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和親是怎麼來的,為什麼和親只有華夏送公主,異族從來不送公主呢

由 司徒元基 發佈於 經典

和親是政治聯姻的另一種表現形式,最早出現在西周時期,周孝王時期,秦國王族的祖先大駱與西戎之一的申侯女兒聯姻,這個在史記中也有記載:

《史記 秦本紀》:申駱重婚,西戎皆服,所以為王。

這裏説的是申侯與大駱再次聯姻,西戎族都歸順了周天子,這樣周天子才能稱王。之後,秦襄公把自己的妹妹繆贏嫁給了西戎豐王為妻,秦國之所以不斷與西戎和親,根本原因就是早期的秦人面對西戎生死的威脅,秦人不得不各西戎示弱,以換取生存空間,但是和親根本沒有改變秦國與西戎之間的戰爭,雙方的戰爭仍然不斷地持續。

春秋時期,華夏諸侯國的國君迎娶戎狄之女的事情也是時有發生,比如晉獻公在西戎娶了兩個妾,分別是狐季姬和小戎子,這兩人是西戎的女子,狐季姬生下了後來的晉文公重耳,小戎子生下了後來的晉惠公夷吾,這還沒完,晉獻公後來又娶了驪戎的兩個戎人姐妹,也就是驪姬與她妹妹,驪姬生下了奚齊,後來被晉獻公立為太子。


晉國國君娶戎人女子為妻妾的情況很多,晉文公有一位妻妾也是戎人,就是季隗,季隗是赤狄部族的的公主,嫁給了晉文公,還給晉文公生了兩個兒子,這在春秋戰國時期都非常普遍,這是華夏與異族和親的情況,另外還有一種情況是華夏內部之間的聯姻,比如晉國和秦國和親,後來有一種説法叫秦晉之好,就是兩家聯姻形成的。

但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和親應該是劉邦與匈奴之間的和親了,劉邦在平城之戰中,因為輕敵冒進,孤軍深入,帶了一萬餘騎兵追擊匈奴人,結果中了埋伏,被匈奴人圍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後來劉邦用陳平的計謀脱身,之後,劉邦派出劉敬與匈奴進行和親談判,但是劉邦並沒有把自己的女兒嫁給匈奴單于,而是找了一個平民子女冒充自己的女兒嫁給匈奴冒頓單于。

劉邦與匈奴的和親除了嫁女子給匈奴,還包括開放雙方的邊貿以及贈送財物給匈奴,這在後人來看,是一件很恥辱的事,但在政治家眼中,和親並非是恥辱,因為政治家的眼中從來就沒有恥辱,只有政治利益,無非就是利益大小罷了,劉邦無疑是一個很有眼光的政治家。


劉邦之所以要跟匈奴人和親,主要有幾個原因:

1、實力不濟。

劉邦在白登山之圍中見識到了匈奴人的實力,如果史書説得沒錯的話,匈奴出動了40萬騎兵,分成四個方隊,每個方隊馬匹的顏色都保持一致,單從馬匹和騎兵數量來看, 漢朝20年也拿不出這種配置,雖然劉邦手上有騎兵,但是大多數是秦朝及項羽手下投降過來的騎兵,實力完全不如匈奴人。

劉邦並非是個膽小的人,連項羽這樣的千年戰神都敗在了劉邦手中,劉邦並不想跟匈奴人拼個你死我活,因為這不是劉邦的核心利益,劉邦的核心利益是他所建立的西漢帝國,他要保證西漢的穩定與持續,沒有必要跟匈奴人拼個兩敗俱傷,選擇嫁女、賺送財物表面是示弱的做法,實際上能用女子和財物來保證相對的和平,在政治上來説絕對是值得的。


2、漢朝內部有威脅。

劉備的核心利益是保證西漢的穩定,在當時劉邦還有異姓王的問題沒有解決,劉邦之所以和匈奴人打起來了,就是因為韓王信,不是那個淮陰侯韓信,韓王信因為投靠了匈奴,所以劉邦發動大軍討伐,除了韓王信之外,劉邦還消滅了燕王臧荼、淮陰侯韓信、梁王彭越、燕王盧綰、淮南王英布等諸侯王的叛亂,這才是劉邦的心腹之患。

劉邦在消滅了淮南王英布之後不久就去世了,劉邦打敗項羽稱帝之後,幾乎都在忙在平叛,等平完叛亂,劉邦也去世了,沒有時間解決匈奴問題了,與匈奴保持一種和平狀態對劉邦這個政治家來説,是最有利的,政治家從來不做沒有利益的事。

3、劉邦吸取了秦朝滅亡的原因。

劉邦不能在沒有解決內部威脅的情況下與匈奴開戰,否則西漢王朝就是第二個秦朝,劉邦吸取了秦朝滅亡的原因,自陳勝、吳廣起義之後,華夏先是經過了3年的反秦戰爭,之後又是4年的楚漢戰爭,7年的戰爭導致華夏的人口大量減少,物資大量消耗,實力大減。


西漢王朝在解決異姓諸侯王叛亂之後,最重要的事就是休養生息,恢復經濟,發展人口,增加實力,如果再與匈奴開戰,西漢就是第二個秦國,劉邦作為著名政治家是明白這個道理的,所以與匈奴和親符合劉邦的利益,這對劉邦來説,從來就不是恥辱,把匈奴問題留給後人解決,也是一種辦法。

之後,漢朝就把和親當成一項國策執行下去了,後來的呂后執政、漢文帝、漢景帝時期,都是與匈奴進行和親的,但是,和親並沒有解決漢朝與匈奴之間的問題,匈奴在和親期間仍然時不時攻打漢朝的邊境,搶掠人口、物資、財富,漢朝由於實力不夠,同時也沒有大規模的騎兵,所以一直在隱忍,直到漢武帝時期。

漢武帝時期,漢朝經過七十餘年的發展,國力大增,解決匈奴問題的機會來臨,於是漢武帝開始改變對匈奴的政策,改和親為戰爭,這無疑是正確的,政治家就是做最符合自己政治利益的事,漢朝一味和親,仍然沒有換來和平,只有拿出實力硬碰硬,讓匈奴吃點苦頭,才會收斂自己的搶掠行為。


漢武帝一朝,幾乎都在與匈奴作戰,衞青、霍去病時期,把匈奴人趕出了河套、漠南、漠北,匈奴實力大減,到了漢武帝晚期,意識到常年窮兵黷武,因此停止戰爭,開始休養生息,又恢復了和親政策,漢武帝之所以恢復,並不是擔心自己實力不濟,而是不想繼續戰爭,以嫁公主和送財物能換取和平,在政治家眼中是值得的,如果繼續戰爭,繼續窮兵黷武的話,漢武帝就與秦始皇無異。

之後,和親這項政策貫穿了整個中國歷史,即使後來匈奴臣服於漢朝,成為漢朝的藩屬,漢朝仍然與匈奴和親,這個時候和親的意義已經改變了,變成了類似於華夏內部政治聯姻的意思,不再是單純的嫁公主和送財物了,即使到了後來強大的唐朝,仍然有和親,比如唐朝文成公主嫁給吐蕃松贊干布,這都是政治聯姻了。

和親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是華夏政權把公主嫁給異族,很少看到華夏政權的君主迎接異族的公主,這是為什麼呢?


主要有幾個原因:

一、華夏有文化上的優越感。

《春秋左傳正義》: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這是華夏來源的一種説法,説中國是禮儀之邦,有着華美的服裝,這是相對於四周的蠻、夷、狄、戎來説的,當時的蠻夷無論是穿着,還是禮儀都是不如華夏政權的,春秋時期齊桓公與管仲就有了尊王攘夷的口號,在華夏眼中,是不太看得起蠻夷的,這不僅僅是文化上的,而是各種生活禮儀上的。

比如匈奴人有一個習俗,漢朝人就受不了,這在史記上有記載:

《史記 匈奴列傳》:父死,妻其後母;兄弟死,皆娶其妻妻之。其俗有名不諱,而無姓字。

這話的意思是説:父親死去,兒子則以後母為妻;兄弟死去,活着的兄弟就娶他的嫂子或弟媳為妻。同時匈奴人有名卻不避諱,但沒有姓和字。漢朝人是無法接受匈奴這種習俗的,皇帝更不可能,不僅不接受,漢朝在文化上對匈奴更是有一種優越感,不太願意接受匈奴人,漢朝皇帝更不可能接受匈奴女子。


二、重男輕女的觀念。

漢朝與匈奴和親,是把漢朝的公主嫁出去,雖然是公主,但大多數是找民間女子冒充的,比如劉邦嫁女,就是拿民間女子冒充,還有王昭君嫁給呼韓邪單于也是如此,王昭君是良家女入宮的,並不是公主,不管是公主也好,民女也罷,在漢朝皇帝眼中,地位都是很低,漢朝並不覺得虧欠或者恥辱。

但是讓漢朝皇帝娶匈奴女子就完全不一樣了,這是娶了蠻夷的公主來,漢朝皇帝心理上無法接受,雖然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國君多有娶蠻夷公主,但是自秦始皇建立秦朝之後,華夏政權的觀念已經越來越不同,漢朝皇帝在心理上已經輕視了蠻夷的女子,更加不會娶了。


三、避免權力鬥爭。

如果漢朝皇帝娶了匈奴公主為妃,只有匈奴公主生了兒子怎麼辦?那華夏的皇帝豈不是匈奴血統了,這不僅僅是漢朝皇帝不樂意了,怕了整個華夏士人百姓也無法接受了,古人很重視門當户對,皇帝的妃子一般都是貴族出生,平民出生的女子即使生了兒子,也很難成為繼承人,而且還要講個嫡庶之分。

如果匈奴公主生了兒子,與漢朝爭奪帝王之位怎麼辦?最好的辦法就是不娶匈奴女子,這也是其中的一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