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犀利的問題,”29日,來上海蔘加第三屆頂尖科學家論壇的大阪大學副校長河原源太結束了此行第一個行程:校長閉門會議後,通過視頻連線,接受記者專訪。當被問及,新冠疫情在全球發展之際如何更好地幫助青年們學習交流時,這位機械工程專業領域的專家,脱口而出,這樣回答。
“在教學方面,這確實給大學帶來了一些困難,”河原源太副校長坦言,隨着經驗不斷積累,方法不斷完善,目前校內推出的線上、線下課程並行,通過拓展新的教學模式,幫助青年學生更好地交流學習。
頂尖科學家論壇辦到第三屆,對第一次到來的河原教授而言,還是全新的經歷。“因為疫情的關係,國際交往較過去似乎更加‘分隔’了些,但我認為,大學之間必須充分交往,討論的內容不僅限於教學,還包括科學、管理等方方面面。”他直言,剛剛結束的校長閉門會議,“時間不太長”。或許還有不少意猶未盡,可以放在接下來幾天的論壇中,充分碰撞觀點。
每當海外校長們到來,“如何激發青少年對基礎科學的好奇心”,似乎是個必答題。這次河原教授同樣遇到了。他的回答挺個性化。
“以我自己為例,從初中時候,在課堂課本以外,我會尋找各種課外拓展的讀本,充滿興趣去了解新的、不一樣的知識,換句話説,就是什麼都看,”他説,有了這個經歷,才能慢慢發掘真正喜歡的,願意投入去學習的方向。
光有興趣並不夠。與許多國內外專家一樣,河原教授格外強調STEM課程的重要。STEM是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數學(Mathematics)四門學科英文首字母的縮寫,其中科學在於認識世界、解釋自然界的客觀規律;技術和工程則是在尊重自然規律的基礎上改造世界、實現與自然界的和諧共處、解決社會發展過程中遇到的難題;數學則作為技術與工程學科的基礎工具。
一般而言,STEM課程重點是加強對學生四個方面的教育:一是科學素養,即運用科學知識(如物理、化學、生物科學和地球空間科學)理解自然界並參與影響自然界的過程;二是技術素養,也就是使用、管理、理解和評價技術的能力;三是工程素養,即對技術工程設計與開發過程的理解;四是數學素養,也就是學生髮現、表達、解釋和解決多種情境下的數學問題的能力。
這位來自日本高校的副校長認為,這一課程體系的關鍵不僅僅在於模塊的劃分,還應該保障其進階性,如同階梯一樣確保青年不斷激發潛力提升。
與此同時,他認為,跨出國門去學習,對青年學子、研究者而言,是很重要的。出國學習,可以在國際平台上獲得更多機會。
在發展基礎科學學科領域,河原教授認為,與過去相比,大學承擔着越來越重要的任務。在考核人才、評估學科過程中,更加重視質量而非數量,“畢竟,有些研究,在十年內都無法看出它可以有多大的價值。”他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