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百年廈大是華僑華人對中國教育事業貢獻的寫照

中新社北京4月7日電 (金旭 吳侃)4月6日廈門大學迎來建校一百週年。廈門大學由華僑領袖陳嘉庚創辦,是中國第一所由華僑創辦的大學。多位專家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近現代以來華僑華人通過捐資興教、捐資助學等方式支持祖(籍)國和家鄉教育,為中國教育事業發展做出了貢獻。

廈門大學特聘教授、華僑大學講座教授莊國土表示,華僑華人一直以來都非常關心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他們以多種形式、通過多種渠道支持和幫助國家與地方教育事業的持續發展,捐資辦學活動涉及高等教育、基礎教育、幼兒教育、職業教育等各種類型。

“華僑華人通過捐資或親自參與建校等方式支持高等教育發展。”莊國土舉例,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傾資創辦廈門大學、集美大學,緬甸華人吳慶星及其家族設立的仰恩基金會創建仰恩大學等。

莊國土説,近現代以來華僑華人在故鄉捐資辦學,創辦了大批的學校,加快了普及義務教育的進程,對促進僑鄉教育事業的發展也起到重要作用。“改革開放後,華僑華人和港澳同胞捐資辦學更是出現前所未有的熱潮,華僑華人的捐資助學逐步走出家鄉,支持國家教育事業發展的影響越來越大。”

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華僑華人研究院副院長、教授陳奕平認為,除了在財力、物力和人力上的資助外,華僑華人還將世界先進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引入中國國內學校,這對中國近現代教育管理體系的搭建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中國華僑華人研究所所長張春旺也指出,眾多有海外經歷的留學人員回國執教,帶來先進的教學理念和科學知識,推動了中國國內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學科的發展,“他們在一定程度上推動教育觀念變革,使教育走向了個性化、平民化、實用化和科學化”。

談到為何華僑華人熱衷在祖(籍)國興資辦學,莊國土表示,華僑華人一向重視教育,國民強則國家強,他們傾向於把資金等幫助投入教育領域,從而提升國民的文化知識水平,比如陳嘉庚創辦廈門大學的時候正是胸懷“教育為立國之本”的理想,希望改變中國當時落後的狀況。

陳奕平表示,從捐資辦學到設立幫扶貧困學子的獎學金,海外華僑華人對僑鄉教育事業的支持來源於對故土的關切、對人才培養的重視。“不忘家鄉根,回報桑梓情,最能詮釋海外僑胞對家鄉教育事業的回饋。”

張春旺認為,海外僑胞弘揚的是教育為本的中華民族傳統,“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廈門大學的百年屹立是華僑華人對中國教育事業貢獻的真實寫照。”(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65 字。

轉載請註明: 專家:百年廈大是華僑華人對中國教育事業貢獻的寫照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