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國連一頭祭祀的牲口都拿不出,勵精圖治後,領土擴大了60000倍

立國連一頭祭祀的牲口都拿不出,勵精圖治後,領土擴大了60000倍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

眾所周知,戰國時期,掃清六合,席捲八荒,最後一統亂世,平定天下的國家是秦國。故根據人們的思維慣性,也一定會認為,諸侯國中最勵志,最勤勉的國家是秦國。

但事實並非如此,在秦趙楚魏燕齊韓這戰國七雄之中,其實最為勤勉,最為勵志的國家是楚國。

楚國立國之初,物資緊缺,連一頭祭祀用的牲口都拿不出手,只好迫不得已地去毗鄰的諸侯小國——鄀國,偷一頭牛回來,從而生出了鄀國盜牛一事,可見其積貧積弱。

俗話説,弱國無外交,正因為楚國最初的貧弱,而導致它地位低下,被其他身處中原的諸侯國所輕視。參加諸侯會盟時只能與當時被視為蠻夷的鮮卑族一起守燎。

可是,這樣的處境非但沒有令楚國舉國上下因此自卑,反而激發了這個國家中人民的鬥志,數百年來勵精圖治,不斷出征,從僅僅方圓五十里地的小國,慢慢擴張成為原先六萬倍的,一百五十萬平方公里的大國,這種發展速度,就連秦國都望塵莫及。

所以,最勵志國家的名號,非楚國莫屬。

立國連一頭祭祀的牲口都拿不出,勵精圖治後,領土擴大了60000倍

楚國自熊繹被封於楚蠻而建,封其子男之田,姓羋姓,以丹陽為都城。

實際上,楚國與周天子不過是表面的君臣關係,楚人不服周王室的管教,且生性驍勇善戰,通過不斷撻伐周邊小國併吞並,逐步壯大自身勢力。這為後期楚莊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奠定了重要基礎。

楚莊王即位時,年紀尚輕,國內矛盾重重,公子燮與公子儀的叛亂爆發。形式複雜不明,楚莊王以靜制動,表面沉溺享樂,不問世事,實則是為了瞭解政局,以更好的對症下藥。三年後,楚莊王揭露其真面目,不鳴則已,一鳴驚人。雷厲風行地實施改革,重用孫叔敖,虞邱子等賢臣,問鼎中原,於兩棠之戰大敗其最大的對手晉國,迎來了楚國春秋中最鼎盛的時期。

立國連一頭祭祀的牲口都拿不出,勵精圖治後,領土擴大了60000倍

然而,世事無常,風水輪流轉。待楚平王繼位,因其親小人,遠君子。殺害伍奢、伍尚等賢能之士,逼使足智多謀,才華橫溢的伍子胥逃離楚國,投奔吳國。聽信費無極等佞臣的讒言,致使朝綱出現紊亂之狀。

由於“入則無法家拂士”,楚國形勢不利,被吳國捉住機會,一舉進犯,楚軍大敗,都城被佔,楚國幾乎陷入覆亡的地步。

然而天無絕人之路。越王勾踐趁機對吳國的出兵,以及秦國的援助,無疑給予了楚國喘息的機會。楚將子西率兵回擊吳國,連續取得勝利,挽救了楚國。

立國連一頭祭祀的牲口都拿不出,勵精圖治後,領土擴大了60000倍

重創之後,楚國沒有因此一蹶不振,而是休養生息,重新恢復實力,意欲捲土重來。戰國初期,楚惠王安邦定國,伺機發展。勾踐以淮上地於楚,無疑增益了楚國於東面的發展。再加之今後吞併杞國,消滅莒國,與秦交好等諸多要素,為楚國向東開拓提供了良好條件,使楚國重新強盛,躋身於戰國七雄的行列。

楚宣王在位,趁秦魏交戰奪取了褒漢之地,並悄無聲息地把勢力擴展到巴蜀地域。楚宣王十六年時,魏攻趙,形勢嚴峻,楚與齊並肩作戰,援助趙國。這使得楚國在奪得魏國土地時,又能與齊、趙兩國交好,當真是一舉多得。

立國連一頭祭祀的牲口都拿不出,勵精圖治後,領土擴大了60000倍

楚宣王卒後,楚威王立。當時越國率師討伐齊國,進攻楚國。楚國在經歷徐州之戰的同時,亦與越國交戰,並擊敗了強大的越國,致使越國覆滅。自此之後,吳越之地盡歸楚國所有,楚國的版圖再一次擴大。成為當時國土面積最大的諸侯國,重回霸主之位。

可惜,日有升時,亦有落時。楚國在戰國時期的強盛,最終不過像那落日時絢爛的晚霞。楚懷王即位,雖重用屈原等大臣進行革新,卻以失敗告終。再加之張儀“詐楚”,楚懷王怒極舉兵攻齊失敗,秦漢相爭,被秦奪地六百里,以及楚懷王客死咸陽等事,最終促成了楚國的由盛轉衰。

就算考烈王時期,重用春申君,與魏趙聯手打破秦軍,那也不過是垂死掙扎罷了。

公元前223年,秦軍攻佔楚國都城壽春,楚王被俘。這個立於世上八百多年,從五十里地的小國發展成為春秋戰國中的霸主的楚國,最終還是沒有在這爭奪天下的大戰中取得最終勝利,而是以悲慘的覆滅告終。

立國連一頭祭祀的牲口都拿不出,勵精圖治後,領土擴大了60000倍

所以,一個國家就算再強盛,亦不能鬆懈。國家的發展是一個長久的,持續的過程。君主需要將目光放遠,放寬,才可治理好一個國家。特別是於亂世之中,唯有謹慎才可使得萬年船,否則一不小心,就會致使一步錯,步步錯,最後迎來滅亡的結局。唯有永恆的堅持,才可令自身立於不敗之地,取得永恆的勝利。

不過,人不能只注重結果,亦要注重過程。即使楚國最後沒有成為這亂世,這天下的主人,但是這個國家的精神,這個國家於春秋戰國中的霸主地位是永不磨滅的。

它勤勉,養精蓄鋭,不斷髮展自身國力,厚積薄發,使僅有方圓五十里的土地,擴張了整整六萬倍。它堅韌,儘管受挫於吳,幾近滅國。但楚國也並未放棄強國之路,而是吸取教訓,不斷改革,重回霸主之位。

所以,楚國的勵志,不僅僅在於它對國土的擴張與發展,而且在於它遭遇重大打擊後也不屈的意志。正所謂不到黃河不落淚,不見棺材不死心。這種精神,古往今來,又有幾人能有?

立國連一頭祭祀的牲口都拿不出,勵精圖治後,領土擴大了60000倍

除此之外,楚國當時輝煌的文化對於我們後世的文明也做出了諸多的貢獻。有繼《詩經》之後,第二部對中國文學具有深遠影響的浪漫主義詩集《楚辭》,有工藝精湛、造型優美的青銅器,有發達的音樂,高雅的歌曲《陽春白雪》,還有美麗的帛畫,與漆器雕刻。

春秋戰國已是歷史,早已淹沒在了名為曾經過去的海洋之中,但卻淹沒不去楚國於我們現在的影響,它於我們中華民族血液中留下的精神瑰寶。望我們能繼承楚國的勵志精神,在今後的漫漫人生路上,愈走越遠。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101 字。

轉載請註明: 立國連一頭祭祀的牲口都拿不出,勵精圖治後,領土擴大了60000倍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