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13號的上午,正在我軍馬上就要堅持不住的時候,天空中又颳起了大風,黃沙四起,四面能見度很低。在這個包圍圈即將崩潰的關鍵時刻,黃色的“沙塵暴”來救命了
這完全百分百的死局,終於在我軍的咬牙堅持之下,露出了那麼一點點生的可能。而到了中午時分,藉着重新颳起的黃沙的掩護,我們有許多的兄弟部隊,也重新轉移到了這一帶。
在我軍重新聚攏起來部分兵力以後,藉着有沙塵暴的掩護,我軍獲得了難得的喘息機會。基層指揮員立刻安排戰士們輪流休息,並且盡一切可能尋找工具,繼續挖掘加強防禦工事。
在《王長江軍事生涯資料集》一書中記載,當時12號的軍事緊急會議,是在這一天召開的,這個明顯和其他史料不一致。而且在5月13號日軍總攻的時候,我軍並沒有成功搶佔到村莊,進行的是野地防禦戰。在沙塵暴的條件下,是難以團結起很多友軍進行組織防禦,更不要提還能有那麼多部隊主官聚集起來開會了。
最關鍵的,如果是在5月13號,我軍還有頭一天那麼多兵力、又有統一的指揮部的話,很難想象我軍會不借助再起的沙塵暴趁機突圍。因此小編綜合各方面史料後,分析認為由
而當時包圍圈裏面擔任總指揮的,在確定另一位旅級幹部馬本齋司令員不在場的情況下,很明顯是六分區司令員王長江旅長。無論從級別還是職務,他都是總指揮的理所當然人選。部分資料中的所謂軍區王奇才部長是總指揮的説法,很可能是把主持會議的王奇才,和最後擔任總指揮的王長江給搞混了。
要知道王奇才(副)部長是政工幹部,在有一線高級軍事幹部的情況下,難以想象他能做總指揮
直到1943年,王奇才改任第九分區副政委兼第九分區地委代書記時,仍然是副旅級,職位仍然低於六分區的王長江司令員。到了1944年9月,王奇才任冀中軍區政治部組織部部長,這時候才和王長江司令員一樣,是擔任分區正職的正旅級幹部。
因此關於5月12號這次統一指揮的作戰會議確定的總指揮,應該是六分區王長江司令員無疑。
當時各部隊藉着沙塵暴重新集結在一起以後,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大家馬上突圍,還是再次堅守,等堅持到天黑再突圍呢?據現有回憶錄記載,當時參會的各指揮員之間,特別是八分區的領導之間,因為突圍的方式,和具體的突圍方向問題,曾經發生了一些爭論。
而與此同時,還有一些人提出了一些理由,他們認為多次實踐證明,大白天突圍是不可能成功的,當務之急是必須坐的住,一定要守到天黑。他們提出的理由主要有:
這次的大掃蕩和往日不同,日軍除了以一半兵力進行掃蕩,還以大軍在外圍構築了防線,專門為了預防我軍突圍。而日軍的外層包圍網很大,他們有兩萬多大軍沒有參與圍攻,而是一直在外圍封鎖着。
而這個外圈包圍網,是騎兵加飛機巡邏,機動部隊卡點的。你一接近公路封鎖線,不久之後一個日軍大隊呼呼啦啦就過來了。只要你被纏住,那就是敵人越來越多。因此突破眼前的敵人包圍根本就是沒用的,必須等到天黑,在夜色的掩護下,才能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隙穿過敵人的兩道封鎖線。
戰士們已經走了兩天兩夜,所有人都很累。而且肚裏沒有吃飯,很難走得快。再加上包圍圈裏面還有數千的老百姓和後方人員,帶着這些人,幾個小時頂多走出去二三十里,要是半路上風沙一停,那麼很容易被日軍在原野上再次合圍。
而且風沙之中很容易走散,如果再像頭一天那樣全軍迷失方向,那就糟糕了。
當時雖然沙塵暴重起,但是明顯沒有頭一天晚上大。能見度雖然不高,但也沒有到昨夜那樣伸手不見五指的程度,這樣突圍時很容易驚動日軍,他們只需要以輕重機槍對着突破口盲打,我軍民就會傷亡慘重。而且
應該説當時八路軍指揮員們,雖然處於危急關頭,頭腦還是非常清醒的。他們反覆權衡以後,大家討論的結果,還是準備堅持到天黑再突圍。
不過這個時候,在突圍的方向上,大家又有了分歧。以八分區的領導(八分區23團團長譚斌、政委姚國民)為首的幹部,認為應該響應軍區轉發的毛主席的電報指示,選擇向西突圍到敵佔區去,到敵人原來的佔領區去活動。
而另外還有一些幹部,主要是六分區領導們有不同意見。他們認為敵佔區敵偽組織嚴密,我軍人生地不熟,去了難以生存
還是那句話,其實雙方的觀點,都有一定的道理,在當時的情況下,不開上帝視角的話,很難知道誰對誰錯。因此當時雙方雖然有過爭論,但也無法做出準確的判斷。
當時情況非常緊張,自然不允許開很長時間的會,因此會議很快就結束了。但是按照我軍的組織原則,即使有不同意見,也必須服從組組織的決定,因此各部隊根據臨時指揮部的部署,決定靜觀待變,各部不組織突圍,而是抓緊時間休息和加強防禦,同時密切注視着當前敵人的行動。
果不其然,正如我軍所料的是,到了下午三點多鐘的時候,風力漸漸減弱,滾滾的黃沙已經停止,天也慢慢的亮了起來。估計是這個站在我們這邊的神仙,因為昨夜用力過猛,導致今天法力不足,只颳了三個小時的風,就已經後繼無力了。
到了這個時候,指揮員們才不禁鬆了一口氣,多虧當時沒決定藉着沙塵暴突圍。不然這隻跑了不到三個小時,沙塵暴就停止了,我軍到時候暴露在原野上,被日軍飛機一覽無餘,到時候肯定被日軍再次追上,跑得精疲力竭的戰士們肯定堅持不到天黑。
現在的任務,就是再堅持三四個小時,到天黑的時候突圍就行了。
在有的回憶錄中説,日軍司令官岡村寧次在這一天還乘坐飛機親臨前線,督戰達兩小時之久。有部分後世的閲讀者,就此認為岡村寧次空中親自督戰,是發生在下午沙塵暴停止之後。
這裏小編
所以小編個人認為,岡村寧次更有可能,是13號早晨從石門機場出發,乘坐飛機返回天津司令部。在路過戰場上空的時候,順路飛越戰場上空,盤旋觀察了一段時間而已。
書歸正傳,不管空中有沒有岡村寧次,當時日軍的攻擊是實實在在的。在敵人四面包圍炮火很猛烈的情況下,我軍這些老八路並不驚慌,對於身經百戰,特別是經歷過從11號開始,這三天兩夜的生死考驗以後,他們都已經成長為泰山崩於前而不變色的無敵鐵軍了!
而我軍的應付辦法,也無非就是老套路的“近距離30米近戰、排子槍加手榴彈雨”,一個波次就會把殺老百姓殺順手的日軍給打回去。而當日軍惱羞成怒,發起密集衝鋒的時候,我軍會打響輕重機槍,把敵人再次反擊回去。
應該説當時八路軍正規部隊的戰鬥力,那是非常強的。打個比方來説,就是五一大掃蕩雖然殘酷,但也是經驗值豐富無比的大升級包。只要是挺過去了,特別是打過關底這個日軍大boss岡村寧次以後,那就是會獲得“輕步兵滿級”的過關獎勵,身帶“無敵鐵軍”的超級buff,一般的步炮進攻,已經不放在我們老八路的眼中了。
在各個部隊頑強的堅持下,黃昏終於降臨了。屬於我軍的時間,終於到來了!
《王長江軍事生涯資料集》
《一九四二年“五一反掃蕩”戰鬥的片段回憶》
《冀中抗戰簡史》
《血色冀中》
《冀中人民抗日鬥爭資料》
《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六十週年文集》
《林子元同志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