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兒童的科學思維能力?
每個孩子都是小科學家
我們大多數3歲以下的孩子父母都認為孩子太小,什麼都不懂,培養什麼思維能力啊?其實是錯誤的。所有的孩子,包括3歲的小寶寶,都是小科學家。
小科學家
科學思維對我們孩子來説,其實並不難,因為探索世界是我們孩子的本能。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呵護好他們的探索世界的能力。最不該做的就是不斷的給孩子灌輸知識,而是應該和孩子一起去觀察,去思考。
那我們該如何培養孩子的科學思維能力呢?
多接觸大自然
我們更多的家長為了讓孩子鍛鍊某方面的能力,為了讓孩子不輸在所謂的起跑線,不停的給孩子灌輸知識,家長理所當然的認為,只有讀書才是學習。
但是,孩子通過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在生活中學到的知識要比叢書本中學到的更深刻,更生動,還更牢固。
善於發現
比如,我們帶孩子去博物院,主要不是強迫孩子去記憶一些科學,歷史,生物等方面的知識,而是要讓他去互動,讓他通過參觀博物院,領悟到觀察,思考得到知識的快樂。
在生活中也是,這樣的觀察和思考不僅能得到知識,而且還能鍛鍊孩子的科學思維能力。
引導孩子發現答案
我們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在觀察和思考時必然會有不少問題,當孩子詢問我們時,我們不要急着立刻給孩子答案,最好是引導他們自己去尋找證據,提出假設,驗證假設。
如果他們沒有問題,我們也可以提問來激發他們的思考。例如:雞蛋怎樣孵出小雞?我們可以帶着孩子去觀察雛鳥的孵化過程,引導他們從温度、濕度等方面進行觀察,並引導他們一層層地從自己身上得到答案,這樣可以充分激發孩子的興趣,更有利於加深親子關係。 引發思考
一個故事引發的思考
美國著名物理學家理查德·費曼曾經回憶説,他對科學的興趣來自他父親的啓發。
小時候,他跟另一個小朋友一起玩耍,忽然看見一隻奇怪的鳥,那個小朋友問他:“你知道這隻鳥叫什麼名字嗎?”費曼説:“我不知道。”那個小朋友嘲笑他説:“這是褐喉畫眉,你爸爸從來不教你嗎?”
費曼説:“我爸爸當然教我,他讓我看那隻鳥。他説:“哪怕你知道這隻鳥在全世界各種語言裏叫什麼名字,你仍然對他一無所知,你應該仔細觀察這隻鳥,看它在幹什麼,這才是最重要的。”
從這則小故事,我們可以看出費曼爸爸的高明之處在於,不是簡單的教孩子記住一樣東西,而是要去觀察和思考。
觀察和思考
我們家長要做的就是要改變觀念,認識到思維能力的重要性,而不是的給孩子提供答案,而是多引導孩子在大自然和生活中多觀察和多思考,提出問題,這樣才能保護我們孩子的科學思維能力,培養他們把這個能力變得越發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