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從強盛到衰弱,後人歸結了若干原因,有人説是皇帝的原因,從乾隆皇帝開始清朝就有衰退現象,還有人歸結為太平天國運動給了清朝重重一擊,還有人認為女人專權,等等。
其實清朝的皇帝比明朝皇帝要敬業,沒有哪個皇帝在位時胡作非為。只不過國運不濟,他們也不是神人。當然慈禧給世人印象太差,不過慈禧執政時,也做過一些事情,不能一錘子否定她。特別是太平天國席捲全國,快要把大清半壁江山打下時,慈禧用了一措施才挽救了清朝,但後來慈禧不用了。
這項措施就是重用漢人,讓他們自行組織鄉人練兵保家。因此,成就了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人。特別是曾國藩靠着湘軍,從屢戰屢敗到屢戰屢勝,是一個很難受的過程,但如果沒有曾國藩等人,很難説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繼續發展,但至少不會滅亡那樣快。
慈禧重用漢官也是萬不得已的辦法,當時就受到滿清貴族的阻撓。這些八旗貴族認為慈禧破壞了老規矩。因為清朝進關後,就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使用漢臣但不重用。擔心他們勢力大了,把清朝推翻。
慈禧面對這些滿清貴族的壓力,力排眾議,她問這些貴族:如果不用漢人,誰能平定太平軍?這句話很管用,的確這些旗人戰鬥力已經全失,沒有當初進關時的勇猛了。
實踐證明,慈禧用的漢官基本都是晚清的中流砥柱。他們為清朝平定內亂,才得以為清朝續命。這一點慈禧看得很準。
但後來慈禧讓曾國藩平定捻軍起義時,曾國藩主動削減湘軍實力。這一點讓人很意外,為什麼曾國藩實力這樣強,他卻自減實力呢?曾國藩此人比誰都奸,他看的也很準。從大清的壽命來看,曾國藩知道還不到滅亡之際,他如果繼續保持龐大的軍事實力,那就招災了,性命也不保。
所以後來曾國藩乾脆連兵權都不要了,並不是曾國藩是官場老油條,因為他太熟悉慈禧了,太熟悉清朝官場了。曾國藩最後能善終,也正是他拋棄自己曾經訓練過的軍隊。
清朝末期,雖然慈禧同意李鴻章等人發展北洋新軍,但這些脱胎於清軍的部隊與曾國藩等人所練的軍隊還有一定區別。
歷史沒有假如,甲午之戰是一個決定大清命運之戰,此時用上厲害的地方軍隊也不一定能打贏。但如果曾國藩所練的湘軍再注入新式軍隊元素,會是什麼情景呢?所以清朝繼續延用慈禧的漢官政策,多給漢官權力,多相信漢官,或許清朝會是另外一番景象。
參考資料:《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