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中小學生手機禁入課堂》系列報道
持續在全社會引發強烈反響。
你家孩子帶手機去學校嗎?本報推出“手機禁入課堂”系列報道,歡迎各位留言
孩子迷手機就像打開了潘多拉魔盒
相對於廣大中小學生家長的普遍焦慮,
有的中小學校已經在規範
學生手機使用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
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長期關注中小學教育的
石家莊市政協委員秦麗君表示,
規範中小學生手機使用,
教育部門出台了新的規定,
下一步就需要學校、老師、
家長和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了。
42中校園內的公用電話可以滿足學生和家長聯繫的需求。
只要想管 就能管好
一名班主任是這樣規範學生手機使用的
石家莊市第二十一中學胡肖禕老師擔任班主任的工作雖然只有四年,但在學生手機的管理方面並不青澀。“現在有些學生對於手機的依賴性很強,只要手機在手邊,他們就總是時不時看上一眼。”面對這種情況,胡肖禕覺得應該採用正確的方法來管理學生們的手機。
提到學生帶手機上學這件事,胡肖禕認為也不能一刀切。她進行過一個調查,發現班裏的學生帶着手機上學,並不全是為了玩遊戲。“其中有一小部分學生是為了在公交車上出示綠碼,還有一小部分學生是為了放學之後便於和父母聯繫。不過這畢竟是少數,大部分學生是因為離不了手機才帶到學校的。”説起這些,胡老師言語間透出幾分無奈。
既然學生帶手機上學的問題需要解決,那麼為了保證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胡肖禕開動了腦筋。如何讓學生將手機帶到學校後不分神,胡肖禕總結了一套方法。“我在班級後牆上掛了一個手機存放袋,每天學生們到了學校後,就要把手機放到裏面,這個行為需要孩子們自覺遵守。”胡肖禕説,如果發現個別學生沒有按照規定將手機放到存放袋中,下課還偷偷玩,自己就會把他的手機鎖到班級的手機存放櫃裏。
在她看來,這種循序漸進的手機“封殺”法,既能夠提升學生的自控能力,又能保證手機的管控。對於石家莊市教育局下發的《關於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胡肖禕特別贊同。在她看來,這個通知讓學校的手機管理更加有序,也方便了老師們的管理。
要想管好 還要動腦
一所中學規範學生手機使用的有益嘗試
説起對於學生將手機帶入學校、帶入課堂的管理,石家莊市第42中學教育處主任盧彥會説,要想管好還要動腦。盧彥會説,在現在的生活中,手機確實給每個人的生活帶來了便利,可是並不是每個人都會合理使用手機。“特別是中小學生,在使用手機時自控能力更是欠缺。”盧彥會説,他們42中學在對學生的手機進行管理時就採取了很多種方法。
“我們學校有走讀生和住宿生,對於走讀生原則上要求儘量不要把手機帶進校園,如果確實有需要,班主任、家長和學生要簽訂協議,學生進入校園後要將手機交給班主任,班主任則將手機放入手機存放櫃。等到放學時,班主任再將手機從存放櫃中取出,還給學生。”盧彥會説,由於和走讀生的生活作息不同,住宿生的手機管理也有所不同。對於住宿生的手機管理,42中學的要求是可以將手機帶進學校,但是學生進入學校後,要將手機交給班主任,由班主任放入手機存放櫃。等到節假日的時候,再由老師將手機取出後交給學生。“因為住宿生中不少孩子放假後需要自己回家,為了方便學生在回家途中與家長聯繫,或者方便家長來學校接孩子,所以我們制定了這個制度。”盧彥會説。
為了便於家長和學生之間聯繫,42中學在學生宿舍和教學樓裏都安裝了公用電話。此外,如果家長臨時要聯繫孩子,可以撥打班主任的電話,學生有急事要和家長取得聯繫,也可以通過班主任。“很多時候,在管理上既要嚴格又要人性化。”盧彥會説,有時候學生帶手機來學校,不完全是自己的想法,還有家長不放心、想要隨時聯繫到孩子的因素,這些學校都要考慮到位。
想要對學生使用手機的情況更好管理,除了學校出台一些規定外,更需要家長和學生的配合。為此,42中學還會利用學校大會、班會、家長會等對學生和家長進行宣傳教育。“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在家裏的一言一行深深影響着孩子。”盧彥會説,他們會利用家長會和家長大講堂,引導家長如何正確使用手機,為孩子做出榜樣。
“除了對家長的要求外,我們還要求老師無論是講課期間,還是自習課期間,都不能將手機帶入教室。”盧彥會説,如果老師都做不到,怎麼能要求學生做到呢?
家校協同 齊心協力
規範中小學生手機使用需全社會齊努力
石家莊市政協委員、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教授秦麗君説,石家莊市教育局此次轉發教育部的《關於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是為了保護學生視力,讓學生在學校專心學習,防止沉迷網絡和遊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在秦麗君看來,在該《通知》的執行過程中需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點是剛柔相濟,因地制宜。學校要制定具體的規章制度,將《通知》精神落到實處,堅持原則,不能“放水”。但又不能簡單“一禁了之”、一刀切,要制定符合學生實際的規章制度。單純用堵的辦法,學生會比較反感,一定要讓學生懂得為什麼制定這些制度。目前,我國青少年近視率高居世界前列,由於未成年人的身體處於成長髮育階段,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用眼負擔大幅加重,使得近視率快速上升,還有更多的疾病隱患隨之而來。儘管手機可以用於查資料、觀看教學視頻等,但由於智能手機功能較多,中小學生自控力、對事物認識鑑別能力都較差,很容易“跑偏”, 除了對身體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外,還容易使其在人生觀、價值觀方面出現問題。
“這些問題是包括學生在內的大家都不願看到的,可以把這些問題以及在執行《通知》要求時遇到的問題交由師生家長共同梳理,形成共同的認識。同時,師生家長共同探討化解問題的辦法,形成制度、公約,針對不同年齡段學生也可以有不同的制度。”秦麗君説。
第二點是堵和疏相結合。在建立規章制度的同時,要開通其他渠道,解決由此帶來的問題,並將學生引導向更健康的領域。比如,在學生和家長自願的基礎上,可以推進學生使用電子學生證,有效地解決學生和家長與學校、老師之間的溝通問題,也可以在學生管理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時,要改進、創新以往單調的教育教學方式,在切實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拓展有益於中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豐富多彩的活動,創造更多親近自然、接觸社會的機會,充盈青少年的內心世界。
第三點是教師、家長、社會共同努力。教師要做正面示範,比如,教師不要在教室看手機,家長陪伴孩子時應儘量減少使用電子產品。有關部門應加強網絡規範管理,清理有害信息,對不良網絡文化等進行集中整治,全面淨化網絡空間。也要探索如何讓網絡、手機真正成為我們的幫手,而不是成為對學生學習和健康造成損害的罪魁禍首。
互動
網友apil:如今科技越來越發達,手機成為了不少人的依賴品。看着大人們抱着手機玩,未成年的孩子們自然也向往。當班級裏有學生討論手機或者手機遊戲時,一些沒有手機或者不玩遊戲的孩子難免會被吸引。這些孩子回家後,可能會向父母要手機。這些孩子要手機的理由或是回家不方便,或是學習需要。一般來説,中小學生的自制力較差,給了他們手機,或許就會玩遊戲。在這種情況下,這個《通知》的出台就顯得尤為重要。對於學生使用手機,學校和家長要同時進行管理,幾方都努力了效果才更佳。
文/圖 燕趙晚報融媒體記者 趙曉華 實習生 安曉穎
來源:燕趙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