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個世紀的幾十年的戰爭生涯中,無數革命戰爭為此付出了犧牲。在我們小的時候,總説紅領巾就是烈士的鮮血染成的,雖然誇張,但是也不無道理。正是因為那些無畏犧牲的戰士的付出,才有了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
今天的故事是一個很有傳奇色彩的故事,當然,在新中國成立的過程中,那些革命戰士每一個人的身上都有着也不一樣的傳奇故事。但是這位將軍,他似乎有點不同,他就是譚甫仁將軍。
譚甫仁出生於1910年,他的家鄉是廣東省仁化縣的一個小村莊。小的時候,譚甫仁的家境比較貧寒,他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但是每一對父母,他們都有望子成龍的願望,就是這樣,他們省吃儉用,讓譚甫仁讀書。
1926年,譚甫仁畢業,那是正值北伐戰爭的開始,他的家鄉也在影響下開展革命鬥爭。譚甫仁也加入其中。因為他年紀不大,也沒有什麼經驗,就擔任宣傳等工作。在1927年的時候,譚甫仁參加了南昌起義。只是在起義軍被打散之後,譚甫仁就與部隊失去了聯繫。
於是他打扮成農民的模樣,想要回到老家看看還能不能找到組織。就在他回家的路上,他看到了一個“賀葉招兵處”。譚甫仁喜出望外,這“賀葉”不就是賀龍和葉挺的部隊嘛,看來自己不用回家鄉了。於是就報名參軍,他哪裏知道,這只是金漢鼎冒名頂替的部隊。
譚甫仁一心想要逃離這支部隊,但是一直沒有成功。直到1928年的時候,第一次反“圍剿”鬥爭開始,他這才有機會回到組織。
在第一次反“圍剿”鬥爭的時候,當紅軍攻打寧岡縣時,譚甫仁沒有抵抗,直接繳槍,就這樣成了戰俘。他和國軍的近300名的戰俘一起關押起來,在負責管教他們的陳士渠前來巡視的時候,譚甫仁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
於是他高聲唱起:“起來,飢寒交迫的奴隸!起來,全世界受苦的人!......”這是隻有共產主義者會唱的《國際歌》瞬間引起了陳士渠的注意。於是他就詢問是誰唱的,這時譚甫仁站起來説:“是我唱的。”
當陳士渠問他是誰教的時候,譚甫仁回答説:“是朱雲卿校長。”陳士渠一聽,瞬間明白,這原來是自己人。就問他為何在國民黨的隊伍中,譚甫仁就跟陳士渠講起了自己的經歷。陳士渠聽完後,深深地嘆了口氣説:“受苦了。”
回到組織的譚甫仁在戰爭中表現得一場勇猛,戰績斐然。憑藉着他驚人的戰功,他一路升任,在新中國成立之後,譚甫仁成為了新中國的開國中將。從國軍戰俘到開國將軍,譚甫仁的一生真是一個了不起的經歷。
新中國成立後,譚甫仁致力於祖國的建設當中,一直為祖國的繁榮昌盛盡心盡力。但是在他雲南任職期間,卻犧牲與歹徒之手,這個歹徒就是王自正。
按理説,譚甫仁身居要職,居住的地方應該是守備森嚴,不可能發生這樣的事情,但還是被歹徒鑽了警衞換崗的空子。
在解放戰爭的時候,王自正還叫王志政,曾做過殺害革命戰士的壞事,雖然對他進行逮捕,但是一直沒有抓到,還讓他混進了解放軍的部門。經過長時間的潛伏,他擔任譚甫仁的秘書長,知道譚甫仁的行蹤,還知道他警衞換崗的時間。
於是就找到機會,殺害了譚甫仁,那是在1970年,譚甫仁60歲。之後,王自正還想殺害陳漢中科長,但是當時陳漢中科長不在家中,躲過了一劫。在想要殺害陳漢中的時候,王自正因為不熟悉路,就向一個13歲的孩子問路,這也就成了確認他是主兇的證據。
1970年12月,王自正畏罪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