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宗在位前後內閣地位的變化

內閣制度是明朝中樞機構的核心部分。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罷軍相不設,析中書省之政歸六部,以尚書任天下事,分管全國政務,自此,朱元璋“自操威柄”,事無鉅細,集皇權和相權於一身,六部直接向他負責。

明英宗在位前後內閣地位的變化

但皇帝一人即使“昧爽臨朝,,日宴忘餐”,仍是忙得不可開交,朱元璋深深體會到一人集權的難處。1380年(洪武十三年)9月,他設四輔官,名為春、夏、秋、冬,按時節來幫助自己。但不起作用,不久就廢除。1382年(洪武十五年)11月,朱元璋又仿宋制,置華蓋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諸殿設大學,辦在內廷殿閣辦事,所以又稱殿閣大學士,對政事“侍左右,備顧問”。又置文華殿大學士,以輔導太子,無定員,品秩皆正五品,位於六部之下。大學士以翰林院的編修、檢討等官充任,只是幫助皇帝閲讀奏章,起草文書和處理一些事務,作為顧問秘書,以減輕皇帝的工作負擔,沒有什麼大權,重大政務,必由明太祖本人親自處理,權力絕不下放。應該説,明朝的內閣制度在明太祖時期出現了萌芽,不過這一時期的內閣地位並不高,而且只參謀建議而不直接發號施令。

建文時期,殿閣大學士曾被罷除,改為學士。

靖難之役後,明成祖朱棣以祖制名義恢復殿閣大學士,並形成了正式的內閣制度。當時設有大學士5-7人,可以“參與機務”,協理朝政。《明史》卷《職官一》中記載:“成祖即位,特簡解縉、胡廣、楊榮等直文淵閣,參預機務。司臣之參頂機務自此始。然其時入閣者皆編、檢、講、讀之官,不置官屬,不得專制諸司,諸司奏事亦不得相關白。”孫承澤《春明夢餘錄》卷23《內閣》中記載:“永樂年初建內閣於東閣門內,以解縉等七人在閣事,以備顧問,永樂之世,楊士奇、楊榮之止五品。”

明英宗在位前後內閣地位的變化

也就是説,這一時期的內閣成員官職五品,未置僚屬,也未兼任其他六部中的職務,只不過是在皇帝之側,與聞其事,擔當顧問參謀,還是典型的議政諮詢機構。但這個秘書班子中的一些成員成為了此後內閣權勢之重的主要力量,例如楊士奇、楊榮等皆從此時開始。

明代內閣的職權為:“獻替可否,奉陳規誨,點檢題奏,票擬批答,以平允庶政。”(《明史》卷《職官一》) 。通俗的理解就是根據皇帝的諮詢,發表意見;或者是向皇帝傳授儒家經典,治國之術,把皇帝培養成為治國安邦之才;內閣大學士對於下面諸司的各種奏章還有審閲的權力;此外,還有一項就是“票擬”制度,這是一項比較大的權力,出現於宣德年間,即由閣臣代替皇帝草擬對各種章奏的批答處理意見,然後“用小票墨書,貼各疏面以進” (見《殿閣詞林記》卷9), 然後由皇帝審定,以紅筆照票擬意見批出,謂之“批朱”或批紅,方能生效。

洪熙、宣德年間,大學士地位漸尊。閣臣得以加封,兼領的職務越來越多,明仁宗朱高熾繼位後,因閣臣楊士奇、楊榮是東宮的舊臣,便擢楊士奇為禮部侍郎兼華蓋殿大學士,知楊榮為太常卿兼謹身殿大學士。另外,又知大學士黃準為通政使,金幼孜為户部右侍郎。後來,楊士奇又“命兼兵部尚書”,楊榮又“進工部尚書”。前述幾人均是先入內閣為臣,後兼領其他部職的。不過這個時候的內閣雖成為正、從一品的高官,地位得以提高,只不過是虛銜,並無實權,倒是以兼任六部長官的職位貴重,導致閣職尊崇。

1435年(宣德十年),年僅九歲的明英宗即位,不懂朝政,國家大事由閣臣議定後,便擬為皇帝聖旨,下達各部執行,閣權超越部權,實際擔負起了治理國家的重任。正統三年(1438年)四月,英宗升楊士奇和楊榮為少師,升楊溥為少保,三楊都獲得了“三孤”的名號,這是明代內閣大學士在此之前從未有過的殊榮。而在正統七年(1442年),朱祁鎮稱楊士奇與楊溥為“輔相元老”。

明英宗在位前後內閣地位的變化

三楊輔政

因此,內閣勢力在英宗即位的正統初期,仍處於權力頂峯,表現的最為突出,“三楊”( 楊榮、楊士奇、楊溥)輔政,政事平穩,內閣地位逐步提高凌駕於六部。著名的“ 三楊” 是四朝元老,地位極崇,如楊榮在閣三十九年,楊士奇在閣四十三年,楊溥兩任在閣十六年。

正統初期,依託明英宗祖母太皇太后張氏影響,內閣地位雖能確保穩固,但總體來看,內閣在與宦官勢力的較量中是逐漸衰退的,尤其是“三楊”的年長逐漸退出,而後增添的曹鼐、馬愉等人資歷品秩不夠,根本沒有多大的發言權,導致內閣相較前期時已呈下降之勢。隨着“三楊”的勢弱,而新進閣臣品級低下,根本無法遏制以王振為首的宦官勢力。

明英宗在位前後內閣地位的變化

明英宗在位前後內閣地位的變化

其實這些閣臣的進退,全由皇帝召斥從心。正統時期,朝中政局逐漸進入複雜時期,倍受皇帝寵信的司禮監大太監王振開始排擠大學士楊士奇、楊榮,就對他們暗示説,年紀大了可以退下來了。楊士奇表示要堅守崗位,楊榮則説“當擇後生可任者”推薦。事後,楊士奇責備楊榮失言,楊榮解釋應及早選用幾個好樣的,否則“彼厭吾輩久,一旦內中出片紙,令某人入閣,且奈何?”所謂“內中出片紙”云云,就是皇帝隨便下個條子,便可以讓某人入閣或者某人出閣(《明史》卷148《楊溥附馬渝傳》)。

到正統七年(1442年)的十月,支持內閣勢力的太皇太后張氏死去之後,明英宗朱祁鎮開始親政,內閣地位急轉直下,司禮監太監王振漸攫權勢,內閣成員漸成附庸,成為受宦官挾持的傀儡。從正統八年(1443年)到正統十四年(1449年)“土木之變”期間,內閣根本無法制約、規束宦官王振,導致後來年輕氣盛的英宗在王振的慫恿下決定親征瓦剌,君臣二人,瞎打瞎撞,不幸全軍覆沒。明英宗朱祁鎮被瓦剌俘虜,親口喝下了自己寵信宦官專權所釀下的苦酒。

明英宗在位前後內閣地位的變化

“土木之變”時,內閣大臣曹鼐、張益已陣亡,馬愉早於正統十二年(1447)病故,朝中只有陳循、苗衷、高榖三人,聲望資歷不足,無法在政治風雲中發揮作用。面對敗局,京師上下人心惶惶,只有于謙表現出色,力挽狂瀾,成為“救時宰相”,權位威望日隆。是年八月于謙升任兵部尚書,後召集羣臣合議奏疏,呈送太后懇請由朱祁鈺即位以安人心,即後來的明代宗(景泰帝)。這一時期不論是北京保衞戰還是擁立景帝即位,都是兵部、吏部以及禮部三部長官出面討論,給出關鍵建議的是兵部尚書于謙,而不是內閣成員。

明英宗在位前後內閣地位的變化

可以説景泰時期,內閣的整體素質也已開始下降。到了景泰二年(1451),內閣新添兩名閣臣,分別是禮部左侍郎王一寧和國子監祭酒蕭鎡。其中王一寧的入閣,是由太監王誠的援引,此舉,首開明代官員由太監援引入閣的先例。後來,左都御史王文入閣,他的入閣雖然由高轂直接舉薦,但也是太監王誠從中相助的結果。王一寧和王文的入閣,背後都有內臣的影子,可見王振之後宦官勢力仍有左右大臣人選以及升降的能力。另外,官員由內臣援引入閣,內閣閣臣的人品操行已是良莠不齊了。

明英宗在位前後內閣地位的變化

徐有貞像

天順元年(1457年),宦官曹吉祥、武清侯石亨、太常卿許彬和徐有貞等人乘景帝朱祁鈺病重,迎英宗復辟。“奪門之變”成功後,明英宗改元天順,武清侯石亨被封為忠國公;曹吉祥任司禮監掌印太監,總督三大營,掌握了京城的軍政大權;徐有貞入值內閣,典掌機務,晉遷兵部尚書;後成為華蓋殿大學士,掌文淵閣事,盡掌內閣大權。但之後,徐有貞與石亨、曹吉祥二人關係日漸不睦。以曹吉祥、石亨為首的奪門功臣侍龐專權,干預朝政,宦官勢力又開始上升,而明王朝開始步人中期歷史的第一個黑暗時期,面臨着極其嚴峻的政治形勢。這一時期政局的轉變與明英宗個人在政治上的成熟有着密切的聯繫,他開始利用以內閣為主的文人集團的力量對抗曹、石二人,直至內閣大臣李賢以“獨斷”堅其心志且教他“制之以漸”的方法,明英宗才開始看到剷除奸黨的希望。

明英宗在位前後內閣地位的變化

奪門之變

李賢在景泰時期原為兵部侍郎,後轉户部侍郎,1457年“奪門之變”後入主文淵閣。是年二月,入閣不久的李賢就參與了針對諸道御史針對曹吉祥、石亨的大規模政治鬥爭,英宗聽信曹、石二人大言奪門之功的哭訴後,將諸彈劾御史下獄,李賢等人貶職,但此事也導致曹、石二人在英宗心目中地位下降。是年六月,嶽正入閣,大言內臣武臣權力過重,請求離間曹、石。這次,明英宗不僅沒有表示反對,反而默許並加以支持。

明英宗在位前後內閣地位的變化

李賢像

但嶽正膽大才疏,離間權黨之術失敗之後,是年七月,明英宗令李賢復升吏部尚書兼翰林學士,掌文淵閣事, 從此開始了長達十年的首輔生涯。再入內閣後,明英宗對李賢信任有加,悉心委任,李賢也得以用心行政。在曹、石二人掌內外兵權勢半天下的特殊背景下,李賢輔佐英宗獨斷,以減少和排除曹、石對朝政的干擾,既收回了被曹、石二人竊取的權力, 又保證了政局的穩定,故史謂其“裁抑之者甚至” (《明史·李賢傳》)。

天順年間,李賢輔佐明英宗對政局進行了全面的整頓,使大明王朝日趨穩定和繁榮。天順五年,李賢加太子太保銜,天順八年(1464)明英宗病重時,又召李賢委以託孤重任。明憲宗即位後,晉升他為少保、吏部尚書兼華蓋殿大學士知經筵事,到成化二年十二月李賢病故後,朝廷追贈他為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師,諡號“文達”。

李賢作為天順內閣的主要輔臣,李賢審時度勢,舉措得宜,促成了天順初年的撥亂反正,在天順初年的政局過渡中發揮了關鍵作用,成為繼“三揚”之後最為人們看重的宰輔重臣,在明朝歷史上佔有重要地拉。

小結

明朝自明成祖朱棣確立內閣制度以後,入閣的大學士權力呈現出一種逐漸加強的趨勢,但內閣這種勢力的變化,始終是在皇權制約之下運作,為皇權服務的,其地位作用高低大小,完全是由皇權的需要而決定的。朱元璋廢相之後,通過各種手段加強專制,皇帝直接領導尚書六部,尚書六部分理天下庶政,直接對皇帝負責,各自都是獨當一面堂堂正正的執政機構。另外有都察院掌監察,大理寺治刑獄,通政司為全國文書收發總彙機關。此三者與六部合稱“大九卿”或“外九卿”,把中央政務分割淨盡,高高在上總攬一切的是皇帝,由此來看,所謂的內閣,早期本身並沒有什麼權力。此後的仁、宣時期,皇帝提拔一些內閣成員兼任六部的尚侍,通過內閣來有效地控制六部,此後,內閣大學士才職權漸重,凌駕於六部之上。

為了尋求權力平衡,與內閣權勢的增強,宦官勢力的變化則是對其勢力的一種強有力的干預,甚至是壓制。特別是仁、宣時期,內閣與宦官勢力幾乎是同時發展、相互交叉的。以票擬權為例,內閣票擬的意見必須符合皇帝的心意,它的是否有效仍由皇帝決定、決策,指揮權還是在皇帝手中。但自宣宗之後,皇帝多疏於政事,隨之產生司禮監代批,批紅之權不免落入了身邊的司禮監之手,這為宦官專政提供了方便。

到明世宗時,將內閣地位提升至六部尚書之上,並確認了“首輔”之位。此後,內閣與宦官權力之爭,內閣成員間首輔地位之爭,又成為明朝政治的一個新特點。

(本文原創作者:史説新傳,各自媒體平台同號,部分圖片源自網絡)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218 字。

轉載請註明: 明英宗在位前後內閣地位的變化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