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隱忍的妃子,從不爭寵,最後卻靠人品扳倒皇后,臨朝稱制16年!
西漢時期的呂雉是我國曆史上第一位皇后、皇太后,她臨朝稱制16年,開創了女性臨朝稱制的先河,而在東漢也出現了一位與她經歷十分相似的女性,她也是臨朝稱制16年,此人就是東漢和帝的皇后,鄧綏。雖然兩人都是臨朝稱制16年,但是人們對他們的評價卻是大相徑庭,呂雉給人的印象基本上都是剛毅、果斷、殘忍,而鄧綏與她則是兩個極端,用一個字來概括,是“忍”,“忍”貫穿了她的一生,那麼鄧綏忍到了什麼程度呢?忍到別人都不忍心去欺負她。早在鄧綏5歲的時候,她這種忍的品質就體現出來了。一天,她的祖母給她剪頭髮,不小心把她的額頭給弄破了一塊,但是鄧綏強忍着疼痛,硬是不吭聲。事後別人問她為什麼不喊叫,她説:“祖母是因為愛我才給我剪頭髮,如果我因為她弄傷了我的額頭就喊叫起來的話,那豈不是傷了她老人家的心嗎?所以我寧可忍着,我也堅決不叫。”鄧綏小小年紀就已經這麼懂事了,懂得照顧別人的感受,真是不簡單。轉眼間,鄧綏已經16歲了,到了該出嫁的年齡。此時的她已經出落成了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了,長得非常的漂亮,不過她嫁的可不是普通人,而是皇帝。就這樣,鄧綏進宮成了漢和帝的貴人。像鄧綏這樣容貌出眾的女子進宮,應該是很受皇帝的寵愛的,但是鄧綏沒有趕上好時候,因為和帝當時已經有了陰皇后。這位陰皇后也是出類拔萃的美人,她不僅長得好看,而且還很有才華,和帝非常喜歡她,同時陰皇后的家世也不得了,是陰麗華的曾侄孫女,這麼一比較,鄧綏就不具備什麼競爭力了。不過鄧綏進宮後也沒有想着去爭寵,而是擺正自己的位置,處理好與身邊人的關係。鄧綏這個人非常擅長社交,與後宮的妃嬪都是以姐妹相稱,關係十分融洽。就是在宮女面前,她也從不擺譜,所以大家都很喜歡她。鄧綏進宮後沒多久就生病了,皇帝也比較憐香惜玉,就讓鄧綏的母親進宮照顧她,並且皇帝還説了,鄧綏的母親想在宮中住多久就住多久。可是鄧綏堅決不搞特殊化,拒絕了皇帝的恩典,她説這麼做會影響皇帝的名聲。皇帝就覺得鄧綏特別懂事,明事理,對她的印象也很好。雖然鄧綏是個社交達人,但是她的招數在陰皇后那兒就不管用了,。鄧綏對陰皇后越好,陰皇后就越是覺得她城府深。鄧綏也覺得自己特別委屈,因為她對陰皇后真的是特別恭敬。首先,鄧綏在穿衣服方面就很注意,絕對不能和陰皇后撞衫,甚至是同一色系也不行,其次,鄧綏每次跟陰皇后在一塊兒,如果陰皇后坐着,那她一定站着,陰皇后讓她走,她也是躬着身子倒着往回退。總之,鄧綏對待陰皇后是小心翼翼,生怕自己冒犯了陰皇后。後來,和帝招呼鄧綏侍寢,鄧綏都不敢去了,她每次都以身體不適為由推脱掉,就唯恐惹得陰皇后不高興。可是她越退讓,陰皇后就越討厭她,覺得她特別虛偽,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收買人心。鄧綏這個人特別能忍,就算陰皇后這麼厭惡她,她也不計較,她也還是想與陰皇后和睦相處。後來漢和帝突然就生病了,病情還很嚴重,陰皇后一見這個情形,就口無遮攔説了一句渾話,她説“你看着,等皇帝病死以後 我一定把鄧綏給收拾了,我要把他們鄧家斬草除根!”這時候,宮女們就趕緊給鄧綏通風報信,將原話告訴了她,這換做是一般人應該都忍受不了,但是鄧綏還是決定繼續忍,她流着淚説道:“我是盡心盡力地侍奉皇后啊,沒想到皇后還是這麼不待見我,現在既然陛下要不行了,那我我只好追隨陛下而去了,我尋死第一是為了報答陛下對我的恩情,第二也是讓我的家族免除災禍,第三我也不想讓陰皇后揹着把我弄成“人彘”的壞名聲,所以我要去死。”鄧綏這話説得太有水平了,她是為了不讓陰皇后揹負罵名而去死的。鄧綏一説完就要自殺,這時一個人傳來消息説皇帝的身體已經好轉了,身邊的人才將她給攔住。第二天,皇帝果真有所好轉,身體慢慢康復。經過了這件事,皇帝心裏的天平已經完全傾斜到了鄧綏這一邊,他想:“這個陰皇后這麼嫉妒,而鄧貴人卻是一直隱忍;陰皇后在我病重時説的那番話是盼着我去死啊,而鄧貴人則是要去為我殉葬!“這麼一對比,誰是真心誰是假意,顯而易見。所以沒過多久,漢和帝就把陰皇后廢黜了,然後執意要立鄧綏為皇后。就這樣,進宮後的鄧綏處處小心,一路隱忍,終於坐上了皇后的寶座。可能有的人會説這個鄧綏太有心計了,她一進宮就開始安插眼線,裝柔弱博同情,後來又假裝自殺。但是筆者認為鄧綏在宮裏小心做人,這並不是她的錯。首先這是她的本分,中國古達要求婦女就是這樣,要認清自己的身份,做好自己該做的事;其次,鄧綏小時候接受了良好的教育,養成了温良恭儉讓的品德,不喜歡與他人爭搶。如果有的人非要説她耍心機,只能説明他們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們不能輕易懷疑她的動機不純。鄧綏自殺可能是存在着做戲的成分,但是她畢竟沒有傷害到任何人。陰皇后被廢后,鄧綏並沒有趁機報仇,反而還厚待了她的家人。只能説鄧綏比陰皇后更適合宮廷的遊戲規則吧。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964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