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用智能引領快樂走進新的領域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在隋末唐初的眾多反王當中,李子通很像是一個‘刪減版’的李密。
之所以這麼説,是因為兩人都姓李,而且行事手段極像,面對的局面也很像,結局更像!但同時,李子通沒有李密那樣頂級的家世,更沒有李密那樣的謀略。就連面對的環境,也要比李密輕鬆了很多。
大家知道,這位‘刪減版’的李密,他的一生到底是什麼樣的嗎?
1.從打漁少年到割據一方
李子通和李密最大的不同,大概就是家世的不同了。
眾所周知,李密是著名的西魏八柱國之一李弼的後人,從小生活優渥,更是早早得到了隋煬帝楊廣和權臣楊素、宇文述等人的賞識。要不是後來參與楊玄感謀反,估計在隋朝內部也能混的很好。
但是,作為‘刪減版’李密的李子通,那就截然不同了。
李子通少年貧困,家裏世代以打漁為生。而且,李子通的家,位於今天的山東省嶧縣。這地方在隋朝末年的時候,是被朝廷搜刮最狠的一個地方,老百姓活的最難。
所以,李子通走上造反的道路,純屬是為了活命。這點又和李密有所不同。李密之所以會起事,純粹是為了自己心中的抱負。要不然的話,以他的身份地位,怎麼也不至於被餓死。
另外,對於李子通這個人來説,他的性格值得一提。據史書記載,李子通是屬於那種‘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的性格。對他好的,他也會對人家好;對他壞的,他也會找機會報復。這種性格,在後來李子通割據一方之後,對他的人生影響極大。
大業末年,活不下去的李子通,正式加入了起義軍。不過,剛開始造反的李子通,還不具備單獨起兵的能力,只能加入別人。李子通選擇的,是當時在長白山佔山為王的左才相。
再次重申一遍,這裏所説的長白山,不是東北的那個長白山,雖然那個長白山更有名。這裏所説的長白山,是指山東鄒平南部的長白山。
加入左才相的麾下後,李子通的性格,發揮了巨大的優勢。
左才相所率領的這夥起義軍,嚴格來説,其實只是一夥佔山為王的草寇。根本沒什麼長遠規劃,只是靠打家劫舍過日子而已。這也是隋末很多底層農民起義軍的一個通病。因為出身底層,導致見識不夠,所以割據一方之後,接下來該怎麼走,自己就不知道了,所以只能淪為草寇。
而李子通在這其中,顯然是一個另類。鄉人有陷入賊寇的,李子通必定設法保全。在這羣落草為寇的人當中,當大部分人都為了活命表現出窮兇極惡的時候,李子通這部分善良的性格,就會被瞬間放大。
很快,李子通依靠這種寬厚仁義的性格,身邊就聚攏了一大堆人。再然後,以這些人為核心,李子通有了自己的嫡系部隊。但同時,也引來了左才相的忌憚。
這一點,是不是和李密有點像?
李密加入瓦崗後,也是很快有了自己的嫡系人馬。同時,也被瓦崗軍原領袖翟然忌憚。
只不過,這次李子通的選擇,和李密截然不同。李子通的選擇,是帶着這萬餘人走出長白山,到更廣闊的江浙一帶去發展。
2.逐鹿天下
離開長白山之後,李子通帶着這萬餘嫡系部隊,渡過了淮河。到了淮河以南,李子通暫時投靠了當地實力最強的杜伏威。杜伏威也是底層出身,沒有太多手腕和心機。見到李子通來降,自然心花怒放。
但是,杜伏威沒想的是,李子通其實只是想拿他當一個跳板。在站穩了腳跟之後,李子通迅速率兵發動叛亂,差一點就幹掉了杜伏威。
都説李子通宅心仁厚,但這件事,顯然做的沒那麼地道啊!
在這件事之後,原本江浙地區實力最強的杜伏威,實力大打折扣。再加上後來隋朝軍隊又趁機過來偷襲了一波,導致他實力再次大幅下降。直到兩年之後,才慢慢恢復過來。而這個時候,已經是武德二年了。杜伏威統一江淮遲了一步,也就失去了最後爭奪天下的資格。
而險些幹掉杜伏威的李子通,經此一役之後,也是徹底在江浙地區站穩了腳跟。不過,好景不長,就在他和杜伏威火併之後,隋軍又盯上了他。在收拾杜伏威的時候,捎帶手把他也收拾了。兵敗之後的李子通,逃到了今天江蘇泰州一帶,重新紮下了根。
大業十一年,李子通自稱楚王,在江浙地區的實力越來越強。等到隋朝滅亡之前,李子通、杜伏威和後來逐漸轉移到江浙地區的左才相,在江浙一帶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再加上後來隋煬帝南下江都,帶來了十幾萬隋朝精鋭,駐守在江都附近。如此一來,就更是誰也奈何不了誰的局面了。
就這樣,又過了兩年之後,到了大業十四年。這一年,江都政變爆發,楊廣身死,天下徹底分崩離析。
楊廣死後,宇文化及繼承了楊廣麾下的直屬舊部,他任命陳稜為江都太守,自己率軍想要返回關中。不過,後來宇文化及被李密給打垮了。江都的陳稜也就歸降了李淵扶持的楊侑。不過很快,李淵又逼迫楊侑禪位給自己,陳稜就算是歸降了李淵。
而楊廣身死這件事,對於江浙地區來説,無疑也是有着相當大的影響。尤其是宇文化及帶走了大部分隋朝精鋭之後,隋朝在江浙地區的力量,瞬間減弱。這也成了原本已經很微妙的江浙局面,瞬間失衡。
首先出手的,就是李子通。
李子通出手之後,很快就圍困了江都。這個時候,江都的陳稜不得不向原來的反賊杜伏威,以及新崛起的沈法興求助。這兩個勢力,倒是也來援救江都了。不過,李子通這時候很聰明的使了一個反間計,趁着夜色分別偷襲沈法興和杜伏威的軍隊,讓他們互相猜疑,都以為是對方下的黑手。趁着雙方猜疑的時候,李子通猛攻江都。等到雙方的猜疑解開之後,李子通已經把江都給打下來了。
拿下了江都之後,李子通實力暴漲。沈法興的軍隊還和他打了一場,最後敗走。杜伏威這邊,乾脆打都沒打,就直接退走了。
等到在江都徹底站穩腳跟之後,李子通開始膨脹了,竟然直接在江都稱帝,國號為吳。
3.兵敗降唐
其實,從李子通稱帝這一天起,就已經註定了他最後不可能取得天下。
一方面,李子通出身底層,得不到那些士族世家的支持,在勢上就輸了一籌。另一方面,當時李淵已經拿下了整個關中,他卻還連江浙一帶都拿不下來,實力上也不具備抗衡的能力。而且,當時的杜伏威,名義上已經投降了李淵,算是李淵麾下的人了。
在接下來的一年多時間裏,李子通、沈法興、杜伏威這江南三強,開始逐漸廝殺角逐。
首先,李子通渡過長江去打沈法興,沈法興再次兵敗。然後,趁着李子通打贏了沈法興之後,暫時人困馬乏,杜伏威派他最好的兄弟輔公祏率大軍前來進攻。在一場激烈的戰鬥後,杜伏威獲勝,迫使李子通不得不放棄江都,退守京口(今江蘇鎮江)。在這一戰之後,杜伏威的實力,一躍成為江浙最強。
這個套路是不是很熟悉。
當年李密、王世充、宇文化及的三家大戰,對比過後簡直一模一樣好不好?中原那邊,原本李密實力最強,然後先是打垮了宇文化及,然後被王世充偷襲,最後自己兵敗降唐。而江浙這邊,原本李子通實力最強,然後先打沈法興,打贏了之後被杜伏威摘果子。
所以,説李子通是‘刪減版’李密,真的不是沒有道理。
而且,接下來兩人的結局,也是極其相似。
在被杜伏威打敗之後,李子通向東逃往太湖,在那裏重新收拾了兩萬殘兵。然後去偷襲了一下沈法興,將沈法興徹底打垮,吞併了沈法興的全部地盤。這時候,李子通的元氣稍稍恢復了一些。但恰恰是這個時候,杜伏威又來摘果子!雙方在蘇州、松陵各大戰一場,最後,李子通被徹底打垮,選擇向杜伏威投降。不過,因為杜伏威早已歸降李淵,所以李子通相當於是向李淵投降。在投降之後,杜伏威將李子通押往了長安。
到了長安之後,李淵難得大方了一些,或許是因為想要善待李子通,穩定江南人心。也可能因為,李子通也姓李?總之,李淵對李子通還算不錯。非但沒有治他的罪,反倒是賜予宅第一所、田地五頃,賞賜錢物頗多。
這時,是武德四年十一月。
照理來説,兵敗之後,還能過上富家翁的生活,這對李子通來説,已經算是最好的結局了。不過,李子通畢竟是做過皇帝的人,骨子裏還是不那麼喜歡安分。幾個月之後,到了武德五年七月,當時杜伏威來朝見李淵,被扣在了長安。李子通見到杜伏威不能返回江南,頓時心思就活絡了起來。
在他看來,江南沒了杜伏威,肯定局勢不穩。這個時候,只要自己能回去,收拾殘部,肯定大有作為。於是,就這樣,李子通連夜逃出了長安,打算逃回江南。
但可惜的是,李子通剛剛逃到藍田關,就被當地的官吏發現,然後給直接幹掉了。
當年的李密,似乎也是這麼死的。先是歸降李淵,然後又準備反叛,逃回去的路上,被李淵麾下的盛彥師一刀宰了。
結語
對於李子通的一生,修《舊唐書》的劉昫,在李子通傳最後面給出的那句結語,應該算是最恰當的。
修仁馭眾,終懷貳以伏誅。
這句結語,和《舊唐書》上李密的結語,似乎有異曲同工之妙。李密的結語是:烏陽既升,爝火不息。狂哉李密,始亂終逆。
回顧李子通的一生,我們會發現,他之所以會失敗,最大的一個原因,其實就在於李子通自身能力有限。被摘果子這種事情,在隋末不止發生過一次。但這種事放在李世民身上,打王世充的時候,竇建德想來摘果子,結果讓李世民一戰將他們全都給掃平了。而同樣的局面,李世民能打贏,李子通必輸無疑,除了兩人指揮能力的差距外,最重要的原因,是雙方的軍隊裝備完全不在一個水平上。
李世民麾下的玄甲軍,是唐朝搜刮了整個關中,才湊出來的。正是靠着這支精鋭,李世民在虎牢關大戰的時候,可以憑三千五百精鋭,直接衝擊竇建德的十萬大軍,然後還能生擒竇建德。
但換成李子通的話,李子通手底下基本都是農民軍。想組織玄甲軍這種重騎兵?那是在搞笑!
要是從這個角度來看,李子通失敗的最終原因,恐怕還是要歸結於出身上面了。
有時候我們真的不得不承認,投胎,真的是一門技術活。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