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
在我們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小學階段,只要把課本學好,考試就不可能考得太差。到了中學,我們發現,光把課本學好沒有用,考試都考的是課外知識,語文學習需要不斷拓展再拓展。等到高考,我們發現,高中學的課文都沒考,文言文都是哪來的?閲讀題都是哪找的文章?全部都是沒學過的。語文到底該怎麼學?似乎是越來越難考了。
我在小學階段和同學、家長反覆強調的基礎知識點,有些家長認為老師過於死板,於是不斷給孩子拓展和拔高,在家長的督促下,學生順利度過小學階段的學習。可是到了中學,就會很明顯地發現,不管是能力題型還是基礎題型,想拿分越來越難,刷了幾百張卷子,語文成績才靠運氣提高了那麼一點點。一問老師,原來是基礎沒打好,中學有些後悔,也沒時間再回爐重造。
語文學習的分叉點就在小學,把基礎打好的同學,到了中學、高中,語文學習輕鬆應對。語文基礎沒打好的同學,就一直在補習、提高的循環中浪費時間。老師説到的生字詞句、語文修辭,看似簡單,想把基礎打好很很難。等到中學再後悔也來不及了,不如我們趁着小學階段,先這樣把基礎好好打牢。
1、 優秀的老師是少數,家長需要更努力
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碰到一名好的語文老師,是挺難的。優秀的老師資源是少數,這就需要家長更努力。為什麼説語文老師是非常重要的呢?在小學階段,我們學生開始了人生的語文啓蒙學習,從拼音到字詞到書寫到朗讀,我們對語文學習的認知,都來自老師的教導。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教學方法和理念,如果能和家長配合默契,不管是哪套教學方式,都可以幫助學生們適應語文學習。
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基礎性的知識點以背誦和理解為主。但是對於語文基礎的構建,遠遠不夠,除了知識還有習慣。語文該怎麼學?是從小學階段就要建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不斷優化和磨合,從薄弱的學習環節入手,提高自己的語文學習效率。有的同學學習意識不強,到了中學才想起來摸索方法來學習,自然要比從小學就打好基礎的同學要落後了。
2、 小學語文學習,家長多付出一點,學習就更容易一些
小學語文學習,需要家長多付出一點,這樣在今後的語文學習過程中,同學們的語文學習就會發現更容易了。家長的付出主要在哪幾個方面呢?規範孩子的書寫、幫助孩子建立語文學習方法和習慣、糾正孩子的學習意識。很多家長覺得,語文老師往往把孩子自己的學習內容,都攤派給了家長。聽寫、默寫、朗讀簽字,還有每天的閲讀打卡,家長不督促,孩子就不能完成,老師的電話就要打來了,家長們苦不堪言。
事實上,習慣、方法、意識是貫穿所有學科的主要構架,我們在小學階段,不打好構架的基礎,就很難在日後的學習中,散葉開枝。等到中學,家長就會發現,已經對孩子的學習不能干預太多,學科的增加,分給語文學習的時間減少,孩子叛逆期的到來,家長根本不能像小學階段那樣,輔導和幫助孩子學習。所以,想要中學不後悔,家長在小學階段就得多抓語文學習。
3、 語文學習需要拓展,但是建立在牢固的基礎學習上
語文的學習需要拓展,但是什麼時候拓展?需要家長明確一個時間,在小學階段,不能過於要求孩子去大量閲讀,積累知識和素材。閲讀是需要習慣的支持,在小學階段沒有養成閲讀的習慣和方法,到了中學就會發現,根本沒有時間來閲讀,所謂語文學習的拓展,也都是大量刷題。這樣的拓展學習,所積累的都是應試考試的知識點,對於語文的應用幫助不大。短期內可能會提高1-2次成績,但隨着學習難度加深,很快就會因為沒有牢固的基礎學習,而土崩瓦解。
語文學習的分叉點在小學階段,分的就是語文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意識。到了中學後悔的也是沒有建立良好的語文學習方法,想要打好基礎,我們就得從小學階段,家長配合好老師的教學目標,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學習意識,為孩子找到優秀的語文學習資料。關於語文學習的重難點,大家都還有什麼疑問?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