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的前世今生

《道德經》的前世今生

《莊子》、《周易》、《道德經》這三本書被稱為道家三玄,這其中又以老子的《道德經》最為神秘,被稱為玄之又玄。

古往今來,研究老子《道德經》的學術著作多達數千種,從唐玄宗、宋徽宗、明太祖到韓非、河上公、王弼、王安石、再到梁啓超、王夫之、陳鼓應……解讀《道德經》的人不計其數。這其中又以誰的解讀最能接近老子思想的原意呢?

這個事兒您得聽我為您細細道來。他們中間誰?距離老子、距離《道德經》最為接近呢?其實他們都和老子扯不上關係,甚至可以説是八竿子都打不着。

那麼,又有誰能和老子扯上關係呢?

孔子。對!您沒有聽錯,就是孔子,要想解開《道德經》這樁歷史謎案,必須從孔子那裏尋找線索,因為孔子正是《道德經》這樁謎案的始作俑者。

為什麼説孔子和老子、和《道德經》的關係最為密切呢?

因為孔子曾多次問禮於老子,在《史記》、《禮記》、《孔子世家》、《呂氏春秋》上均有記載,可以説,對於老子的瞭解,孔子要遠勝過其它人。

故事還要從孔子和老子的第一次會面説起。《史記.老子列傳》是這樣描述的: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史記》是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所編寫的一部人物紀傳體通史,上面的記載常常被現代考古發掘所證實,具有着極高的可信度。《史記》上説,孔子從魯國驅車千里前往周朝洛邑去求見老子,向老子請教周禮。

所謂周禮,是由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所制定的一套社會制度。周公旦是西周早年的第一任宰相,因為武王在克商之後兩年就去世了,而繼承王位的周成王當時年幼,全靠周公旦來為周朝主持國政。周公旦通過總結殷商王朝的滅亡教訓,設計出了一套全新的社會制度,史稱制禮作樂。

禮樂的“禮”,並不是我們通常所説的禮貌、禮節,而是一種等級制度,這個等級就叫倫。倫這個字的概念就是秩序。闡述這個等級制度,秩序制度的原理就叫倫理,表現倫理法則的就叫禮法,表現倫理法則的制度就叫禮制。

這個解釋比較繞口,如果對於以上解釋還不大滿意的話,我們可以去看一部最近熱播的電視連續劇《大秦賦》,這部歷史題材的電視劇,就真實還原了周朝禮制的歷史原貌。

《大秦賦》的故事主角嬴政身為一國之君,已經年滿二十歲了,卻還處處受到打壓,朝堂之上找不到插嘴的地方,朝堂下還差點被嫪毐伏擊,甚至連自己的弟弟成嬌也都被人陷害致死,而身為一國之君的自己卻毫無辦法。秦王嬴政當然不甘於這樣的處境,於是就派遣大臣李斯到呂不韋門下請求行“加冠禮”,卻被呂不韋以“大王心性急躁”、“辦事不穩”、“先孝公惠文王22歲加冠”等理由拒絕了。

那麼行冠禮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它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按照周朝禮制,年滿二十歲的青年人必須要參加“冠禮”才能享有相應的權利和待遇。加冠並不是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到了年齡,帶一頂帽子就可以了。這裏面的講究很多,程序也相當複雜,而且每個步驟都有它特定的含義。

行冠禮要選擇特定的日期,要組織盛大的樂隊用來強化儀式感,要由父親在自己的宗廟主持加冠,要加冠三次。初加緇布冠,象徵將涉入治理人事的事務,即擁有人治權;再加皮弁,一頂用鹿皮製作的帽子,象徵將介入兵事,擁有兵權,所以加皮弁的同時往往配劍;三加爵弁,擁有祭祀權,即為社會地位的最高層次。

做完這些加冠禮儀還不算完,還要與參加此次活動的來賓敬酒,敬酒過後,然後再去見自己的兄弟姐妹,七大姑八大姨等,意思是不能忘記自己的母親和家人。

最後,還要穿着自己的禮服,帶着禮帽去見自己的大臣卿大夫和鄉先生,然後再向大臣們敬酒,並且還要送些禮品給這些人,做完這些就算是圓滿結束了。

將一個帶帽子的儀式搞得如此複雜,就是為了達成一個目的,叫作“別內外,定親疏,序長幼,明貴賤”,然後以此來構建一個人人恪守名份,各安其位,秩序井然,彬彬有禮的文明和諧社會。

這樣一套禮樂制度是由周公旦首創,後由孔子整理完善,又經後世儒家弟子的發揚光大,成為了中華傳統文化中最核心的部分,並深遠影響了後世中國特別是中國人的文化心裏。

舉個例子。郭德綱大家都非常熟悉,六歲開始學習曲藝,十五歲就進入了北京全總文工團説唱團,相生功底可謂相當紮實。

但是相生這個行當最講究師承門第,所謂師承門第,就是前面所講的“別內外,定親疏,序長幼,明貴賤”。而身為天津人的郭德綱獨自在北京闖蕩,既無門第又無輩分,根本就無法進入主流相生圈,常常遭受同行排擠,嚐盡了人世間的辛酸苦辣。當時郭德綱的處境就如同加冕前的秦王嬴政,縱有萬般本領,也無處施展發揮。

對於相聲界歷來講究師承門第,郭德綱又怎會不知呢。所以,在初到北京時,郭德綱也曾試着拜師或者走關係,結果總是吃閉門羹。對於李金斗、姜昆等人,郭德綱都是九十度的鞠躬,可是人家都不正眼看他。

成名之後的郭德綱在回憶起當時那段經歷時説:我願意給你當狗,你不要,你怕我咬你,你非把我轟出去,結果成了龍了。

直到2004年10月,在最為落魄失意的時候,郭德綱才在好友的推薦下,拜了侯耀文為師,實現了加冠夢想。在完成拜師禮之後,很快有眾多知名藝人投靠到郭德綱的旗下,從此德雲社的隊伍迅速壯大。在2007年侯耀文去世時,郭德綱又以2000萬買下了師父的豪宅。之後,從未學過相生的二哥侯耀華也通過拜師進入到相生圈,這樣,原本由侯耀文所帶隊的一波弟子又轉投到了侯耀華的門下,由於郭德綱不承認與侯耀華的師徒關係,又被侯耀華逐出了師門。從相生圈裏的拜師文化裏,我們清晰的看到周代禮制的遺存。

歷史上的孔子,正是這套禮樂制度的堅定維護者,孔子動不動就自稱夢見周公,甚至還給自己的兒子取名叫孔鯉。孔子把周公視為執政者的道德楷模,把他所制定的周禮視為治國寶典。孔子的一生都在從事着與恢復周禮相關的教育活動。

那麼,孔子為什麼要找老子問禮呢?

因為老子是周朝的守藏史,也就是掌管守藏室的官員。上古時期的大型機構都稱“室”,比如朝廷就叫“王室”。“守藏室”就相當於現在的政協,而守藏史就相當於政協委員。負責諫言朝政,管百工,納諫言,以及掌管歷代傳承下來的典籍。

從官職來看,老子必定是一位學識淵博,且熟練掌握周朝禮制的人。孔子向老子問禮,一來是要展示自己淵博的學識,二來是想通過老子的舉薦而踏入仕途。

所以一見到老子,孔子就滔滔不絕的談論起了周公,談論起他的禮樂治國理想。雖然《史記》中沒有明確記載孔子的談話,但是我們可以推測孔子當時所説的話:“文王即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這句話就是曲阜孔廟大成殿正牌匾上“斯文在茲” 的原始出處,由光緒皇帝親筆御書)孔子説:“周文王死了以後,周代的禮樂文化不都體現在我的身上嗎?上天如果想要消滅這種文化,就不可能讓我掌握這種文化了。”

老子聽完了這番談話,深感不以為然。《史記》記錄下老子的回覆。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

老子對孔子説:你所提到的那個周公,他的人和骨頭都已經朽爛不見了,只有他所制定的禮樂制度還保留着,但那畢竟是特定歷史時代的產物,在當時那個年代,禮樂制度或許有它的用武之地;但現如今禮樂制度早已經過時了。一個抱殘守缺、不合時宜的人與其出來做官,倒不如做一團野草,隨風而行。

老子曰: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老子接着説:我聽説,一個好的商人,會深藏自己的財貨,好像一貧如洗一樣;一個君子雖然擁有很高的修養,也會在容貌上表現得很愚鈍。拋棄你的驕氣和過多的慾望,拋棄你鋒芒畢露的態色和遠大的志向,這些對於你自身都沒有什麼好處。我所能告訴你的,也只有這些了。

孔子被當頭潑了一盆冷水,回到酒店,靜坐無語,也不與隨行人員説話。有弟子趨前試問:“老師,是不是那老聃沒有聽您規勸呀?”

孔子謂弟子曰: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也。

孔子看了一眼弟子道:“人中龍,聽説過吧?我活到現在算是見到了!他是靈氣聚合而成的人形,散開時就會化成五彩祥雲。我唯有洗耳恭聽的份兒,不敢做聲,豈敢規勸神龍乎!

通過《史記》的描述我們不難發現,老子與孔子的會面並不愉快,老子甚至還當面斥責了孔子禮樂治國的理想抱負。那麼,老子駁斥孔子的理由是什麼呢?關於這一點,《史記》並沒有記載。那麼,上哪兒能找到相關記載呢?這本書正是老子《道德經》。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331 字。

轉載請註明: 《道德經》的前世今生 - 楠木軒