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由於中國的武器落後於時代,也由於當時腐朽落後的封建統治,清朝成了全世界列強欺負的對象。當時的人們對列強的入侵行為非常不滿,發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反侵略鬥爭,不過絕大多數情況下都以最終的失敗而告終,誕生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當時有一個兩廣總督,居然被英國人送到了印度,關在籠子裏當動物來參觀,那麼這究竟是一段什麼樣的故事呢?
這個兩廣總督叫做葉名琛,生於1807年,他當官的時候,正值清朝內外交困的時候,對外發生了第一次鴉片戰爭,對內太平天國起義幾乎把清朝的天下奪走了一大半。而他,也正是在這個亂世當中嶄露頭角,並且憑藉着對義軍的鎮壓一步一步的從一個小官爬上了兩廣總督兼體仁閣大學士的位置,屬於一品大員。
實事求是的來説,葉名琛對內鎮壓農民起義是非常不厚道的,他不論何時都要想咸豐彙報自己鎮壓農民起義的戰績,具體就是斃敵多少人,俘虜多少人,也正是因為這樣,他使得咸豐相信他是一個有能力的官員,並且一步一步的走了上去。
他的人生高光時刻不是在鎮壓農民起義當中,而是在任職兩廣總督當中,尤其是第二次鴉片戰爭當中,既把葉名琛的“功”表現得淋漓盡致,也把葉名琛的“過”表現得淋漓盡致。
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英國、法國、俄國、美國等國家進一步瞭解到清朝外強中乾的特點,於是他們準備進一步發動對中國的入侵。當時的葉名琛已經是廣東巡撫(僅次於兩廣總督,二把手)了,不同於其他的巡撫,他這個官位是靠着鎮壓義軍上位的,所以其實是很有些軍事經驗的,同時可以説還相當有些自己的抱負。
英國人藉着第一次鴉片戰爭的條約蠻橫的要求進入廣州城,然而當時廣州的人民非常討厭英國人,自發的組織起來抵抗英國人進城。當時的兩廣總督徐廣縉藉着民心,秘密組織民團對英國人進行圍攻,實際上沒有多少人的英國人也很害怕,無可奈何之下只好退去,但是卻對這件事耿耿於懷。很快徐總督被調派鎮壓洪秀全起義,葉名琛接任兩廣總督。
這時候英國人又發起了亞羅號事件,污衊清朝的人撕了英國的國旗,要求葉名琛退還幾個英國籍的海盜,並且要求葉名琛向英國道歉。在英國人一番軟磨硬泡之下,葉名琛答應歸還海盜,但是堅決不答應向英國道歉。英國人對此不滿意,拒絕接收那幾個海盜,並以此為契機,展開了第二次鴉片戰爭。
然而第二次鴉片戰爭當中,絕大部分時間之下英國人並沒有佔到便宜,可以説前期葉名琛把英國人搞得非常難堪。當時的葉名琛考慮當時清朝的實際能力,採取了以下行動,對英國人發動反擊:
1 經濟戰
由於英國人是勞師遠襲,他們的大部分補給都需要從清朝第一次鴉片戰爭割讓的島嶼上面獲取,而這裏的物資絕大部分來自廣東。葉名琛發動當地的鄉紳對英國人進行禁運,讓當時的英國駐華公使包令叫苦不迭。
2 情報戰
情報是軍事鬥爭的前提,葉名琛派出大量的探子前往香港,這些人都是他手下的軍人,卻在很久以前就被葉名琛派到香港去做“商人”,葉名琛把他們的情報拿過來一個一個的對比,以此來獲取敵人的信息。
3 刺殺戰
葉名琛為了激起大家打擊英國人的決心,下令士兵殺一個英國人賞銀元三十。同時還派出人去刺殺英國人,或者綁架,或者投砒霜——他們往英國的麪包房投砒霜,導致英國駐華公使包令的夫人也中毒,不過因為人員不專業,所投劑量過大,英國人大部分都及時的把砒霜吐了出來,沒造成死亡。但是還是嚇得許多英國人逃往澳門。
4 短兵相接
葉名琛組織民團直接對英國人的軍隊發動了不同形式的攻擊。由於英國人的火炮白天太過於厲害,所以葉名琛選擇在晚上命人對英國發動襲擊,他利用中國傳統的火船陣開向英國軍艦,使得英國人不敢靠近廣東岸邊;同時他用滿載炸藥的船隻開往敵軍,炸傷了在岸邊休息的英軍;在晚上的時候,他另炮台對英軍軍艦炮轟二十分鐘,使得英軍司令西馬糜釐大為惱火,與英軍狼狽為奸的法國軍隊則直接找了個機會跑掉了。
在葉名琛的一系列措施之下,英軍幾乎就要放棄圍攻廣州城了。英國軍事首領額爾金爵士深感葉名琛是一個“難纏的中國人”,就準備直接北上去找好欺負的咸豐,沒想到這時候葉名琛內部發生叛變,瞬間改變了英國人的看法,在裏應外合之下,葉名琛被俘虜。
被俘虜之後,英國人深感葉名琛這個人在廣東省的影響力太大,如果把他關押在廣東省,可能會導致人心不穩,甚至有人可能會對他進行營救,吃盡苦頭的英國人決定把他帶到印度去。
當時的葉名琛天真的以為,英國人會帶着他去見英國人的女王,他準備直接跟英國女王去交鋒,斥責英國人為何要發動戰爭侵略中國,為了實現這個目的,葉名琛一直忍受着成為俘虜的恥辱,並沒有自殺,他甚至還在自己的詩作裏面表明心跡,要做海上蘇武:
“鎮海樓頭月色寒,將星翻作客星單。
縱雲一範軍中有,怎奈諸君壁上看。
向戌何必求免死,蘇卿無恙勸加餐。
任他日把丹青繪,恨態愁容下筆難。”
不過當時的人都責罵他,咸豐聽説他被捕之後,非但沒有向英國人營救他,而且宣佈免除他的一切職務,把他廢棄為庶人。但是他沒有放棄,海上希望能夠見到英國女王,以實現他做“蘇武”和“文天祥”的夢想。
然而他被帶到印度,哪裏會見到英國女王呢?英國人非但沒有讓他見英國女王的意思,反而把他關在一個玻璃籠子裏,像動物一樣任人蔘觀,這大約是對一個飽讀詩書的中國傳統士人的最大羞辱吧!
但是葉名琛還是沒有放棄,他讓別人翻譯當時的英國報紙讀給他聽,聽到中國打了勝仗就喜形於色,聽到中國打了敗仗就忍不住深深嘆息。可能也正是因為在聽這些報紙的過程中,他漸漸的明白了當時世界的格局,並且説:
“現在我明白了,這比我以前從香港瞭解到的要清楚得多,那時根本不懂。”
也正是這樣,他漸漸的明白,他想見英國女王只是痴人説夢,加上他叫僕人從中國帶來的食物已經吃完,他效仿古人“不食周慄”,開始絕食明志,戰敗、被俘、流落異國,加上刻骨的恥辱,還有各種疾病加身,絕食的葉名琛很快就去世了。
可惜葉名琛,以現在的眼光來看,他是當時清朝少有的幾個能夠在和外國人的戰爭當中擺開陣勢交鋒幾個回合還取得優勢的文官,而且也是少有的幾個看到列強來了第一時間不是想到求和討饒而是想到與之力戰的清朝官員,還是在當時那種情況下少數被俘仍然堅持氣節的官員。可惜一旦被俘,就被削職為民,棄置如脱履!
正是:
亂世文官作武官,沙場崢嶸染血腥。
少壯巡撫擊賊寇,惹得洋人慾避爭。
可憐一旦奸人起,裏應外合落敵營。
一片赤心向朝廷,朝廷貶汝為庶人!
印度洋中水瑟瑟,不如巡撫淚淋淋。
天朝大國天朝士,竟做珍奇籠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