一個普通人,你的孩子大概率也是普通人,你是精英,你的孩子也有一定概率成為普通人。無論你花費了多大的努力,耗費了多少的經歷去培養、逼迫、引導一個孩子,他的命運最終可能還是通往平凡。
如今的社會過度強調成功,彷彿不是精英的人生就不值一過,但這已經背離了生活的本質。我們應該尊重不同的人生軌跡。
圖片來源自網絡
作為父母,你需要接受你的孩子可能不是想象的天才,沒有預料之中的完美,他會有許多缺點,會懶惰犯錯,也可能在重大考試中失誤。
一旦脱離了感情和理解,教育就成了一種折磨,無論從中得到了多少,代價都是情感的磨滅。
教育,引領着孩子們意識到自己是何種鳥,然後找到自己的山,展翅高飛而去。不論家長放手還是不放手,他們都會遠走高飛。
而對於家長們來説,選擇任何一種教育都是一條“不歸路”,都要堅守內心,咬牙走到最後的時刻,任何一個節點都不足以論成敗。
比起焦慮,我們需要更多的是見識和格局,還有一顆平常心。
作者:Cheryl,精英説90後作者,英國海歸,用心寫字。
精英説是全球精英、海歸和留學生的聚集地。我們傳遞全球資訊、探討文化百態、創新社交模式、發現獨立思想。這裏有温度也有態度,歡迎氣味相投的你關注精英説(ID:elitestalk)。
Reference:
李爽《成就孩子:好學校為什麼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