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明鋪伏擊戰八路軍伏擊戰術的極致,日軍指揮官絕望切腹

明鋪是河北蔚縣一個偏僻的小山村,如果沒有1938年11月發生在這裏的一場伏擊戰,到今天恐怕也沒幾個人知道它。

明鋪是個小村,它卻靠近淶蔚公路上的飛狐峪,這裏高山入雲,地勢險要,是個打伏擊的好地方。淶蔚公路是日軍新開闢的補給線,大部分物資需要通過這條公路運到淶源前線。10月下旬,日軍剛對淶源發動掃蕩,目標是晉察冀一分區的楊成武部,他們始終對淶源縣城的日軍110聯隊形成着威脅。
11月初,我軍得到情報,日軍有一個較大規模的運輸隊將從淶蔚公路運送物資前往淶源。

1938年明鋪伏擊戰八路軍伏擊戰術的極致,日軍指揮官絕望切腹
考慮到日軍訓練有素,大規模運輸又肯定有護衞隊押送,晉察冀分區做出部署,調集了邱會魁支隊的兩個團和三五九旅七一七團在明鋪附近兩側山上設下埋伏。三個團的兵力預計將是日軍的十倍,力爭全殲日軍。
11月16日,三個團按照部署進入陣地,設好了伏擊圈,一切就緒,就等着日軍汽車隊露頭了。
誰知變故突然發生,一個老鄉的毛驢不明就裏,誤入雷區踩響了地雷。這時一架日軍偵察機正在附近,聞聲而來在埋伏區上空徘徊許久。
上級很快得到情報,伏擊圈已經暴露,下令所有部隊立即撤離。
晉察冀的兩個團很快撤離了,七一七團也撤離了陣地,但他們沒有徑直離開,團長劉轉連和團裏的指揮員就地開了個會,討論是就此撤退還是將計就計再殺個回馬槍。
劉轉連分析了敵人的心理,敵人能發現埋伏,必定也能發現我們撤離,既然沒有埋伏了,那運輸隊就可以放心通過了。如果我們假作撤離,再偷偷潛回去設伏,就能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
從心理上看,這樣的分析是靠譜的,但有個問題是,七一七團這次只出動了六個連700多名官兵,再要聯繫已撤離的兩個團已經來不及了,日軍的人數估計在300-400之間。
雖然有地形之利,人數佔優,但要知道抗戰初期的日軍都是訓練有素的老兵,武器又比八路軍先進,這必定會是一場苦戰。
認識到危險,七一七團指戰員們還是決定殺個回馬槍重新設伏。
到了半夜,趁着夜色掩護,七一七團戰士悄悄潛回了伏擊地點。

1938年明鋪伏擊戰八路軍伏擊戰術的極致,日軍指揮官絕望切腹
劉轉連的分析很準確,11月17日上午九點多,日軍汽車隊果然出現在了飛狐峪谷口。
日軍運輸隊的指揮官是田原少佐,他率領着一支145人的日軍部隊擔任護衞,隊伍裏還有84名士兵司機,5名修理班人員,以及幾名翻譯、記者,還有若干偽自警團。
田原很狡猾,並沒有直接進入七一七團的伏擊圈,而是在谷口停了下來,派出一個班的日軍搜索前進。
戰後,日軍士官丸山登美治的回憶文章較為詳細地描述了搜索隊遭到襲擊的情形。
日軍搜索隊由美田伍長指揮,共有五人,他們一路小心前進,周圍一片寂靜。走過一堵矮牆,突然傳來一聲巨響,武田等人被炸飛。原來他們踩上了八路軍埋設的地雷,搜索隊四人被炸死,安田上等兵右腿被炸斷。
地雷一響,埋伏的八路軍立即猛烈射擊起來。日軍指揮官田原少佐是騎兵出身,經受訓練的本能反應不是防守,而是發起進攻衝出包圍圈。

1938年明鋪伏擊戰八路軍伏擊戰術的極致,日軍指揮官絕望切腹
在田原指揮下,日軍車隊嚮明鋪村方向突圍,但八路軍早有準備,七一七團左齊參謀長在車隊必經之路上佈置下了地雷。
日軍車隊共有三十幾輛汽車,前面幾車很快中雷,田原這才意識到前方是雷區,下令就地卧倒,隔着地雷陣與劉轉連親自率領的七一七團一連對射。
田原的部下有兩部分組成,輜重兵護衞隊和三宅護衞隊。三宅護衞隊是正規的野戰步兵,並多次在淶蔚公路與八路軍交手,戰鬥經驗豐富,威脅極大。
田原經過開始的慌亂,很快也回過神來,判斷出了八路軍團指揮所位置,組織反衝擊,在300多米的距離上,日軍利用步槍和機槍,在仰射的不利條件下,竟然讓指揮部人員出現傷亡,造成了短暫的混亂。
三宅更是兇悍,他立即下令抬下車上的迫擊炮,炮手平松武夫對準我軍陣地連發三炮。迫擊炮威脅極大,炮彈全部打進二連陣地,其中一發炮彈擊中一營指揮所,炸斷了營長何家產的雙腿。
幸好日軍這個重要火力點立即被左齊發現,他調來早已準備好的幾名神槍手,擊斃了平松武夫,炮擊才告停止。

1938年明鋪伏擊戰八路軍伏擊戰術的極致,日軍指揮官絕望切腹
八路軍最重要的火力點是僅有的一挺重機槍,此時正為二連提供火力支援。偏偏在惡戰中機槍突然出現故障,一時無法排除。正在指揮部隊的左齊急得冒火,親自跳進掩體檢查故障,就在故障剛排除的一瞬間,左齊被兩發子彈打倒在地,身受重傷。
原來左齊的行動已經被三宅用望遠鏡鎖定,他召來兩名日軍神槍手,幾乎同時對左齊開槍,兩發子彈都擊中左齊右臂。
擊倒左齊,陣地上一時出現混亂,田原立即指揮部下向山上二營的陣地衝鋒,想要奪取這個制高點,日軍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槍,哇啦哇啦喊叫着衝上了山坡。
只有一條獨臂的團政委晏福生迅速接替指揮,二營與日軍短兵相接,在得到一營三連的支援後,終於打退日軍這波進攻,激戰中二營指導員何宣太腿部受重傷,團政治部副主任王克勤犧牲。
日軍無法攻佔山坡,轉變戰術,集中人員全力向飛狐口衝鋒,試圖逃出生天。

1938年明鋪伏擊戰八路軍伏擊戰術的極致,日軍指揮官絕望切腹
在日軍瘋狂衝擊下,七一七團最善戰的二連死傷過半,谷口眼看告急。在這千鈞一髮之時,劉轉連派出了全團最精幹的部隊:七一七團偵察隊。這支人數不到100人的部隊名為偵察隊,卻全由戰鬥骨幹組成,劉團長輕易捨不得動用,為的正是關鍵時刻的雷霆一擊。
偵察隊上陣穩住了防線,代價也是慘重的,偵察隊也傷亡過半,隊長盛科,教導員劉芳芝都身受重傷,但終於守住了谷口。
此時,日軍突圍已經無望,車隊被截成幾段,殘餘日軍在三宅和田原身邊聚成兩處負隅頑抗,仍然給八路軍戰士造成了一些損失。
困獸之鬥無法持久,三宅和部下很快被擊斃。田原則帶手下退到一個小丘下頑抗,在部下一個個倒下後,田原選擇了切腹自殺,為他的失敗行動劃上了句號。
至此,明鋪伏擊戰才宣告落幕。

1938年明鋪伏擊戰八路軍伏擊戰術的極致,日軍指揮官絕望切腹
此戰漏網的日軍及隨行人員只有不到30人,其餘被全數擊斃。最兇悍的三宅護衞隊只跑出一名上等兵大森,戰後他寫下《啊,三宅隊的最後》一文哀嘆。
明鋪伏擊戰七一七團也受到不小損失,但全殲日軍更讓人欣喜,此戰還奪取了大量物資,在日軍掃蕩情況下極大為我軍提供了補充。

1938年明鋪伏擊戰八路軍伏擊戰術的極致,日軍指揮官絕望切腹
明鋪伏擊戰成為八路軍伏擊戰術運用的典型戰例,日軍也稱“該戰中八路軍成功地把伏擊戰術運用到了極致”。
能得到日軍誇讚,明鋪伏擊戰並不是浪得虛名。
伏擊戰聽起來簡單,但並不是影視劇中表現得那樣:戰士們在山坡兩邊一埋伏,一聲槍響,手榴彈齊飛,敵人就非死即殘那麼簡單。
它極其考驗指揮官的戰術素養,日軍戰力佔優,如何利用地形和有限的優勢兵力設伏,做到全殲敵軍,這需要非常細緻的部署。
七一七團此戰的部署可以簡稱為:一面堅盾、一口快刀、一張大網。

1938年明鋪伏擊戰八路軍伏擊戰術的極致,日軍指揮官絕望切腹
劉轉連的預測是日軍遇襲後,必然拼死向地勢平坦的淶源方向突圍,必須要經過明鋪村,因此他在明鋪村部署的是全團最精鋭的一連充當堅盾,一定要死死頂住日軍的猛攻,不讓他們突圍成功。
日軍突圍不成,第二選擇是撤回蔚縣,擅長進攻的二連作為快刀,任務是切斷日軍退路,把敵人頂在伏擊圈裏。
其餘三個連則佈下一張大網,在高處阻擊日軍,並且要防止他們從山上打開缺口,攻佔山坡,那樣也會前功盡棄。
剩餘一個連和七一七團偵察隊作為預備隊,哪裏需要就頂上哪裏。
這還不夠,還要考慮到敵軍是否會增援的問題。
七一七團還有一個三營沒有一起出發到達戰場,再調來已來不及,這時就被作為打援的力量,奉命在外圍阻敵可能出現的援軍,為主力全殲敵人爭取時間。
從戰鬥過程來看,七一七團指揮官的部署相當成功,把兵力運用到了極致,否則只要一個點出問題,就無法完成殲滅敵軍的目標。

1938年明鋪伏擊戰八路軍伏擊戰術的極致,日軍指揮官絕望切腹
受重傷的團參謀長左齊失去了右臂,有一張外國記者拍攝的著名照片“三個八路軍”中,最左側的獨臂八路軍就是左齊。這張照片裏另兩位八路軍分別是陳再道和劉轉連。
值得一提的是,指揮這場伏擊戰的三五九旅七一七團團長團長劉轉連、政委晏福生、參謀長左齊,是1955年首批授銜的少將及以上軍官,成為我軍開國將領。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056 字。

轉載請註明: 1938年明鋪伏擊戰八路軍伏擊戰術的極致,日軍指揮官絕望切腹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