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與法治》考試,明年難度會升級嗎?
歷史,會是簡單的重複嗎?
這個雙關的問題,讓不少初二學生和家長都很憂心——
今年6月,上海全面使用全國統編《歷史》教材後的學業水平考試進入第二年,相對於第一年考試“難度不大”“狀況良好”的普遍考後感受,今年不少同學都感覺“綜合性很強”“難度很高”“來不及做”。
由此還帶出一個問題:等到明年,上海使用全國統編教材的第2次《道德與法治》科目學業水平考試,難度也會大幅升級嗎?
難度的升級,意味着對初中學生的考查要求提高,對照歷史學業水平考試,我們能明顯地看到對學生核心素養的要求已經滲透進初中各科,原來還只寫在高考評價報告的核心素養要求,已經多次出現在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的評價報告中。
對道德與法治科目來説,核心素養必然也成為考查的重中之重。體現到試題上,可能會表現在兩個“度”和三個“力”上:
課本知識掌握度
新聞時事知曉度
剖析材料的能力
邏輯分析的能力
綜合評述的能力
對於較多進行“記敍文”訓練的初中學生來説,“解剖”圖文材料並運用課本知識進行綜合評述,難度升級了不是一點點。
而且,《道德與法治》的答題也有一定的範例範式,這種綜述、評析的文風,也是普通初中學生一時難以熟練運用,甚至是難以適應的。
為此,要在《道德與法治》的30分中拿到滿意的分數,有針對性的訓練必不可少,主要包括:
(1)適應出題材料
《道德與法治》的命題材料,基本都與城市(社會)發展、國家發展乃至世界發展主題相關,由點及面,由小見大。因此,關注時事新聞,關心時代主題,是非常重要的必修課。
(2)建立邏輯分析能力
《道德與法治》的命題,往往提供幾段文字素材,或者提供幾幅圖表,請考生結合課本知識進行評析。對於初中學生來説,這方面的訓練相對較少。如何分解剖析材料,如何讀懂圖表,都需要加強訓練。
(3)強化綜合評述能力
《道德與法治》往往採用難度遞進的3道題目進行考查,貫穿始終的其實就是對綜合評述能力的考查。如何亮明觀點?如何援引原文?如何配合使用其他案例材料?如何將三者結合?如果不經過一定的適應性訓練,難以在考場上臨危不亂。
(4)熟悉“道法”答題的範式
《道德與法治》考試的3道題目,由於設置了難度的梯度,對能力的要求層層遞進。因此,回答題目的形式(得分點設置),也有很大的區別。如果提前經過指導,掌握相關要求,可以大大提升拿高分的可能性。
總之,平時關心時事新聞、喜歡闊論國事天下事的同學,在《道德與法治》考試肯定佔有優勢。別看只有30分,一旦難度加大,“道法”一科的得分差距可能對中考總成績有較大影響。
可以説,《道德與法治》與現實社會,結合度“天然”高。有針對性地參與時事學習,有針對性地開展邏輯分析、關聯研判、綜合評述等方面的訓練,可以極大提升相應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
由上海市中學生時政大賽承辦單位組織開展的“知天下·有見地”2021上海中學生時事學習訓練營,將幫助同學們:
掌握時事學習的關聯法
形成時事評析的洞察力
建立材料分析題的表達邏輯
提升初中《道德與法治》答題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