讖語的起源
謠言和讖語是古人對預言的一種稱呼,當然那時候的謠言跟現在不一樣,在古人眼中,如果預言是以民間謠、歌、諺的形式出現,則就叫“謠言”。
如果這則預言對統治者有利,則就叫“讖”,或者更直白一些,叫“天命”,那如果對統治者不利呢?那自然就是“妖言”了,妖言惑眾,打入大牢。
雖然叫法不同,但本質上是一樣的,都是預言,是上天對人間的預警,“預言”是指天意在人間的傳播,是上天對人世間社會生活的一種干預。
古人講究“天人合一”,帝王是上天在人間的代表,是天之子。
如果帝王所行不合天道,上天就會向他們“示警”,用一些天文變化、自然災害、怪異走獸等預兆來提醒帝王。
你要是改過自新,那就繼續做你的帝王,站在權力之巔,享受榮華富貴。
你要是執迷不悟,逆天悖道,那麼上天就給你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讖語,其實就是上天安排新天子接管人間的合法憑證,這種理論現在看來是有些可笑,但在封建君主專制的古代卻非常的合理。
因為古代帝王都是以“君權神授”自居,説自己是代表着上天的旨意,那老百姓能咋辦嘛,這不講道理啊,所以沒辦法,只能找上天來約束帝王了。
你是天之子,又不是天的替身,你就是一個傳話的打工人罷了,上天的旨意是靠天象、靠災異、靠怪力亂神來昭告天下的。
這就是為什麼,孟子的“民為重,君為輕”,千百年來帝王都是笑而不語,但墨子的“鬼神之能賞賢而罰暴”,卻讓無數帝王不得不有所忌憚。
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思想更是表示,君權不僅是天授,而且還可以天取;不僅可以授予此,也可以授予彼,這才讓百姓大臣有了可以制約皇權的一個手段。
只要你帝王做的不好,我們就蒐集些天象災異和謠言讖語來警告你。
況且,當時老百姓文化程度不高,更是能讓謠言讖語口口相傳,進而還能發展成為武裝起義鬥爭的名號,來推翻帝王的皇權統治。
也正因如此,歷代封建專制政權對謠言和讖語都秉承嚴厲禁止的態度,他們對謠言和讖語的恐懼甚至能達到非常敏感的地步,典型事件就是文字獄。
讖語,在中國古代政治鬥爭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一個王朝的衰落和一個王朝的興起,總是伴隨着某個讖語。
比如“代漢者當塗高”和“金刀利刃齊刈之”,以及你肯定聽過的“大楚興,陳勝王”。
讖語,往往能夠決定一個政治勢力最初興起的時候的成功率,倘若沒有讖語,你都沒辦法正兒八經的去對抗當朝統治者。
古時候的人對於“名”是非常看重的,師出必有名,不跟現在似的,不講武德,而隨着歷史的前進,讖語也逐漸進化成為一種政治手段。
奸臣敢用某個讖語來誣陷某個忠臣,帝王也能用讖語來誣陷某個臣子。
比如武則天的特務們要陷害某人,就先在他家裏藏幾本違禁的讖緯書,然後抄家,抄出來就滅族,效果非常好,後世很多皇帝也紛紛效仿。
除了用讖語來誣陷政敵之外,還可以用造讖來蠱惑、教唆政敵謀反等等。
當然,讖語不僅僅是用來幹“壞事”的,還可以用來做一些“好事”,戰亂年間往往會大量的讖語,與“災異”一起代表上天向統治者示警。
所以讖語一般大量出現在朝代更替的時候、亂世紛爭的時候,此時,為了安撫民心,統治者會造出一些“吉讖”來對付這些“兇讖”。
比如北宋滅亡後,新即位的南宋高宗趙構一路南奔,一聽説某個人的名字吉祥,就會把它附會成讖,為跟隨自己的殘兵敗將打氣。
關於讖語,迷信的人可以把這看成是天意,不迷信的人會説這是巧合,但如果仔細分析,其實是利用漢字的特性而進行的附會。
中國漢字博大精深,只是一個字,就能從形、音、義上隨意發揮,説它是吉就是吉,説它是兇就是兇。
字形可以象形、會意、拆散拼合,字音可以諧音、轉韻,再加上方言、別字,字義上,中國的單字本來就是一詞多義,再加上字的偏旁部首,互相通假。
從這幾個方面下手,就沒有一個字不能被隨意附會的。
就比如對“昌”的解釋,昌拆開為兩個日,日為太陽,代表君主,年號帶着昌字就意味着那一年會出現新老皇帝交接的場景。
一個字都能如此,如果再把字綴成詞,再編成歌謠,用上修辭學、占卜術,那就能把任何民謠或隨便一句流行語演繹成預言了。
比如讖語“正陽門,連西東,左(崇文門)亡明、右(宣武門)亡清”,對應的恰好是在北京建都的最後三個封建王朝的最後一個年號。
元是至正,明是崇禎,清是宣統,各佔了前三門的一個字。
這可以看成巧合,也可以看成“天意”,但即使是“天意”,咱也不能迷信。
古代沒有現代這麼發達的科學技術,他們只能信一些非科學的東西,咱們作為21世紀的現代人,要相信科學,要相信真理。
再説了,古代不少讖語也都是人造的呢,真正跟上天有關係的並不多,所以,一定要理性,一定要辯證,不能被讖語之説所誤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