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諸葛亮採用了魏延的謀略,有多大的可能拿下長安?

如果諸葛亮採用了魏延的謀略,有多大的可能拿下長安?

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謀’的背景,是在諸葛亮首次北伐的時候。當時,魏國皇帝曹丕壯年暴斃,幼主曹睿登基,國內不穩。而當時的蜀國,則是在諸葛亮的輔佐下,稍顯安定。正是這種情況下,諸葛亮開始了第一次北伐。
第一次北伐期間,魏延提出,率五千精兵,快速通過子午谷,偷襲長安。然後由諸葛亮率領大股部隊,從斜谷通過趕來支援,徹底佔領長安。按照魏延的計劃,這一戰之後,長安以西,將會盡歸蜀漢所有。就算是輸了,也只是損失五千兵馬而已。
但是,作為主帥的諸葛亮,卻認為這個計謀過於兇險,所以沒有采納這個計策,依然選擇從岐山正面進攻。
如果諸葛亮採用了魏延的謀略,有多大的可能拿下長安?

後世千百年來,這個問題也一直被人們廣為爭論。之所以會被爭論,最大的原因在於,後世很多人都認為,魏延的計策確實是可行的!如果當時諸葛亮採取了魏延的計策,説不定後來三國的結局就要被改寫了。
那麼,向來以智慧而聞名的諸葛亮,為什麼沒有采用魏延的計策?如果採取了魏延的子午谷奇謀之後,會不會真的改寫了歷史呢?
要想知道魏延的計劃,有幾分可能性,首先我們得先看看當時的時代背景。
當時魏國的曹睿剛剛即位,主少國疑。而蜀漢這邊,諸葛亮剛剛平定了南蠻,相對安穩,自然是最好的北伐時機。
但除此之外,很少有人知道的是,諸葛亮之所以會北伐,除了想要恢復漢室之外,最重要的一個目的,也是為了以攻代守,延緩蜀漢的衰亡。
如果諸葛亮採用了魏延的謀略,有多大的可能拿下長安?

當然,這兩個目的,並不矛盾。
實際上,真正的歷史和三國演義中描述的,有很大的出入。在真正的歷史上,蜀漢其實並沒有那麼強大。從當時的國力來看,就算是東吳和蜀漢加起來,也遠不及魏國。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當時魏國提出的戰略,是以守代攻。先積攢國力,等到國力遠遠超過蜀國或者東吳很多倍之後,再進行統一。
諸葛亮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才會連年進行北伐。因為諸葛亮很清楚,如果放任魏國恢復國力的話,用不了多少年,實力就會遠超過蜀國太多。就算有再好的計謀,也擋不住了。
諸葛亮北伐的背景,大抵就是如此了。
而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時候,當時坐鎮長安的,是夏侯楙。夏侯楙本身既不勇敢,也無軍事才能。之所以能成為長安的守將,完全是因為其宗室的身份,還有魏國內部爭權奪利的妥協原因。
如果諸葛亮採用了魏延的謀略,有多大的可能拿下長安?

在魏延看來,只要自己能帶五千兵馬,突襲到長安城下。以夏侯楙的能力,是絕對守不住的。更大的可能,是夏侯楙選擇後退,和援兵匯合,再和蜀軍進行決戰。但那個時候,諸葛亮已經率領大軍抵達了長安,完全可以徹底堅守長安。這樣一來,長安以西就全都被蜀漢給拿下了。
客觀來説,魏延的這個計策,並不是沒有可能成功。
因為在數百年前,兵仙韓信就是用了類似的辦法,走了陳倉古道,幫助劉邦走出了關中。
但是,當時魏延的這個計謀要想成功,至少要滿足五個條件。
第一,魏延的這個計劃,必須不能有任何泄露,不能有曹魏軍隊在子午谷上方截殺。
第二,魏延需要率領五千人,在十天之內徹底通過子午谷,抵達長安。
第三,魏延到了長安之後,諸葛亮必須在二十天之內,從正面趕到長安。
第四,長安的守將夏侯楙,必須是棄城而逃,或者抵抗相對較弱,在魏延沒有大的損失的情況下,就拿下了長安。
第五,魏延佔據長安期間,長安城內需要有足夠的物資,或者後方有源源不斷的補給。
如果諸葛亮採用了魏延的謀略,有多大的可能拿下長安?

只要這五個條件都成立,魏延的這個計劃,確實是極有可能成功的。
但問題是,這些條件,有可能全都成立嗎?這個可能性,其實極小。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諸葛亮才沒有採納此計。
在諸葛亮看來,這個計劃成功的可能性,實在是太小了。
首先,調動整個蜀國軍隊進行的戰事,要想完全不泄密,基本上不太可能。也就是説,曹魏方面,極有可能提前知道這個計劃。只要在子午谷的出口堵截,魏延這五千人就必死無疑。
其次,就算魏延能夠走出子午谷,但接下來面對長安,只要夏侯楙選擇堅守,並且能夠堅守超過十天,魏延這五千兵馬,一樣是有去無回。
如果諸葛亮採用了魏延的謀略,有多大的可能拿下長安?

另外,就算魏延能夠順利佔領長安。諸葛亮這邊,想要在二十天之內,快速率領大軍和魏延匯合,一樣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如果魏國選擇分兵兩路,一方面阻擊諸葛亮的大軍,一方面率軍圍剿魏延,魏延最後仍是必敗無疑。
總之,魏延這個計劃,想要成功,實在是希望渺茫。
當然,如果真如魏延所説,最差的結果,也不過只是損失五千精兵,不會傷及蜀國的國本,諸葛亮或許仍然可能會選擇一試。
但問題是,當時這五千精兵,對於蜀國來説,真的是那麼容易拿得出來的嗎?
實際上,蜀國真正的巔峯,就是在關羽去世之前這段時間。後來關羽敗走麥城,劉備攻打東吳,並且在夷陵之戰中大敗。夷陵一戰,實際上是整個蜀漢國運的轉折。
如果諸葛亮採用了魏延的謀略,有多大的可能拿下長安?

夷陵之戰以前,蜀國的國力是蒸蒸日上,並且逐步到達的巔峯。但在夷陵一戰當中,劉備幾乎輸光了當時蜀國的大半精鋭,這才使得後來蜀國軍力遠遜於東吳和曹魏。
到了諸葛亮北伐期間,雖然國力有所恢復,但仍是極差。雖然諸葛亮幾次北伐的時候,都號稱帶了數十萬大軍。但根據後來史學家們考證,當時諸葛亮能夠指揮的軍隊,最多也就只有五萬到八萬之間。
而且,這裏面還包括一些老弱病殘。
所以,魏延提出的五千精鋭,對於當時的蜀國來説,絕對是不能輕易拿出來做賭注的重要戰力。如果五千精鋭盡喪,極有可能會使蜀國陷入更加危險的局面。這樣的危險,諸葛亮當然不會去冒了。
如果諸葛亮採用了魏延的謀略,有多大的可能拿下長安?

除此之外,諸葛亮看到的,其實要比魏延更遠。
就算能一戰成功,能夠拿下長安,真的就有那麼大的意義嗎?
當時的長安,其實更多的是一種象徵性的意義。
在西漢一朝,長安一直是整個國家的首都,是國家最重要的地方。但到了東漢之後,隨着劉秀定都洛陽,國家的中心開始由關中向河南附近轉移。
到了東漢之後,長安雖然依然是重鎮,但卻遠沒有那麼重要了。
後來到了東漢末年,雖然董卓曾短暫的將漢獻帝挾持到了長安,但後來董卓死後,其部將李傕郭汜又帶兵大殺一通。所以到了諸葛亮北伐時期,長安的人口其實並不算多。
如果諸葛亮採用了魏延的謀略,有多大的可能拿下長安?

收復長安,意味着收復了古時候漢朝的首都,在政治意義上確實十分重大。但在戰略上,打下一座長安,並不能給蜀漢增加很多人口,反倒是會增加巨大的防守區域,其實更加危險。
諸葛亮的北伐,名義上是在打地盤,其實是在爭奪人口。從三國時期的地圖上,我們就可以看得出來。蜀漢實際控制的地域面積,其實未必比曹魏小太多。但是,其領土內的人口數量,恐怕連魏國的八分之一都抵不上。
這也是為什麼,諸葛亮數次北伐,每次回來都要帶大量的人口,將他們遷回蜀地。
因為蜀國實在是缺人啊!
所以,就算魏延的子午谷奇謀,能夠打下長安。但最終除了名義上恢復了西漢時期的國都外,只能大大增加蜀國的防守難度,而且還無法給蜀國增加太多的人口。相較之下,這個計劃風險又極大。
這樣計算下來,諸葛亮只要不傻,自然就絕對不會選擇這個方案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638 字。

轉載請註明: 如果諸葛亮採用了魏延的謀略,有多大的可能拿下長安?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