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待藝術教育通識課程,要擺脱功利思維,尤其不能將其簡單工具化。
“燕園遊韻”北京大學2020年戲曲晚會,以京昆社一曲京劇《同光十三絕》開幕。圖/北京大學新聞網
文 | 熊丙奇
將公共藝術課程納入各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方案,學生修滿公共藝術課程2個學分方能畢業。近日,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公共藝術課程指導綱要》強調,高等學校要堅持育人導向,構建面向人人的課堂教學和藝術實踐活動相結合的公共藝術課程體系,並對本科生的藝術教育提出明確要求。
公共藝術課有必要成為所有本科生的必修課嗎?回答這一問題,就需要弄清楚藝術教育對於培養拔尖創新人才,以及完善學生個體人格、提高綜合素養的重要作用。
藝術教育對大學生成長、成才的作用,遠不止獲得2個藝術學分畢業,而是對大學生十分重要的通識教育。而且,不僅對大學生要進行藝術教育,我國高校的藝術教育資源還應向社會輻射,全社會都要重視營造藝術氛圍,提高國民的審美與藝術素養。
藝術教育關乎人的成長
藝術教育對於一個人的影響是全方位的,不僅限於成才,其價值更關乎其成長。
在此方面,有發達國家的教育研究機構曾做過一個有5萬多畢業生參與的問卷調查。他們在對1999-2000學年度與2009-2010學年度的藝術教育進行對比研究時,其中的一個問題是“什麼知識最有用”,結果頗令人意外。畢業1-5年的學生答案是“基本技能”,畢業6-10年的回答是“基本原理”,畢業11-15年的結論是“人際關係”,而畢業16年以上的則回答:“藝術最有用”。
從中,我們也能看到藝術教育對一個人人生髮展的終身影響。最顯然可見的是,提高審美與人文素養,讓學生學會認識美、欣賞美、發現美並創造美。
2020年10月16日,模特在上海國際傳媒港展示東華大學學生設計的時裝。圖/新華社
現實裏,部分學生追求低級趣味,舉止行為“以粗陋為美”,這其實就和藝術教育缺乏有千絲萬縷的關係。近年來,我國不少高校也已經在藝術教育方面開展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嘗試。
如據報道,西安交通大學根據全校研究生美育調研問卷結果按需佈局,豐富美育課程資源,從現有課程中遴選出28門,新建11門,涵蓋了影視、戲劇、美學、音樂、繪畫、書法、雕塑、藝術史、心理學等藝術的諸多細分領域。僅2022年秋季學期,共有3671名研究生報名參與了5386門次的美育課程。
清華大學從2002年起,將藝術類課程納入全校人文素質核心課程建設,學生藝術團實踐課程納入全校選修課程體系。目前,每年全校相關院系開設美育類選修課程總數量超過180門次,選修學生也超過萬人。
此次教育部將藝術教育納入課程指導綱要,並明確為畢業條件之一,無疑將極大推動藝術教育的深入普及,其社會效果也值得期待。
也是美好社會建設需要
“美是純潔道德、豐富精神的重要源泉。”在塑造健全人格方面,普及性藝術教育的作用也不可或缺。
2016年,北京大學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副主任徐凱文就曾指出,如果一個非常優秀的大學生,成長過程中沒有明顯創傷,生活優渥、個人條件優越,卻感到內心空洞,找不到自己真正的想要,就像漂泊在茫茫大海上的孤島一樣,感覺不到生命的意義和活着的動力,甚至找不到自己,那麼他很有可能就是患上了“空心病”。
某高校針對大一新生的一項調查顯示,這種“空心病”情形佔據了相當大的比例。其重要根源之一,就是人生觀出了問題。藝術教育則是最基本的人生觀教育,讓學生們懂得生活的價值和意義,也因此不再“空心”。
2021年5月6日,全國第六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在成都啓幕,豐富多彩的藝術活動展現了當代大學生風采。圖/新華社
不僅如此,藝術教育還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縱觀古今中外,很多偉大科學家也都是“藝術高手”,“人民科學家”錢學森就自稱是“藝術與科學相結合的受益者”。
錢學森非常強調科技與藝術的結合,認為科學家需要懂一些具體的藝術,而藝術家也要多瞭解一些科學知識。精於小提琴與鋼琴,還組織樂隊演出的大科學家愛因斯坦也曾説,“如果我不是個物理學家,我可能會成為一個音樂家”。
在一些不選擇藝考專業、不以藝術為職業的人看來,藝術教育或許是“無用之學”。但一項針對諾貝爾獎獲得者的調查也顯示,恰恰是這樣的“無用之學”,幫助他們登上事業最高峯。
如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埃瑪紐埃勒·沙爾龐捷,就是琴童出身,自幼學習鋼琴,彈得一手好琴。她説,鋼琴是她能夠努力鑽研科學,對待學術一絲不苟的源泉。
實際上,懂藝術,會某種藝術技能,對於拓寬自己的社會交往、提高團隊合作能力,也有着現實的益處。而面向大學生開展藝術教育,更需從完善大學生自我認識、提高審美與人文素養角度,對待這門通識課程,要擺脱功利思維,尤其不能將其簡單工具化。
因此,高校要把公共藝術課程建設納入學校通識教育課程體系,加強師資建設、藝術教育實踐基地建設、學校高水平藝術團建設。同時也要向社會開放高校的藝術場館資源,把藝術教育向社會、社區、中小學輻射,營造重視藝術教育的氛圍,共建美好社會。
撰稿 / 熊丙奇(教育學者)
編輯 / 何睿
校對 / 吳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