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聞村校書聲琅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又聞村校書聲琅

圖為灣嶺學校師生在上籃球選修課。 資料圖片

核心閲讀

海南省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一些鄉村學校曾經面臨空心化:師資薄弱、生源流失。

近年來,瓊中縣改善辦學條件、引進優秀師資、做好控輟保學……隨着教學質量的提升,瓊中縣吸引了超過3000名中小學生迴流。

地界偏、師資弱、生源少——曾經,海南省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面臨着鄉村學校空心化問題,很多學生到縣外上學。2019年退出貧困縣序列的瓊中縣,如今卻出現了另一番景象。

從2015年至今,超過3000名中小學生從縣外迴流到了瓊中縣,佔全縣基礎教育階段在校生增長規模的60%。同時,瓊中縣的中考綜合評價指數從2009年的全省倒數第一,躍升到近4年連續位居全省前八。

引進骨幹教師,改革考核辦法

瓊中縣灣嶺學校曾經是一所面臨撤併的學校,在全縣中考綜合評價排最後一名。2016年,灣嶺學校引進了1名校長和11名骨幹教師。優秀師資的到來,硬件的逐步完善,讓這所學校悄然發生改變。

“我剛來的時候,這所村校是當地老百姓心中‘救不活’的學校。”包瑞2016年通過競聘成為灣嶺學校校長。他記得剛來時,學校初中部在讀的只有81名學生,還經常有一半不在課堂上。

瓊中縣教育局局長傅永東清楚地記得,之前他到一所鄉村學校調研,翻看一個班的物理試卷,全班40多人的成績幾乎都是三四十分。“師資力量對教育水平很重要。要在短時間內一下子提升本地師資水平很難,孩子們等不起。”傅永東説。

2015年以來,海南省相繼實施“好校長好教師”引進工程和“一市(縣)兩校一園”優質教育資源引進工程,省級財政專項補貼市縣辦好基礎教育。

藉此契機,從2015年開始,瓊中縣從全國20多個省份引進優秀校長24名、學科骨幹教師133名,全縣骨幹教師人數實現了翻倍。同時,優先安排財政支出保障基礎教育,2015年以來,全縣累計投入財政資金6億餘元改善辦學條件。

更為關鍵的,還有教師考核辦法改革。瓊中縣對全縣校長實行學年度9項綜合考評末位淘汰,拉開教師的績效工資差距,“上不封頂、下不保底”,打破了“教好教差、差別不大”的狀況。

2020年8月,王蕾蕾考上了瓊中縣的農村骨幹教師崗位,但因父親突發疾病動手術,錯過了錄用考察。兩個月後,父親出院,王蕾蕾向瓊中縣教育局表示,還想來教書。儘管崗位並未招滿,但縣裏相關部門依據招考程序,拒絕了教育局補錄的請求。傅永東急了,直接找了縣領導,最後通過縣政府常務會議決定,補錄了王蕾蕾。

“想不到補錄一名教師的事,能擺上縣政府常務會議。”王蕾蕾感嘆瓊中引進人才的魄力。

完善競聘制度,激發教學動力

根據瓊中縣教育局新的考核辦法,灣嶺學校制定了以工作量和教學質量為主要標準的考核機制。實施的首個學期,教師們拿到手的績效工資,相差最多的達到7000多元,有老師一時接受不了差距,找到包瑞訴苦。

“出現爭議並非壞事,倒逼各學校進一步修訂完善規章制度。”傅永東説。瓊中縣開始謀劃,如何讓本地教師與引進教師在這場改革中更好地形成合力。

瓊中縣打破了學校界限,建立129個學科區域教研組,將全縣2200多名教師均衡組合在各學段學科區域教研組中,安排引進的學科骨幹教師和本地優秀教師擔任學科區域教研組長,讓教師們不分本地、外來,在教研實踐中交流、融合。

引進教師不佔本地教師職稱評聘的名額,本地教師不必擔心成長空間會被擠壓。此外,瓊中將財政補貼資金向偏遠鄉村教師傾斜,發放鄉村教師補助,全縣共有500多名本地教師從中受惠。

2018年,瓊中縣開始實施本地教師與引進教師同台同等競爭機制。本地教師競聘成功的,能獲得一次性教育人才獎勵,聘期內與引進教育人才同等考核,同等享受年度考核補貼。

本地教師王博競聘當上了一所村完小的校長,他説,“多年的錘鍊積累,從引進骨幹教師那兒學習的經驗,讓我有信心站到競聘台上,和大家一較高下。”兩年來,像王博這樣脱穎而出的本地教師已有15名。

漸漸地,制度理順了,潛心鑽研教學的教師多了,本地教師積極備課,和引進老師搶着上公開課。灣嶺學校甚至還有老師受邀到省裏參加中考閲卷了。

輟學人數清零,關愛留守兒童

在灣嶺學校,包瑞不僅是校長,還是學生們的“代理家長”。2016年,瓊中將全縣6000多名貧困學生、留守兒童,全部納入了“四個一”關愛體系。2000多名教師作為分管學生的“代理家長”,“每天一見面,每週一談話,每月一家訪,每學期一次幫扶效果評估”。

“這裏的農村單親留守兒童尤其多,有些班一共四十幾個孩子,只有少數不是單親留守兒童,學校和老師得照顧好他們。”包瑞説。“‘四個一’關愛體系的運行,讓老師們想管、敢管、會管了,想辦法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完成九年義務教育。”灣嶺鎮烏石學校校長鄧士志説。控輟保學一直是瓊中縣教育的重點工作之一,經過這些年的努力,瓊中縣輟學人數已經清零。

教育氛圍的改變、教學質量的提升,帶來了學生成績的進步。2020年,瓊中縣高考本科上線432人,比2019年增加102人。更讓傅永東欣慰的是,2020年中考,瓊中縣前100名中有75人選擇留在瓊中縣讀高中。

多年來,灣嶺學校依靠國家及省裏的相關政策,獲得了近3000萬元資金支持,全面改善了校園的硬件設施。目前學校有130多名教師。教學樓整潔明亮,有電腦室、圖書室、實驗室等,塑膠跑道、籃球場、游泳池配備齊全,“班班通”多媒體教學設備覆蓋所有班級。目前共有1105名在校生,其中從周邊市縣迴流的學生達400多人。

“坦白講,我們還是在補歷史欠賬,找回老師們的信心、家長們的信任。”傅永東説,為了讓每個孩子在家門口上好學,全縣教育工作者正踏踏實實地向前邁步。

一度落寞的灣嶺街道,又熱鬧起來,與之相伴的,還有學校裏傳來的琅琅書聲、歡聲笑語。“辦好一座學校能改變一個鄉村。灣嶺學校的變化,是海南農村薄弱學校‘逆襲’的典型,但還未達到我心目中鄉村學校最好的樣子,我會繼續努力實現這個夢想。”包瑞説。

《 人民日報 》( 2021年01月21日 12 版)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414 字。

轉載請註明: 又聞村校書聲琅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