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遊牧民族才擅長打劫從登月到美國總統,都是這羣英倫土匪的後代

由 公松臣 發佈於 經典

觀古今看世界
編者按:一説起打秋風、打草谷,人們腦海中立即會浮現出一羣凶神惡煞的遊牧民族騎兵,騎着馬衝進農耕民族的村莊殺人放火的場景。似乎只有遊牧民族才擅長邊境劫掠。但事實上,在14--16世紀這三百多年的時間裏,在大不列顛島的中間地帶、英格蘭與蘇格蘭交界的邊境,也有一羣惡名昭彰的邊境掠奪者,他們兇狠、狡詐,從事着經濟掠奪的勾當,不輸他們的遊牧民族同行,本文講述的就是他們的故事。
十三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英蘇邊境地區的人們日子過得都還不錯。直到那個野心勃勃的英格蘭國王----長腿愛德華,決定吞併蘇格蘭。從那時起,此後三百年間,邊境地區永無寧日。我們熟知的那些人物,比如《勇敢的心》裏的男主角威廉華萊士,以及真正的歷史原型蘇格蘭國王布魯斯一世,都是在這個大背景下出現在歷史舞台上的。英蘇兩國在中世紀各自送給對方最慘重的大敗,在英國那是1314年的班諾克本之戰,在蘇格蘭那是1513年的弗洛登之戰,不過是這三百年邊境戰爭史中的濃墨重彩的篇章。
而作為戰場的邊境地區本來就極其荒涼,多山地丘陵,所謂“窮山惡水出刁民”,這裏的民風本就強悍,而無休無止的戰爭又不斷強化這一特徵。最終,劫掠成為了邊境的一種生活方式。逐漸地形成了很多臭名昭著的劫掠者世家,他們是阿姆斯特朗們,約翰遜們,馬克斯韋爾們,尼克松們,奧利弗們,艾略特們等等等等。這些人是邊境地區的地頭蛇,他們要麼包庇窩藏罪犯,要麼轉手贓物,更多的時候則直接參與劫掠。
強尼·阿姆斯特朗,出身阿姆斯特朗家族,是活躍在十六世紀初期的臭名昭著的蘇格蘭劫掠者。此人的基本原則是“兔子不吃窩邊草”,只劫掠對面的英格蘭人。他可以聚集起3000人規模的大型劫掠隊,比邊境長官手下的士兵數量還要多,所以英方根本應付不了,導致損失慘重。但是他雖然不劫掠蘇格蘭人,卻也不怎麼聽從蘇格蘭國王的命令,在邊境隱然形成自己的獨立小王國。為了消除這一隱患,詹姆斯五世擺下鴻門宴,誘捕並處決了他。這一行為被很多蘇格蘭人視為背叛,而阿姆斯特朗家族的勢力卻未受多大影響,繼續左右着邊境事務,國王則無可奈何。
英格蘭這邊也不缺這種強盜頭子,比如盤踞在英國西區的以裏奇·格拉漢姆為首的格拉漢姆家族。他以布萊肯山的城堡為基地,敲詐勒索,偽造貨幣,無惡不作。當時的西區長官斯科普視之為眼中釘肉中刺,屢次想要除掉他。1596年七月,斯科普的人在追擊對面蘇格蘭人的過程中中了埋伏,他們跑到布萊肯山格拉漢姆的城堡前求助。不想對方竟然拒絕他們入內,坐視他們被蘇格蘭人俘虜。斯科普大為惱火,不斷給王室寫信抱怨。但是王室派來的法官在西區調查裏奇的各種罪證時,沒有人敢於出庭作證,最後只得不了了之。因為任何敢於舉證的人,都會被“布萊肯山的長矛釘在地上”!
讓斯科普大人頭疼的,可遠不止裏奇一個。威廉·阿姆斯特朗,與前述強尼同出一族,娶了一個格拉漢姆家族的老婆,與另一個大家族馬克斯韋爾結盟,是讓英蘇兩國西區長官所共同頭疼的人物。與他的前輩強尼不同,此人對英蘇兩國人民一視同仁,在邊境兩側一般打劫,為害邊境。比如他在1593年對特尼德爾的一次劫掠中,一次性搶走了1005頭牛,1000只羊以及24匹馬,給當地造成巨大的損失。計無可施,斯科普只得耍起了花招。當時英蘇雙方定期舉行休戰和談,用以裁決邊境糾紛,追捕罪犯。按照當時的規定,在休戰日當天,雙方都要保證對方的人身安全。不論對方有多罪大惡極,也不能動手抓人。但在1596年的一次休戰和談結束後,斯科普看着大搖大擺離開的威廉實在是氣不打一處來,於是就打破慣例,把威廉抓了起來,關到卡利西城堡。
因為這一行動是在巴克洛奇——又一個強大的強盜頭子——的領地上發生的,他深以為恥。在屢經交涉未果之後,巴克洛奇決定乾脆劫牢去。他召集很多臭名昭著的土匪頭子,在內應的幫助下,成功從牢裏把威廉給救了出來。這一行動的性質極其惡劣,以至於巴克洛奇最終被綁送到女王伊麗莎白麪前。女王最終卻釋放了他。而出獄後的威廉,繼續從事着之前的勾當,無人能管。事實上,這不是城堡監獄第一次被攻破。早在1538年,海克斯海姆城堡的監獄就被一幫英蘇劫掠隊合力攻破。他們把警衞胖揍一段,解救出了他們的同夥,之後揚長而去。
而博斯維爾伯爵被反殺兩次的遭遇則更可悲。在1566年的一次遭遇戰中,伯爵一槍把臭名昭著的Little Jock艾略特打落馬下。後者落馬後一動不動,讓伯爵放鬆了警惕。結果在他近前查看的一瞬間,艾略特魚躍而起,對着博斯維爾連砍三劍,把伯爵砍倒在地。艾略特隨後逃之夭夭。比一次反殺更糟糕的是第二次。就在伯爵的隨從護送其回到城堡的時候,他們尷尬地發現,之前關在城堡地牢裏的囚犯們竟然成功越獄,佔領了城堡!伯爵無奈之下,只得與囚犯們達成妥協:囚犯們可以自由離開城堡,以便讓自己能夠回家。
當然,“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劫掠者也並不總是一帆風順。為了對付似乎永無休止的劫掠,英蘇邊境政府都組織了大量的民兵守夜人。他們日夜瞭望,一旦發現敵蹤,就點燃烽火報警。而邊境有個不成文的慣例,任何遭到劫掠的人都可以自行組織人馬追回被掠財物,在此過程中可以合法越境,這一慣例被稱作“hot trod”。而邊境長官也經常組織伏擊戰。戈爾迪·布恩,一個即使在劫掠者羣體裏都遭人恨的惡棍,就在一次劫掠返程時,中了埋伏,被送上了絞刑架。
但即便有這些預防與反擊的措施,劫掠卻依舊屢禁不止,最根本的原因是“打秋風”實在是筆利潤可觀的生意。根據1597年的一份英格蘭邊境總督的報告,在過去的十年中,蘇格蘭人從英方一側劫掠造成的損失,估計在9.3萬英鎊,相當於現在的2500--3000萬英鎊。所謂“賠本的買賣沒人幹,殺頭的生意搶着來”,都是錢惹的禍。中原農耕王朝歷來講究“防秋”,因為此時秋高馬肥,正是北方遊牧民族大規模入境劫掠的最佳時期。和他們的遊牧民族同行一樣,不列顛島的邊境劫掠也是季節性的。有趣的是,邊境劫掠者們的黃金月份是八月到次年二月,和遊牧民族的幾乎重合。在這一時期內,夜晚足夠長,馬匹足夠壯,而主要的虜獲物——牲畜,也是最具活力的時候(可以方便更快速地牽離)。而過了二月,夜晚變短,燕麥存量減少,馬匹精飼料不足,行動減緩,所以劫掠者們不得不中場休息。
拿破崙曾經説過:“如果我的部隊裏有哥薩克騎兵,我會用他們席捲整個世界。”這是他對哥薩克作為優秀的輕騎兵的高度評價。如果拿破崙生在十六世紀的大不列顛,他這句話中的哥薩克就會換成邊境劫掠者。與哥薩克們、以及遊牧民族一樣,這些劫掠者們發展出了同樣迅疾、剽悍的作戰風格。在英蘇雙方爆發國家層面的大規模戰爭時,雙方都大量徵召各自的劫掠者們入伍。他們是優秀的輕騎兵,負責偵查、襲擾,有時也正面衝擊敵軍方陣。
▲邊境劫掠者的末日1603年,英蘇兩國合併成聯合王國,邊境已無存在的必要。而新國王詹姆斯一世的當務之急,就是清剿橫行無忌的邊境劫掠者們。之前由於英蘇雙方各自獨立,各有自己的利益考量,所以總也不能形成合力來對付他們。現在這一問題不存在了,而一旦面對國家層面的正規軍圍剿,擅長單打獨鬥的劫掠者們就現了原形。在強大的軍事、政治壓力下,邊境各大家族紛紛收手。少數不識時務的,抓的抓,死的死,流放的流放,邊境終得安寧。
但他們的故事遠未結束。這些發生在幾百年前不列顛羣島上的人事物,對我們似乎過於遙遠而陌生了。但是這些故事中的各大家族的後人們,我們卻意外地相當熟悉。比如卡在20世紀美國三個歷史節點上的三個著名人物,第一個登月的人類——尼爾·阿姆斯特朗,陰謀論中肯尼迪遇刺案的幕後黑手——林登·約翰遜,以及因為水門事件而黯然下台的理查德·尼克松,都是當年在英蘇邊境叱吒風雲的邊境劫掠者們的後代。他們以另一種方式,續寫着自己的傳奇。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超重裝輕騎兵,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本文作者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