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大秦帝國:秦始皇的這一個舉動,導致對他的評價爭論了2000多年

由 段幹方 發佈於 經典


秦始皇是中國的第一個皇帝,此前的稱號最高是王,後來也有個別的國家覺得王不過癮,乾脆稱帝,戰國末期,齊國和秦國,就分別稱為東帝和西帝。

但秦始皇這個人,才能很高,很多人都忽略了這一點,以為秦始皇不過是繼承了祖輩的遺產而已,只是輕輕推了一把,全國就統一了。

這顯然是低估了統一六國的難度,要知道戰國七雄,每個國家都曾經輝煌過,二代三代,拿着一手好牌打得稀爛的多得是。

秦始皇繼位的時候,秦朝的優勢的確很明顯,但完全説到了輕輕鬆鬆吞滅六國,這肯定是不可能的,戰敗割地賠款,這些給滅國的難度是不一樣的,你都要把別人徹底滅了,這遇到的抵抗是可想而知的激烈。

最終秦始皇做到了,很多人都説秦始皇統一中國自大自滿,開始驕傲起來,秦始皇的確有驕傲的自辦,但統一之後,他也並沒有停滯不前,反而是大刀闊斧的進行了改革措施。


這些改革措施,深刻地改變了中國社會,昭烈君之前的文章裏都有説到過,秦始皇的那些措施非常偉大,這次要説一個功業和災難並存的事情,而且這一點是很容易被忽略的措施。

秦始皇本紀裏有這麼一句話:

分天下以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監。更名民曰“黔首”

這是秦始皇二十六年的事情,也就是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全國的那一年,這句話看上去很普通,但背後的意義卻很深刻,甚至是導致秦速滅的根本原因。

秦始皇下令了,從此天下太平了,以後老百姓就統一都叫黔首了,這看上去沒什麼,跟統一度量衡沒什麼兩樣,這個可真不不一樣。

秦始皇太超前了,他的編户齊民的意識太超前,他以為統一了,那天下的臣民就應該統一對待,乾脆就給你們起一個新名字,就叫黔首吧。


這也就因為這從此沒有了趙國人,楚國人,齊國人,魏國人等等,從此在朝廷的奏章裏公文裏,在百姓的言語中,再也沒有什麼什麼人了,取而代之的就是黔首二字。

秦始皇的出發點是好的,有以天下之王居之的霸氣,但這裏面有個嚴重的問題就是,這樣一弄秦人也沒有了,秦國好不容易打贏了這場從未有過的大勝利,扭頭一看,自己和他們變得一樣了,沒有秦人這個稱呼了,全都變成黔首了,這樣老秦人心裏實在是受不了。

自從秦孝公商鞅變法以來,秦國的國力就逐漸變得強大起來,百年來積累起來的無數戰鬥,已經讓秦軍秦人成了東方六國懼怕的虎狼之師。

這些冷冰冰歷史敍事的背後,是無數秦人的的驕傲,每一次打仗,每一次徵兵,每一次勝利的消息,都讓秦人有一種驕傲感,他們的優越感不斷滋生。

尤其是遠遠不斷湧入的外國人才,秦國的商隊,處處都能感受到秦國是一個不一樣的國家,那種強大的國力和蓬勃向上的國民,是另每個秦人都叫驕傲的東西。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統一之前的秦人,心裏的驕傲到達了頂峯,他們知道,秦國的制度,秦國的民風,秦國的鐵蹄終於踏到了最東邊的大海,地處西陲祖祖輩輩都沒有見過海的秦人,隨着軍隊的遠征,隨着親友的訴説,很多人都知道了大海是個什麼樣子,那種天下任我馳騁的自豪感,支撐着這個蓬勃向上的國度。


但秦王,現在的皇帝陛下,腦子裏的理念實在是太超前了,他統一了全國之後,當然就以天下的皇帝自居,這一點是沒錯,可惜步子邁得太大了,扯到了根本了。

秦始皇的根本就是秦人,但現在秦人忽然發現,自己跟趙國人楚國人齊國人一樣,統統都叫做黔首了,天下一統了,從此咱們就是一家了,好是好,但就是那份秦人的驕傲沒有了。

這也是導致後來秦國滅亡的時候,很多老秦人無動於衷,六國滅亡總有那麼些人,高舉反抗的大旗,但秦人似乎沒有,因為他們心裏認為,他們不再是秦人了,當優越感消失了,秦人的凝聚力也就散了。

這很像當年羅馬的改革,當年羅馬地域廣大,為了便於管理就區分了好幾種身份,其中一項就是羅馬的公民權。

這個是羅馬帝國最高的權利,享有羅馬公民權就意味着你是羅馬的核心人羣,這個制度妙就妙在羅馬公民權是可以申請的,外省人只要達到一定的優秀條件,通過深刻就可以或者這個最高的權利等級,有點像咱們現在的北京上海户口的感覺。

區分不同的等級,這看上去不是什麼好事兒,其中一位統治者為了應對羅馬出現的問題,同時也為了爭取更多人的支持,於是頒佈了法令,給了所有人羅馬公民權,本以為這是普天同慶的事情,結果卻發現,從此羅馬更加僵化了,所有人都失去了上升的動力,一夜之間羅馬的核心人羣也不存在了,因為所有人都成了羅馬人,這看似很好的措施,結果卻加速了羅馬的滅亡。

秦始皇的一視同仁,跟這個是一樣的,只不過秦始皇的步子邁得更大,剛統一就搞天下之人皆平等這一套,弄得失去了老秦人這個最核心利益羣體的支持,最終秦國也在轟轟烈烈的起義大軍中,轟然倒塌了。

秦朝短暫秦國沒了,中國歷史很長,類似的亡國事件很多,但秦始皇還有個更特別的地方,就是對他的爭論一直持續到了今天。

對秦始皇的爭論有兩個原因,一來是本身確實有功有過,很難判斷,第二點其實更重要,尤其是在傳播和印象方面,那就是秦始皇下令廢除了諡號這個規則。

什麼是諡號,諡號就是君王或者高級別的大臣,死了之後,大家在一起商議商議,對你生前的行為作出一個評價 一般一個字到兩個字。

比如説秦孝公,秦武王,包括秦始皇他爹秦莊襄王,這些都是諡號,都是後人給他取的,用來表示他一生的功過的一個評價,基本上相當可觀,不管你生前如何權勢滔天,死後不過也是冷冰冰躺在那裏,任人評説。


我們從他的諡號,就能對這個人有一個基本的判斷,因為諡號的每個字都有特殊的含義,舉例來説,君主名字帶武字的,那鐵定這個人就是軍功不錯,漢武帝光武帝晉武帝,還有就是最近熱播劇《上陽賦》原型劉裕也被叫做宋武帝。

還有就是諡號裏有文的,那代表這個皇帝有文的,屬於一種肯定的諡號,很多我們從一個人的諡號就能知道歷史上對他的評價。

隋煬帝就是個典型的壞諡號,“好內遠禮曰煬,去禮遠眾曰煬,逆天虐民曰煬,好大殆政曰煬,薄情寡義曰煬,離德荒國曰煬,你看看這煬的解釋,那妥妥的就是暴君,歷史上還有幾個皇帝都有這個諡號,一看就知道這是對他的蓋棺定論。

諡號有好壞分文武,能直觀地看出來一個人一生最突出的特點,還有些有趣的諡號,叫做神宗,歷史上有兩個皇帝都叫神宗,宋神宗和明神宗,大體來説他們都不算昏庸的皇帝,但也不是好諡號,因為他們都支持了變法,而變法這種事歷來就是發對者居多。

所以羣臣給了個神的諡號,神這個諡號就是屬於那種不知所謂,不知道該怎麼評價你,不好不好不中庸,只能給個神的諡號。


可是秦始皇呢,你哪怕給個神的諡號也行呀,大家起碼知道,當時人物對你的基本評價,但是秦始皇認為這個子議父臣議君,就下令廢除了諡號。

於是漫長的中國歷史,就只有秦朝短短十幾年沒有諡號,具體來説就是三個人,秦始皇二世三世,用數字排列,秦始皇因為這數字會一直下去。

他之前有諡號,之後也有諡號,就他這幾十年沒有,這就給我們造成了一個很大的困擾,那就是如何評價秦始皇。

我們當然可以根據史料和出土文物來評價他,但這畢竟是我們的評價,我們很難知道當時的人究竟是怎麼想的,尤其是當我們提起漢武帝的時候,提起漢文帝的時候,這種印象會不斷加深,非常有利於這個人在人們心目中的傳播和影響力。


但千百年來,秦始皇就一直默默的躺在那裏,任人評説,沒有諡號無法讓人們對他有一個基本的認識,這也許就是秦始皇自己想要的吧,他就是不想要一個固定的刻板的印象,所以才下令禁止別人給他上諡號,這樣人們就不能簡單的用一兩個字來定義一個人一生了。

秦始皇是個偉大的君主,他的很多想法和做法,都是千秋萬代着想,但可以太着急了,結果二世而亡,只能留下無盡的感慨。

聊最野的八卦,説最正的歷史,歡迎關注昭烈君,一個嚴肅有趣的歷史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