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作為英雄人物,麥克阿瑟肯定擁有者眾多功績。太平洋戰爭時,他帶領美軍把日本海軍打到撤回日本本土,在美國強大的軍事威壓下,日本最終被迫投降了。在反法西斯日本戰場中,麥克阿瑟展示了卓越的個人能力並獲得了輝煌的戰績和無上的榮譽,帶來了名利。被眾多榮譽環繞,加上二戰給美國帶來的財富,促進了科技的發展,軍事實力達到整個世界的頂端,使得麥克阿瑟沉迷於個人的功績之中無法自拔,並且他覺得在他的領導下,軍隊就是無敵的,但這種想法卻讓他在之後遭受了滑鐵盧。
朝鮮島被強迫分成兩個意識形態完全不同的國家以後,朝鮮沒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貿然發動對韓國的戰爭,韓國意識到狀況不妙,第一時間向聯合國請求支援,在這種情況下,又是麥克阿瑟領導聯合國軍所向披靡,將朝鮮軍隊趕回了邊界,此時聯合國軍想乘勝追擊,想突破三八線攻入朝鮮,無力抵抗的朝鮮軍隊只能向中國請求援助,沒想到,中國志願軍一戰成名,震驚了世界。
抗美援朝戰爭已經結束了半個世紀了,隨着社會的發展變化,有些人對這場戰爭有了不同的想法。他們覺得中國當年其實並沒有什麼必要參戰,理由嘛,説起來,有這麼幾點。新中國成立之初,就召集大量人員組成軍隊援助朝鮮,眾多青壯年的流失,讓國家的發展更為艱難,而這對於亟待建設發展的新中國是很大的打擊。作為冷戰時期的兩個頭號強國,美國和前蘇聯,反擊美國的也應該是蘇聯,最後卻還是中國負了這個責任。事實是,朝鮮越過三八線突襲韓國,最後被求助於聯合國的韓國反殺,朝鮮做的錯誤決定應該由它自己承擔。
關於這些問題,眾説紛紜,從這幾個方面,我們可以來分析一下原因。第一,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在世界上隸屬於社會主義陣營,同屬一個陣營的同盟國請求幫助,我們怎能不幫呢,從第二方面來看,中國丹東被美軍接連不斷的進行轟炸,還頻繁轟炸我國領土。美國如此蹬鼻子上臉,中國為什麼要隱忍不發?從第三方面來看,美國的第七艦隊擅自闖入我國台灣海峽,對我國領土主權產生了嚴重的影響,而且距離如此之近,直接威逼大陸,這個時候不得不打了。
抗美援朝的第一次戰役給了美國當頭一棒。1950年10月19日的晚上,趁着夜色,中國人民志願軍悄悄度過鴨綠江,向龜城、泰川、球場、德川、五老裏一線開進。根據之前討論好的計劃,在此線先組織防禦,掩護朝鮮軍隊向北撤離,從而穩定戰局,美國佬被之前的戰役勝利衝昏了頭腦,完全沒想到事態已經發生了變化,麥克阿瑟還叫囂:“要在感恩節前佔領全朝鮮”。既然總司令都覺得拿下朝鮮輕而易舉,手下的士兵自然更覺得勝利不過是水到渠成的事。
25日當天,脱離南朝鮮軍隊的一個步兵營闖入了温井地區,志願軍恰好埋伏在此。這個步兵營怎麼可能在我軍的包圍下全身而退呢,就在這一天十點多,我軍第40軍第118師把它全部絞殺。第118、第120師隨即繼續戰鬥,通過激烈的戰鬥,最終佔領了温井。然而,這次戰爭的失敗,聯合國軍並沒有吸取教訓,也沒有重視,在絕對實力面前,我軍必會敗北,所以,聯合國軍還是做出了繼續向北推進的決定。美軍騎兵第1師在10月31日由平壤調到雲山、龍山洞地區。我軍在11月1日向雲山進攻。戰鬥非常激烈,持續了3天,在雲山地區,志願軍打敗了美軍。朝鮮戰爭局面自此翻盤。
仔細研究歷史就能發現,抗美援朝的首場戰役只是一場遭遇戰,中國志願軍和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都沒有什麼大的損失。有人認為抗美援朝的第一次戰役是突然給了敵人一擊,第二次戰役就可以説是敵我皆明,什麼突襲的優勢也不復存在。在首場戰役結束之後,美軍依然不相信志願軍有着強有力的作戰能力這一事實,中國對支持抗美援朝的大規模人力投入也遭到了以美方為首的聯合國軍的忽視。這種忽視事實的看法無疑會導致錯誤的行動,美國還在打着要攻佔整個朝鮮半島的如意算盤。到了11月6日,麥克阿瑟將軍帶領軍隊對我方開展了進攻,意圖摸清我軍的戰況實力等,我軍臨危不亂,決定將計就計。美國軍隊首先對志願軍發起了進攻,按照我軍制定的計劃,志願軍們也開始“演戲”後撤,
美國大兵見此情景就樂了,得意忘形的一腳踏入圈套,便對志願軍進行了追擊。麥克阿瑟更是發出了類似於“中國不敢越境攻擊,大家都能在聖誕節前回國”的狂妄言論,"聖誕節攻勢"這一戰役的名稱從此具有了諷刺的意味。隨着誘敵的不斷深入,聯合國軍逐漸暴露了在防守上的一系列弱點,志願軍此時便一反逃跑防禦姿態開始進攻,呈三面包抄的態勢,由追逐到逃跑這一巨大的轉變搞得他們暈頭轉向。陷入圈套的美國士兵雖然也做了戰術調整,但很可惜的是為時已晚,在我軍優良的作戰能力面前他們顯得毫無招架之力,只能向後潰逃還丟失了三百多公里的陣地,聯合國軍又重新回到了朝鮮半島南部地區,朝鮮戰爭的走向就從這場戰役開始發生了巨大的轉變。
每當聞名中外的抗美援朝戰爭又重新被人們提起,他們就會認為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失利是因為陷入了我國志願軍的“人海戰術”中,事實卻並非如此。在這場戰爭的大部分時間裏,志願軍的軍隊人數才第一次多於聯合國軍,在第五次戰役開始之前,志願軍的人數總和不僅比聯合國軍人數少,陸地作戰部隊的士兵人數也要多於中國。這場戰爭無論是從哪方面來看都可以説中方可能會被吊打,聯合國軍主要由十六個國家的軍隊組成,而中朝一方的參戰國家,很顯然,就只有朝鮮和中國兩個國家,而蘇聯到了戰爭後期才派出少量空軍參戰以表支持和立場。朝鮮戰爭一打響,中國政府就緊鑼密鼓的派遣了總數為31萬的先頭部隊進入朝鮮半島,而聯合國軍隊的士兵人數是44萬,較中國多了十萬餘兵力。
在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中,聯合國軍隊的總人數有55萬,中朝地面部隊參戰人數則達到了45萬。到了第三次戰役中,聯合國軍隊的總人數為51萬,中朝聯軍的兵力總人數下降到了35萬。第四次戰役中,聯合國軍隊的總人數為50萬,中朝兩國的地面作戰部隊總共為35萬。只有第五場戰役,這場戰役因規模大,參戰人數多著稱,中朝總共調動了70萬兵力參加這場戰爭,聯合國軍總共調動了41萬士兵參戰。通過這幾次戰役的兵力總數比較,我們不難發現,”中國志願軍在兵力總人數上佔優勢“這一説法是絕對站不住腳的,在朝鮮戰爭後期,中朝聯軍才在人數上多於聯合國軍,更別提靠人海戰術取勝的荒謬言論了。
朝鮮戰爭幾乎可以説是美國史上最大的一場敗仗,自美國內戰起,依次經歷一戰及二戰,這幾場戰役美國都始終穩居勝利者的高位。那麼對於這樣一場讓美軍“遭遇滑鐵盧”的戰爭,對一直野心膨脹的他們又是什麼滋味呢?在整場朝鮮戰爭中,美國並沒有取得勝利,美國最早的計劃是協助李承晚政府反攻並試圖一舉拿下朝鮮。而中國的最終目標是為了保證朝鮮的社會主義政權不被顛覆,從戰略目標和人性道德角度來看,中國處於早已傾向於優勝的一方,美國此後思考反省後也接受了戰爭慘敗的事實。然而美國大部分人並不接受現實的審判,對他們來説朝鮮戰爭就不該進入人們的日常討論話題,由於美國人骨子裏的優越感極強,他們打心底就不願意,也不想對這種只會讓自己丟臉的事情有所瞭解。
美國向來做事只看重其有利一面,積極弘揚能振奮激發本民族奮鬥精神的務實民族。他們不僅對朝鮮戰爭進行逃避行為,還試圖無視發生在19世紀的第二次英美戰爭以及美默戰爭等歷史事實,原因只是在於美國都是失敗一方。對他們來説,要銘記的是南北戰爭,美越戰爭和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參加的那些戰役,在被提到的這些戰爭中,美國都是取得勝利的一方,美國人民給了他們最高的熱情和讚揚。對於輸給一支國家剛成立,軍隊戰力遠在美軍之下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手中,這簡直讓美國人在國際上抬不起頭來。
況且朝鮮一戰並非小戰,而是正值快速發展的美國在裝備、兵力齊全的優勢下,且長達3年耗戰的情況下最終落敗,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人被戰敗的屈辱以及不甘、懊悔等多種情緒包圍。所以朝鮮戰爭對於這個追求實用主義的國家來説是沒有積極社會效益的事件,將這場戰爭扔在腦後,避而不談,只是在軍事教學時作為典型戰爭被提及。此戰一結束,證實了美國不是不可被戰勝的,也象徵了中華民族從此崛起,向陽而生,要開始在世界舞台上大展身手了。
在慈禧太后掌權的清朝統治晚期,只知道壓迫普通百姓,搜刮民脂民膏的清政府,“對外唯唯諾諾,對內重拳出擊”,各國列強進入中國後如入無人之境。先是鴉片戰爭打開了中國的大門,緊接着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等等,1937年,日軍開始全面侵華,早期的鉅額賠款及領土割讓等使資本主義列強如狼似虎的撲了上來。尤其是日本,雖然在二戰中日本帝國主義走上了毀滅的道路,但他們也沒有中國這個勝利國放在眼裏,吝嗇的給予中國軍隊應有的尊重和敬意。
聽聞中國也被捲入朝鮮戰爭之後,還在中國監獄裏的那些日本戰犯們,竟然還在做着美軍攻下中國使他們重獲自由的白日夢,對自己犯下的罪孽毫無悔過之心。朝鮮半島發生的內戰結束後,狠狠的給了這些還在白日做夢的戰犯一耳光,大家也都知道剛經歷過戰火洗禮的中國是什麼水平,在各方面都落後於聯合國軍的情況下以弱勝強,在這些戰犯看來猶如痴人説笑,很可惜的是,中國做到了,古人言,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更別提日本曾經也是中國的手下敗將,已經犯下的罪行自然也是無法逃避的。
抗美援朝是新中國成立後進行的第一場戰役,不僅展現我國軍人的英勇士氣,也以此為開端引來了我國此後70年間的和平發展。這是所有赴場殺敵的英雄們的偉大功勞,他們的勝利讓世界看到了不一樣的中國形象,我們不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越是不敢打就越會被打,這是百年抗戰以來我們所悟出的深刻經驗。當初中國如果處於害怕和明哲保身沒有參戰的話,肯定會引發更壞的後果,西方國家已經習慣了欺負弱國,只有你狠起來,才能贏得尊嚴和生存的機會,朝鮮戰爭取得勝利,我們保護的不僅僅是鄰國,也是我們自己。
國際新的時期已經迎來,中國已經從當初的百廢待興發展成為了世界大國,雖然我們確實還沒超過它,現在我國經濟發展迅速強大,軍事、經濟、國籍貿易均處於世界前列,可以開啓商戰,可以影響美國的經濟,我們能成為對美國毫不畏懼的大國,離不開立國後這場完勝的戰役。
在一個國家面臨困難時,其他國家提供的支援,通常只包括兩個方面:金錢、物資。更別説把自己國家的核心技術、先進生產設備以及專業技術人員一併提供給一個新成立且落後的農業大國,甚至還要幫其建立全套的工業體系,這完全就是異想天開。但是在上世紀的50年到59年,世界歷史都極為少見的一次工業援助,這就是針對中國開啓的“蘇聯援建的156個項目”。1949年新中國成立了,此時的中國在經歷了數年的戰爭後,在國家建設上十分落後,工業建設上可以説是毫無進展,都不知道未來的發展方向究竟在何處。在中國獲得了抗美援朝的勝利後,中國為此所做出的巨大犧牲被蘇聯看在了眼裏,這場戰役還同時制止了美國繼續擴展亞洲的意圖,從中看到了中國潛藏的力量和意志力,面對這樣的國家,當然和對方成為朋友是更好的選擇。
1953年5月雙方開始談判之後,經協商蘇聯方面答應幫助中國建議一套完整的工業基礎,在中國正式啓動這個項目時,原計劃是在五年的時間內就建設數百個大型工業項目,但當時我國的工業基礎是十分的不足,想要完成這個模板根本不可能。經過多次考察後,蘇聯決定,中國第一批次的工業項目建設為50個。其中有電力、鋼鐵、煤炭、制鋁、機械、化學等。1953年,蘇聯又對我國進行了第二次項目支援,這次的援助數量為91個,此次又包含了鋼鐵、有色冶金、煤礦、煉油、重型機械、動力和電力機器、化肥、火力發電、醫藥等。
蘇聯除了幫助中國完成了156個援建項目的打造,還給每個項目都配套了相應的設施,中國幾乎是仿照蘇聯完整的複製了一整套的工業體系。因此,在幾年內,中國以非常小的代價就建設好了擁有超高配置的國防工業基礎,這在當時,是讓全世界都感到不可思議的一件事情。也讓中國從落後的農業國轉換為了工業國中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此次項目的開展所帶來的價值也是不可估量的,在世界歷史中都是一項讓人為之側目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