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晚,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閉幕式在北京國家體育場舉行。這是閉幕式現場。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 攝
新華社北京3月13日電題:“雙奧之城” 共赴未來
新華社記者馬欣然、楊丁淼、韓嘯
今夜星空璀璨,“鳥巢”中央燃燒奧林匹克聖火的“雪花”潔白無瑕。隨着“時間”指針轉動,悠揚小提琴聲中,緩緩下降的聖火在全場注目中漸漸熄滅。當“雪花”再度升起,千萬雪花,伴隨着火樹銀花般煙火隆隆,綻放在世界人民心中。
2022年北京冬殘奧會圓滿落幕。從2008年殘奧會閉幕式上一封“給未來的信”到2022年邀世界“一起向未來”,這是佔全球人口總數15%的12億殘疾人的逐夢之路,這是奧林匹克精神之延續。
大寫的“人”
增添無障礙標誌和坡道、設置假肢與輪椅維修中心、降低手部消毒區位置、改造無障礙座位和衞生間……
北京冬殘奧會三個賽區的基礎設施完成數十萬處提升,“無障礙”理念也同時融入城市發展之中,為中國殘疾人事業加速發展貢獻力量。
無障礙專家在北京延慶賽區冬奧村檢查室內衞生間無障礙設施(2021年7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欣 攝
2022年冬殘奧會申辦期間,北京市累計完成33.6萬個點位改造,打造100個無障礙精品示範街區、100個“一刻鐘無障礙便民服務圈”,城市無障礙環境規範性、適用性、系統化水平再次得到顯著提升。
截至目前,全國村(社區)綜合服務設施中有81%的出入口、56%的服務櫃枱、38%的廁所進行了無障礙建設和改造,中國8500萬殘疾人將從中受益。
這份“成績單”彰顯“人”的價值和“人”的尊嚴,體現人文關懷,更是中國向全世界人民,向國際人道主義事業所作出的承諾與貢獻。
“作為東道主,中國通過提供最好的平台、最流暢的運行和最體貼的服務,讓殘奧運動員更好地發揮。”國際殘奧委會主席帕森斯説,通過本屆賽事,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瞭解殘疾人,瞭解他們的潛能。
除卻“定製化場景”,其實殘疾人並不“特別”,他們也能從事多彩職業,探索生命的無數可能。
在北京冬殘奧會高山滑雪比賽開始前的公開訓練上,陽光的刺激、過快的速度導致中國選手朱大慶僅有的模糊視覺完全喪失、無法看到目標,以每小時120公里的速度撞上了旗門,直接摔倒在賽道上,被緊急送醫。
幸運的是,突然遭遇的摔傷沒有太影響朱大慶的競技狀態。2天后,朱大慶在高山滑雪女子滑降視障組比賽中奪得銀牌,這是中國代表團在本屆冬殘奧會上獲得的第一枚獎牌。
這是在一代又一代殘奧選手中薪火相傳、生生不息的奧林匹克精神的生動註腳,更是用“君子以自強不息”為註腳的大寫的“人”。
一以貫之的“綠色”
從“綠色、科技、人文”到“綠色、共享、開放、廉潔”,“綠色”一詞貫穿14年間“兩屆奧運”始終。
“奧運會比賽對場地設施標準要求極高,東道主國家免不了在城市裏‘拆建’一番,這種慣例被北京冬奧會打破。”北京冬奧組委規劃建設部總體規劃處處長桂琳表示,冬奧會北京賽區全部7個競賽場館中有5個改造利用夏奧既有設施,全部場館均在規劃建設、改造之初謀劃好長期利用方案。
3月13日晚,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閉幕式在北京國家體育場舉行。這是閉幕式現場。新華社記者 張可任 攝
“兩屆奧運都將綠色發展置於首位。這説明中國對生態治理、資源保護的態度一以貫之、久久為功。”2008年,劉新平在北京奧組委負責空氣質量保障工作。2022年北京冬奧會,她成為北京冬奧組委總體策劃部可持續發展處處長。
在“綠色”場館之外,2015年成功申辦冬奧會也成為中國環境治理的“加速器”。2022年北京冬奧會期間,北京賽區PM2.5平均濃度23微克/立方米、延慶賽區PM2.5平均濃度15微克/立方米,空氣質量始終保持優良水平。
“呼吸之變”折射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成效。從備受霧霾困擾,到抬頭可見藍天白雲的日子成為常態,這是中國居民越發明顯的普遍感受。
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已圓滿落幕,但“藍天”不會是終點。未來,中國還將繼續踐行“雙碳”目標等“綠色”承諾,在人類共同面臨的環境、能源等問題上貢獻中國方案、中國智慧。
14年前的“未來”
“很震撼!很激動!很感謝!”參加北京冬殘奧會閉幕式的“90後”青年白茂鑫是第一次來到“鳥巢”,“從首鋼乘坐統一包車到賽場,不論是食物和水等物質保障,還是組織協調等流程管理,細微之處讓我切身感受到了國際大賽背後的温度。”
堅持高質量發展,中國經濟取得亮眼成績單。作為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首個實現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以創新為驅動,中國科技實力大幅躍升。
“2008年提出的科技奧運,是指中國適應全球信息化社會,借勢推動首都信息化高速發展。14年後,科技早已經融進中國的方方面面。”北京冬奧組委技術部部長喻紅説。
2001年,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成功;同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開啓深度參與經濟全球化的新進程。2013年,北京向國際奧委會正式提出申辦2022年冬奧會。
3月13日晚,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閉幕式在北京國家體育場舉行。這是閉幕式上的燈光表演。新華社記者 才揚 攝
“祝賀你,中國!”國際殘奧委會主席帕森斯在北京冬殘奧會閉幕式上説,“如果説北京2008年殘奧會開啓了殘奧運動發展的新篇章,那麼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則標誌着冬殘奧會的新曙光。”
兩屆殘奧會閉幕式向世界展示的“中國時刻”,將深遠影響中國與世界。
2008年,滿載希望與祝福的10萬枚帶有盲文標註的明信片,通過80名“飛人郵遞員”,寄往家鄉,寄往明天,寄往未來。
2022年,伴隨着13套定音鼓的節奏律動,奔流前進的“時間”指針和更迭變幻的冰雪運動員形象在場中央唱片上不斷演繹,寓意全球“共享此刻、共赴未來”。
此時此景恰如14年前殘奧會閉幕式上書寫的那般:“未來就是希望,未來就是超越,未來就是夢想。”
當14年前的“未來”照進今日,在春回大地的絢爛中,沿襲貫穿五千年中華文明的“雙奧之城”中軸線,直抵未來。(參與採寫:張宇琪、李德欣、邰思聰、張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