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英語和文化自信並不對立

學英語和文化自信並不對立

近日,教育部網站公佈了對“關於增強文化自信增加中國文化內容教學改革和降低英語教學比重的建議”的答覆。話題很快衝上熱搜第一,引起網友關注和討論。教育部答覆中小學英語課時佔比並不高,同時明確表態,外語是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助於培養和發展學生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學習能力等核心素養,培養學生中國情懷、國際視野和跨文化溝通能力。

關於“降低英語教學比重、在考試中佔分比重”的觀點並不新鮮。這些年,時不時就有人提出類似建議,甚至有更激進的觀點,比如取消高考中的英語科目。

相比這份建議中籠統地指出英語學習“時間長”,教育部用數據和現有教學情況做了專業回覆,《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規定,各科目課時比例為:語文20%-22%,數學13%-15%,體育與健康10%-11%,外語6%-8%,等等。根據《普通高中課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訂)》,普通高中外語必修學分課時比例約佔必修總學分課時的7%。外語課時明顯低於語文等學科。顯然,英語在校內教學安排上並沒有達到“畸形的程度”。

社會上,不排除有些家庭為孩子的學業前途做了提前規劃,而將孩子送外校外培訓班花大量時間、精力學習英語。但要看到這並不是主流,不能把社會上的少數等同於普遍現象,以偏概全,產生觀念上的偏差。

再看另一組數據,教育部9月20日舉行發佈會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各類出國留學人員中超過八成完成學業後選擇回國發展。這組數據恰恰説明,一是築巢引鳳成效顯著,二是文化自信早已在許多留學生心中生根發芽。越來越多的國際交流之外,走出去再回來,他們更明白文化自信的內涵是什麼。

從近代的“拿來主義”到如今的“全世界都在學講中國話”,跨越百年,中國文化在世界舞台上華麗嬗變。對個體而言,文化自信既可以是用外語講好中國故事,也可以是身着漢服走向世界舞台,文化自信的表現是多元和個性化的。對羣體而言,“源浚者流長,根深者葉茂”,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沉的自信。

英語不過是一個語言工具,如果因為“90%以上的工作人員在日常生活中用不上英語”就取消或降低英語學習,那為何學科爭議的矛頭從來沒有指向物理、化學、科學等學科?“用不到”並不代表“沒用”。我國設置英語學科的目標非常明確,那就是掌握與國際交流合作的工具。英語作為一種技能,在未來一定會被科技所弱化。但外語課代表着每一箇中國孩子必修的能力:用開放寬容的心態,瞭解中國以外的文明,瞭解其他國家、民族的文化和思維模式。將學英語和文化自信對立起來以及若干年前的“英語無用論”觀點再度甚囂塵上,其背後恰恰反映出一種文化不自信,以及與時代發展相違背的狹隘教育觀。

文化自信不是固化的,而是流動的;不是封閉的,而是開放的。不必把學英語和文化自信對立起來,刻意地把學英語符號化。曲解英語作為工具學科的意義,是進步還是倒退,不言而喻。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90 字。

轉載請註明: 學英語和文化自信並不對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