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雍正皇帝,緊隨着就會被人想起來年羹堯。在雍正皇帝繼位以及開疆拓土的歷史中,年羹堯這個名字可謂是極為重要的。後世中,更是有許多文人墨客撰寫出許多雍正皇帝的小説、評書以及影視劇,而年羹堯也跟着雍正皇帝成為了大眾紅人。
年羹堯一生充滿傳奇性,不僅戰功顯赫,更兼雍正皇帝大舅子的身份。在私交方面,年羹堯和雍正在前期也算是惺惺相惜,並且敢為馬前卒鞠躬盡瘁。雍正皇帝的成功,年羹堯具有相當的功勞。要知道康熙丟給雍正的王朝其實早已是千瘡百孔,正是雍正皇帝十幾年的兢兢業業打補丁,才將大清朝的元氣逐漸恢復過來。而在這段歷史時期,無異於是要經過千難萬阻,雍正皇帝的身邊也自然需要年羹堯這樣的名將,為他保駕護航。
年羹堯功高志偉,但是雍正皇帝對他的封賞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但是正是這樣一位被皇帝看重倚重的名將, 最終卻又被雍正皇帝處死,不得不説令人唏噓。
年羹堯和雍正的親戚關係,加上他的戰功,所以再雍正面前説話也比較硬氣。在當時推薦人才方面,只要是年羹堯開口,雍正皇帝就會優先錄用。原本是一種恩賜的特權,但是隨着年羹堯權力越來越大,卻開始變得貪婪起來。年羹堯利用自己在雍正面前的得寵地位,開始利用恩寵貪污受賄。
年羹堯舉薦成功的官員上任之後,便在不知不覺中成為年羹堯陣營中的人,逐漸地也使年羹堯的勢力越來越大。自古以來,權臣這樣幹下去,自然不會有好下場的。年羹堯久而久之的集團建設,開始讓雍正不舒服起來,感覺如芒在背。當皇帝的權力,逐漸被架空的時候,這位權臣的末日也便不遠了。但是,因為年羹堯對雍正皇帝有擁立之功,並且又是皇帝的大舅子,所以雍正對很多事也比較包容。但是年羹堯似乎被封了眼,竟然越來越為所欲為,終於逼着雍正皇帝不得不伸手。
年羹堯打仗在當時是一頂一的好手,對大清王朝的邊疆起到了頂樑柱作用,所以被稱之為國士無雙也沒啥誇張。但是年羹堯卻不知道低調做人,開始飄了。在一次班師回朝的時候,雍正皇帝為了體現對年羹堯的重視讚賞,竟然要求滿朝文武大臣都要跪在王宮之外迎接。要知道,這些大臣之中,有很多是和年羹堯官銜相等的,由此可見當年的陣勢。
此刻的年羹堯,如果還有腦子,就應該表現出誠惶誠恐的姿態。但是,年羹堯卻把這件事看得很平常,並且以高高在上的姿態接受了。年羹堯來到王宮之外,看到那些跪在地上的大臣們,絲毫沒有表現出謙虛的表情,並且大搖大擺的從大臣們面前走過。
在雍正面前,年羹堯持寵而嬌,開始沒有君臣之間應有的禮儀,這些自然讓雍正皇帝很不舒服。但是即便如此,雍正皇帝依然選擇了隱忍不發。但是,後來的一系列事情,終於逼瘋了雍正皇帝。
雍正皇帝要對年羹堯的將士進行封賞,並且認為所有的出征將士要進行重賞。但是這時候,卻傳出了一個關於年羹堯的消息。下邊的大臣以及將士們,都認為皇帝之所以犒賞三軍,是因為年羹堯向皇帝的建議。不僅是這次封賞問題,在許多時候雍正做事,都是經過了年羹堯的授意。你想,這些話傳到雍正耳朵裏面,會是什麼滋味?最恐怖的事情,這些傳聞在軍隊中早已經存在。
年羹堯治軍很嚴格,對待士兵的執行力要求很強,就是隻有努力去完成的士兵,不允許有任何意見推脱。説白了,就是隻為成功找辦法,不許為失敗找理由。如果哪個將士任務失敗,就會收到嚴厲的懲罰。其中有一件事情,足以反映出年羹堯在軍中的威嚴。因為下大雪,年羹堯的營帳外的士兵,手被凍傷了。年羹堯原本是想表示一下關心,説了一句“去手”,意思是將手上的雪拍掉。但是,旁邊的親兵卻理解錯了,直接將自己的手砍掉了。雖然是一場誤會,但是足以反映出來年羹堯治軍的嚴格。
兵士令行禁止原本是好事,但是一件事的發生卻讓此變味了。
原本軍法森嚴是一件好事,但是因為一件事情,卻讓這樣的好事變壞了。在年羹堯平定青海西藏之後,雍正皇帝選擇犒賞三軍,於是向三軍傳旨讓大家休息,可以大碗喝酒大碗吃肉了。但是,雍正説過之後,那些士兵們卻無動於衷。正在雍正納悶的時候,旁邊的年羹堯從懷裏拿出一面旗子,眾將士看到這面旗子之後,這才脱下甲冑,去享用酒肉。這個畫面讓雍正突然感到了事件的可怕,皇帝竟然開始指揮不了三軍,而這些士兵只聽命年羹堯。
多年來的年羹堯,因為戰功和皇帝的寵信顯得志得意滿,再加上年羹堯原本就是才高,自然在許多事情表現得很高調。但是,雍正皇帝因為年羹堯的軍功,也在很多時候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而這件事情的發生,使雍正皇帝有了危機感。於是,雍正自此開始減少了對年羹堯嘉獎稱讚的次數,很多時候開始長篇大論對年羹堯進行強調。説實在話,雍正再開始,也是希望年羹堯能夠收攬一下,不要太過分。但是,年羹堯卻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在對年羹堯的湊着批示時候,雍正皇帝曾經一連用了五個“可惜”,想通過這種方法委婉提醒年羹堯,並且在其中開始明確指出年羹堯做事的不妥之處。但是年羹堯並沒有意識到雍正的疏遠,反而認為憑藉着自己的軍功以及和雍正的私人交情,雍正皇帝不會對他怎麼樣。可是,他不知道此刻的雍正,已經動了殺機。
雍正三年的時候,天上發生異象,被很多人認為是祥瑞。大臣們紛紛上書雍正,祝賀天朝的未來,年羹堯自然也要上書。但是,年羹堯是個武夫 ,寫字比較潦草狂野,一不小心把“朝乾夕惕”誤寫成了“夕惕朝乾”。這一件事,正好讓雍正抓住了把柄,訓斥年羹堯故意顛倒詞彙,對他這個皇帝有點不尊重。
之後很快,雍正便開始下手清除年羹堯的黨羽,將四川和陝西的官員調換,並將年羹堯親信撤職,使他們不能趁機作亂,擁兵自重。在這些完成之後,雍正直接快刀斬亂麻,將年羹堯川陝總督的官帽給擼了。雍正在撤職年羹堯之後,將他調出了自己的地盤,去杭州做了個杭州將軍。
讓很多人都感到奇怪的一個點是,原本雍正對於年羹堯很是器重,而在將其剝奪了官職,令其沒有了興風作浪的能力之後,年羹堯曾向雍正求饒,此時雍正為何仍要將他處死呢?
年羹堯平常都比較高傲,和很多人不對付。在看到年羹堯在皇帝面前失寵之後,這些對立面的大臣們紛紛落井下石,對年羹堯進行檢舉揭露。雍正皇帝正好順勢,藉助這些大臣們羅織的罪狀,將年羹堯解壓回京,並迅速給他列舉了92宗大罪,年羹堯在獄中自裁。其父兄族中任官者皆被革職,而嫡親子孫更是發遣邊地充軍,家產抄沒入官。原本叱吒風雲的年羹堯,終究沒有逃脱家破人亡的結果。
那麼,雍正已經撤了年羹堯的職位,為何不念在往日的情分上,對其網開一面,留他性命呢?
首先因為年羹堯所犯的罪行,確實是到了一種無法饒恕的地步了,對於雍正這個皇帝的毫無敬畏之心,並且當時雍正已經秘密的立儲了,而年羹堯血卻另有扶持的人選,親身感受過皇位鬥爭的雍正,自然是不希望自己的兒子重演當年經歷,於是年羹堯不得不殺。
並且留年羹堯在世上年沒有絲毫好處,這樣對於皇帝大不敬的人若是還留他性命的話,對於雍正來説是對其統治地位的一種撼動,不如直接把他處死來,還可以趁機把他身後的勢力連根拔起,從而極大的穩固自己的統治,做到殺雞儆猴的作用。
當初叱吒一時的年大將軍最後卻以身敗名裂、家破人亡告終。
在雍正時期,像李衞等封疆大吏,雖沒有博學多才,但卻是治理地方的能吏,最重要的是,他們始終恪守着君臣之道,從來不敢僭越,才能終得善終。由此可見,為人臣子則要守君臣之道,否則,一世英名將會付諸流水,豈不可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