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的“生活費”——生存和生活是有差別的

有網友曬出過他大學一個月生活費的開銷:

伙食費一般早餐10+午餐15+晚餐15一天基本得40塊錢,一個月就是1200.

一天兩瓶飲料10塊錢,一個月300,

生活用品一個月100,手機費一個月100,交通費100,

同學間半個月出去聚一次餐一次100,一個月200。

衣服鞋子每個月最起碼得500,這還是最低的,

總和:1200+300+100+100+100+200+500=2500。

而且這還是一個男生一個月的生活費。

2500元在大學基本可以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

但是當你有一個對象,或者出去喝酒蹦迪的話,這就遠遠不止這些了。

大學生的“生活費”——生存和生活是有差別的
但是也有同學曬出過他大學一個月的生活費:

早餐8+午餐10+晚餐10,一天是28元,一個月是840元。

偶爾喝點飲料30元左右。

生活用品,電話費費,交通費加在一起150左右。

不買衣服鞋子,不外出聚餐,這樣子算下來一個月是:

840+30+150=1020,

大約在1000元左右。

現在大學生的生活費在1500-2000元之間的居多,

但也有很大一部人的生活費是在2500-5000元之間,並且上不封頂。

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抱怨大學生活費不夠花。

每月都是靠着花唄生活下來的。

年紀輕輕就已經每天為了還債四處奔波。

前兩天舍友和他媽媽通電話,一開始就是一波温情攻擊

“媽媽,兒子想你了,時間長不見,有沒有想我”

説了一大堆,他媽媽一直在笑,最後忍不住説了一句

“是不是又缺生活費了,想要多少?”

舍友在我們宿舍算是土豪了,一個月3000左右的生活費,

而且買衣服,買鞋子另外單算。

他家庭條件也是比較好的,基本每次給他父母打電話,都會給錢。

我們可能沒有這樣的父母,很多情況下,父母都會囑咐你:

掙錢不容易,一定別亂花錢,好好體諒一下。

大學生的“生活費”——生存和生活是有差別的
有的時候,想了一下,生活費的多少確實不能代表父母對孩子的愛,

但別人的父母為了孩子付出的更多,那憑什麼我們就必須得比人家強?

生活和生存一直是有差別的,爸媽給我們的不多,勉強可以生存下去。

正常工薪家庭一個人一個月就四五千塊錢,爸媽加在一起也不到一萬。

還要給孩子們交學費,其實已經很困難了。

我之前一段時間,因為要想出去旅遊,又不好意思問爸媽要錢,

所以就在週末的時間出去兼職幹活,基本都是1小時,十塊錢左右。

舍友看我幾個星期不在宿舍裏,就問我出去幹什麼了?

我説兼職去了,一天一百左右。

他問我,你缺錢了問爸媽要啊?出去兼職幹嘛?我笑了一下,

我們的情況不一樣,對你而言很簡單的一句話,在我口裏卻始終説不出口。

父母在高中的時候都想孩子們能靜下心來,一心學習,

到了大學,希望孩子不要一直學習,可以多去認識一些朋友,多參加一些社交活動。

其實我想對所有的父母説一句,很多情況下,你們理想的學習方式,不是孩子們可以完成的,

只能儘可能的去接近。

大學生的“生活費”——生存和生活是有差別的
爸媽想要我們多去社交,但現在社會,社交就意味着一場花銷。這不是每個家庭能承受的起的。

父母不理解我們為什麼那麼喜歡看小説,刷抖音,

其實我們的青春過於平靜,我想看看那裏面那些肆意放縱,縱情享受的青春。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15 字。

轉載請註明: 大學生的“生活費”——生存和生活是有差別的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